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伊人网中文字幕

<nav id="3u6n6"></nav><samp id="3u6n6"><tr id="3u6n6"><track id="3u6n6"></track></tr></samp>
    <legend id="3u6n6"><fieldset id="3u6n6"></fieldset></legend>

      
      

    1. 首頁 > 詩文 > 李端的詩 > 聽箏

      聽箏

      [唐代]:李端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聽箏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金粟軸的古箏發(fā)出優(yōu)美的聲音,那素手撥箏的美人坐在玉房前。

      想盡了辦法為博取周郎的青睞,你看她故意地時時撥錯了琴弦。

      注釋

      聽箏:彈奏箏曲。

      金粟:古也稱桂為金粟,這里當(dāng)是指弦軸之細(xì)而精美。

      柱:定弦調(diào)音的短軸。

      素手:指彈箏女子纖細(xì)潔白的手。

      玉房:指玉制的箏枕。房,箏上架弦的枕。

      周郎:指三國時吳將周瑜。他二十四歲為大將,時人稱其為“周郎”。他精通音樂,聽人奏錯曲時,即使喝得半醉,也會轉(zhuǎn)過頭看一下奏者。當(dāng)時人稱:“曲有誤,周郎顧?!?/p>

      拂弦:撥動琴弦。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12月版:591-592頁

      聽箏鑒賞

        這首小詩輕捷灑脫,寥寥數(shù)語,就在讀者面前展示了一幅線條流暢,動態(tài)鮮明的舞臺人物速寫圖。

        “鳴箏金粟柱,素手玉房前?!痹姷囊欢鋵憦椆~的女子纖手撥箏,正處于彈奏狀態(tài)。箏是一種弦樂器。從唐詩中所描寫的箏來看,箏是十三根弦,如:“花臉云鬟坐玉樓,十三弦里一時愁”(白居易《聽崔七妓人箏》)?!按笈尭叽话俪?,清聲促柱十三弦”(劉禹錫《夜聞商人船中箏》)。此詩是速寫,當(dāng)然必須抓住最能突出主題的部分。最引人注目的,首先便是彈箏者手中正在撥弄的樂器,特別是那絢麗華美,閃爍著點點金色光斑的弦柱。接著,詩人的目光又自然而然地落到那雙正在琴弦上跳動的潔白如玉的纖手上,以及彈奏的環(huán)境。精潔雅致的琴房,自然別有一番情味。從畫面上看,“金粟”、“素手”、“玉房”交相對比,色彩明麗而華貴,雖然是速寫,卻又施重彩,給人以極為強烈的印象。繪畫畢竟是視覺的藝術(shù),而鳴箏所成的樂曲則是作用于聽覺的藝術(shù)。一、二兩句詩所繪出的畫面是絕妙的,讀者從中瞥見了閃光的琴柱、白嫩的巧手、素雅的琴房,但卻沒有聽到琴聲。也許是精湛的工藝、綽約的風(fēng)姿、高潔的環(huán)境使詩人過于全神貫注了。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詩人終于注意到彈奏出的樂曲本身。詩的前兩句寫女子正在彈箏,按此寫法,接下去似乎應(yīng)該描寫女了的彈奏技藝,或者表現(xiàn)秦箏極富感染力的音樂形象,但出人意料的是,三、四句并不沿襲通常的寫法,而是描寫女子為了引起知音者的注意,故意錯撥箏弦。相傳三國時代的周瑜,別人奏曲有誤,他就回頭一看,此詩顯然受到了這個故事的啟發(fā)。“時時”說明這并非偶爾失手,也并非技藝低下,因為這失誤明顯地屬于有意為之。有人將她的有意錯彈理解為“婦人賣弄身份,巧于撩撥”(清·徐增《而庵說唐詩》),似乎彈箏女子的微妙心理,僅僅是一種邀寵之情;其實這種故意的失誤是出于尋覓知音的苦心。她大約也是淪落風(fēng)塵之人,對一般浪蕩子弟,她的故意錯彈飽含著對這班人的嘲弄和蔑視,但總會有一天,真正的知音——她的“周郎”會聽出那曲中的深意,從而向她投去會心的一“顧”的。此處的“周郎”喻指聽者,“欲得”就意味著當(dāng)時坐在一旁的“周郎”沒有看她。為什么不看她呢?大概聽者已經(jīng)完全陶醉在那美妙的箏聲中了。本來這應(yīng)該是演奏者最祈盼的效果,最欣慰的時刻,然而,這情景卻不是這位女子此時最渴望的效果,因為她心中另有所思,思不在聽者賞音,而在于一“顧”,怎么辦呢?她靈機一動,故意不時地錯撥一兩個音,于是充滿戲劇性的場景出現(xiàn)了:那不諧和的旋律,突然驚動了沉醉在音樂境界中的“周郎”,他下意識地眉頭一皺,朝她一看,只見她非但沒有絲毫“誤拂”的遺憾和歉意,兩眼反而閃爍出得意的眼神——原來是誤非真誤。為了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便故意將弦撥錯,彈箏女的可愛形象躍然紙上。這兩句正面寫出了彈者藏巧于拙,背面又暗示了聽者以假當(dāng)真,而這種巧與拙、假與真,又在那無言的一顧之中獲得了奇妙的統(tǒng)一。它不僅說明彈者是高手,聽者是知音,而且傳神地表現(xiàn)出兩者的心理神態(tài),其意趣韻味無窮。

      李端簡介

      唐代·李端的簡介

      李端

      李端(約743-782?),字正已,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少居廬山,師詩僧皎然。大歷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yīng)酬之作,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xiàn)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fēng)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輩較輕,但詩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聽箏》入選《唐詩三百首》。

      ...〔 ? 李端的詩(218篇)

      猜你喜歡

      寄鄉(xiāng)郡朱太守

      韓雍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傳中名。愛民不數(shù)劉寬恕,律已還高伯起清。

      莫嘆長才淹白發(fā),終期入相慰蒼生。獨慚淺薄登清要,補報無能負(fù)圣明。

      到揚州

      明代黎貞

      落日江都半是霞,野人猶說帝王家。長堤一道青如染,還有垂楊集暮鴉。

      夜讀門山靜居二先生遺集

      明代唐之淳

      月色讓殘雪,角聲凄斷鴻。從軍泗水上,飛夢大江東。

      風(fēng)冰綴檐鐸,鄰火送春舂。臨文懷二老,清淚濕焦桐。

      舟中讀書

      清代蔣士銓

      束書厚疆圉,自固恐自陷。心兵失铦铓,何藥與淬蘸。

      十載伏髹幾,剝處澤可鑒。兩袖月補綴,布褐色為儉。

      登景山落霞亭二首 其一

      明代宗臣

      雪后登山落木繁,朱霞猶自出天根。奇峰斷石頻停馬,絕壁枯枝亂掛猿。

      桂樹千秋懷舊國,浮云何處望中原。蓬萊東去未為遠(yuǎn),吾欲簌風(fēng)叩日門。

      東侍御園亭(二首)

      明代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里出,瑤箏先向月中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