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代。王旭。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兩種風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
雖是一般,惟高一著。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兩種風格,都是大自然的杰作,雪花好似梅花的花瓣,仔細一看不是雪,因為雪無香氣,風吧香氣吹得四散。
雖然色彩一樣,形狀相似,但是有一個高出一等,雪花不像梅花薄。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注釋
風流:風度、標格。
一家制作:意指雪和梅都是大自然的產(chǎn)物。
萼:花萼,這里指的是花瓣(因押韻關(guān)系用“萼”字)。
細看不是雪無香:仔細一看,不是雪花,因為雪花沒有香氣。
著(zhāo):等次。
?。╞áo):厚度小的。
散彩:放射出光彩。
簾:窗帷。最后兩句說:梅花開在空山,放射出光輝異形,雪花卻在人家簾幕下低飛。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創(chuàng)作背景
早春時期,詞人外出游玩,途中觀賞到梅花的精致與雪花的燦爛,因而興致大開。于是詞人借物詠志,寫下了這首詞。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鑒賞
這是一首詠物之詞,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詞一開篇,就是指點江山、直抒胸臆。與眾不同的是,他不是只詠雪或只詠梅,而是花開兩朵、兩朵俱美。一會是一個平臺上的比較,一會是各自舞臺上的輝煌;既各有高低,又各有所長。從篇章角度分析,上下闋的結(jié)構(gòu)是一致的:一二句,先立主旨、總領(lǐng)全段;三四五句,以鮮明意象,比較二者異同;把這異同的典型特征,完全袒露在作者筆下、袒露在讀者眼前;其中的對比手法,恰好也照應(yīng)了主旨。這樣的結(jié)構(gòu)意圖,就是抓住雪與梅的同與不同:上闋的“全似”,下闋的“不似”,這就全面的比較了兩種風流。
從段落到全篇,這首詞大體可以分出起承轉(zhuǎn)合的結(jié)構(gòu)特征。起:兩種風流,一家制作。承: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轉(zhuǎn):雖是一般,惟高一著。合: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
具體看來,梅雪爭春,同樣風流,這就是不可避免的梅與雪的不同。不過,異中尋同,詞人偏要說“雪花全似梅花萼”。這里,雪花與梅花同在雪花仿佛就是梅花的花瓣。是啊,梅花的美麗,在于不僅有形,而且有香。雪花有梅之形,于是就輸了一段香
詞人的智慧,就在于豐富的想象力。風流,像風一樣流芳天下,因而是世間萬物的最佳典范。作者在梅與雪的映襯中,明知雪花有弱點,但卻把她的弱點,放在險惡的處境中,想象為是狂風奪去了雪花能與梅花媲美的資格,這是極其高明的想象力,正是這樣的想象,既說明了“全似”中的真實距離,也說明了這確實情有可原。這既是替雪花找托詞,又是進一步展示了梅花的風采。
這基礎(chǔ)上,作者歸納說,雪梅的風流看似一樣,但梅花其實更高一著。前面是雪花與梅花異中之同,這里是二者終有高下、畢竟不同的現(xiàn)實狀態(tài)?!把┗ú凰泼坊ū ?,一個“薄”字,意味深長。按古代漢語,薄通泊,淡薄即淡泊,這是一解;另一解則是薄的本義,薄即草木叢生。是啊,雪是水氣的精華,而梅花是草木的精華、百花的精華、生命的精華,不愧是花中之花。所以,雪花的“不似”,表現(xiàn)了略遜一籌。是啊,梅花把自己的生命、把生命的色彩,裝點向草木凋零、萬花俱謝的雪山;雪花雖無生命,卻依然善解人意的飛向人們的身邊。
這就是詞人最重要的比較。兩種美麗的花朵,一是梅花,她挑戰(zhàn)著寒冷的世界,以自身的豪氣,呼喚著天地中生命的色彩、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春天,也呼喚著天地中美麗的百花;另一是雪花,她把單調(diào)的冬天變成飛花濺玉的世界,這就是異中有同。那雪與梅各展所長,只要都是一流,又何必在意第一第二呢。這就是美麗的雪花,不卑不亢,絕無對梅花的嫉妒,只有與梅花的互補。即使不得第一,絕不與第一對立。這就是雪花,甘做背景、甘做配角,恬淡中顯示雪花的美麗。
可見,詞中梅雪并舉,映襯之妙、擬人之巧、想象之高,就讓梅與雪剛?cè)嵯酀⒐灿汗?。其中那個“薄”字,引出了太多的爭議:其一,薄字取貶義時,即意指雪花比梅花更薄一點。其二,用作褒義時,作為和嚴冬戰(zhàn)斗的寵兒,怎么能比雪花更厚呢?然而詞人不會取“薄”字的貶義,因為那與詞人筆下的“風流”形象太不相稱。用一個不恰當?shù)谋扔?,武松打虎,不能是武松打貓,貶低斗嚴冬的“戰(zhàn)友”,實際就是貶低自己。因此薄字在此詞為第二種說法,這也就是把“薄”理解成褒義的最好依據(jù)。
王旭簡介
唐代·王旭的簡介
王旭(生卒年不詳,約公元1264年前后在世),字景初,東平(今屬山東)人。以文章知名于時,與同郡王構(gòu)、永年王磐并稱“三王”。早年家貧,靠教書為生。主要活動于至元到大德年間。有《蘭軒集》二十卷,原本已不傳。清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王旭詩文若干篇,重編為《蘭軒集》十六卷,其中詩九卷,文七卷。與王構(gòu)、王磐相比,王旭處境最不好,詩文中往往流露出懷才不遇情緒,《古風三十首》集中表達了對人生的感慨。生平事跡見《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三、《元詩選·癸集》乙集小傳、《元書》卷五八。
...〔 ? 王旭的詩(30篇) 〕猜你喜歡
善權(quán)即事十首 其三
雪著溪山澹復(fù)濃,行舟疑在玉壺中。云藏半嶺深難見,冰塞長川邈未通。
賴有僧房容假榻,未應(yīng)塵跡嘆飄蓬。勞生夢幻成何事,萬古閑愁一笑空。
醉蓬萊·望秋高梨嶺
望秋高梨嶺,星下莆陽,慶生賢哲。問瑞蓂留兩莢。小試宏才,暫勞雕邑,布陽春仁澤。庭有馴禽,村無吠犬,稻黃連陌。最是邦人,合掌頂戴,萱草年華,蟠桃春色。卻笑仙翁,覓丹砂金訣。德滿人間,詔來天上,看壽名俱得。歲歲霞觴,鳳凰池畔,賀生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