《埃及行》翻譯及注釋
石山之內(nèi),綠野夾江。石山之外,飛沙走黃。石山之旁,一千三百里疆,尼祿直瀉萬里長。
一瀆無枝流,逆行力最強(qiáng)。秋冬泛田濕,淤泥長禾秧。
民廬皆臨流,耕夫邇水鄉(xiāng)。距江稍遠(yuǎn)者,棄壤沙堆罔。
近江作層閘,時泄蓄坡塘。貧者石窟中,壑谷如室藏。
富者石為屋,棟宇及階墻。床幾與盤桌,一一擇石良。
刻文雕像畫,傳古多精良。宮廟六千年,至今完而藏。
楹壁石數(shù)尺,高逾百尺量。六七金字陵,蒼蒼摩天揚。
偉大尤可驚,豈止文明破大荒。皆因山盡石,又以野夾江。
萬國文野由地形,順受其正難飛揚。師尊菲薄空擾擾,蹙踏全球非昧茫。
狹長與地豈能守,后永奴降難自強(qiáng)。吁咩人事由地形,畔援歆羨吾欲忘。
康有為簡介
唐代·康有為的簡介
康有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南海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南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民國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島。康有為作為晚清社會的活躍分子,在倡導(dǎo)維新運動時,體現(xiàn)了歷史前進(jìn)的方向。但后來,他與袁世凱成為復(fù)辟運動的精神領(lǐng)袖。
...〔 ? 康有為的詩(16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