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平江百花洲》鑒賞
原文
吳中好處是蘇州,卻為王程得勝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云山苦見留。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
賞析
開頭兩句交待自己與蘇州的因緣。平平敘事,頗有民歌風(fēng)味。讀來似乎是慶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游賞吳中佳勝,實際上卻是為下文翻出感慨作勢。“王程”二字已微露端倪。
“半世三江五湖掉,十年四泊百花洲”。楊萬里于1154(紹興二十年)中進(jìn)士,初授贛州司戶,繼調(diào)永州零陵萃,以后歷任內(nèi)外官職,奔走于江湖間,到寫這首詩時,已經(jīng)半世(指一個人的半生)之多;十來年間,因主程所經(jīng),曾四次泊舟于百花洲畔。這一聯(lián)用秀朗工整之筆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羈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調(diào)子并不沉重,毋寧說還帶有一點悠然自賞的意味。從眼前的勝游回顧半世以來的行蹤,從眼前的百花洲聯(lián)想到所歷的三江五湖,時間、空間都延伸擴(kuò)大了。這一聯(lián)在對仗上句法上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多用數(shù)目字成對,如“半”對“十”“三”對“四”“五”對“百”;二是上下句的句法并不同(下句的“泊”是動詞,與上句的“江”為名詞不同,五湖棹與百花洲也有所不同,平仄也不調(diào))。這樣一種對仗,表現(xiàn)出詩人的巧思,具有一種輕快流利、拗折錯落的美感。
“岸傍楊柳都相識,眼底云山苦見留。”頸聯(lián)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對這一帶風(fēng)物的熟悉。明明是詩人認(rèn)得岸旁楊柳、依戀眼底云山,卻故意將景物擬人化,從對面寫來,說成是岸旁楊柳都認(rèn)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這樣寫,既饒情致,又不落套。詩人對此間風(fēng)物的深情也更進(jìn)一層地得到表現(xiàn),運用移情于物的手法,詩人將主觀的情感移到事物上,反過來有用被感染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我合一,渾然一體。
“莫怨孤舟無定處,此身自是一孤舟?!蔽猜?lián)承“半世三江五湖棹”從眼前泊岸的孤舟興感,說別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將自己載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開一步,下句卻透過一層,揭示了事情的底蘊(yùn)。這個結(jié)尾,將“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觸與聯(lián)想凝聚到一點上:身如孤舟,漂泊無定,從而點明了全詩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