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原耕并劉母黃氏宜人
挽劉原耕并劉母黃氏宜人。清代。劉鶚。 令子攜書賦宦游,胸中初不著離憂。懶看綵服爭春色,喜見梅花寄隴頭。高冢松楸殘照雨,平原禾黍舊時秋。貯書淑子無遺憾,細(xì)讀豐碑識故侯。
[清代]:劉鶚
令子攜書賦宦游,胸中初不著離憂。懶看綵服爭春色,喜見梅花寄隴頭。
高冢松楸殘照雨,平原禾黍舊時秋。貯書淑子無遺憾,細(xì)讀豐碑識故侯。
令子攜書賦宦遊,胸中初不著離憂。懶看綵服爭春色,喜見梅花寄隴頭。
高冢松楸殘照雨,平原禾黍舊時秋。貯書淑子無遺憾,細(xì)讀豐碑識故侯。
唐代·劉鶚的簡介
劉鶚(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說家。譜名震遠(yuǎn),原名孟鵬,字云摶、公約。后更名鶚,字鐵云(劉鐵云[1]),又字公約,號老殘。署名“洪都百煉生”。漢族,江蘇丹徒(今鎮(zhèn)江市)人,寄籍山陽(今江蘇淮安區(qū))。劉鶚自青年時期拜從太谷學(xué)派南宗李光炘(龍川)之后,終生主張以“教養(yǎng)”為大綱,發(fā)展經(jīng)濟(jì)生產(chǎn),富而后教,養(yǎng)民為本的太谷學(xué)說。他一生從事實(shí)業(yè),投資教育,為的就是能夠?qū)崿F(xiàn)太谷學(xué)派“教養(yǎng)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屢敗屢戰(zhàn)、堅(jiān)韌不拔,太谷學(xué)派的思想可以說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劉鶚的詩(249篇) 〕
宋代:
李正民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復(fù)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fēng)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嘆朋簪不我過。
病思愁腸叵奈何,新詩無複苦磋磨。欣聞郢客陽春曲,罷唱吳儂小海歌。
幽徑雨馀芳草綠,小園風(fēng)靜落花多。融樽正好酬佳景,休歎朋簪不我過。
清代:
曾國藩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
元代:
吳當(dāng)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
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yuǎn)黎。
五馬翩翩渡五溪,玉融更在桂林西。連山晴黛分巖洞,列戍昏煙疊鼓鼙。
隴上梅花無雁過,庭前榕葉有鶯啼。使君自是金閨彥,暫為分憂及遠(yuǎn)黎。
清代:
屈大均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顏。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當(dāng)年設(shè)帨雁門關(guān),代北諸軍盡解顔。共道榆林飛將種,明駝莫載木蘭還。
清代:
李鍇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比鄰七十載,為客謝淹留。忍草自長碧,妙香時一浮。
世情爭夢幻,佛面老春秋。愁絕斜陽外,誰家百尺樓。
宋代:
趙蕃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dāng)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jī)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
天公知君有此畫,要遣題詩與當(dāng)價。故令欲雪還弄晴,盡日神機(jī)不容暇。
毫端自出右丞維,孫郎一見欣得之。寫真命意兩俱盛,我今落筆胡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