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清宮三首·其一譯文及注釋
譯文
盤旋的山中小道雜草叢生,再也沒有當年皇帝來時御輦上鸞鈴的鳴響。被高入云端的樹木籠罩起來的皇宮依然一片碧綠,但寒氣襲人。
多情明月, 自去自來。玉闌縱存, 已經(jīng)無人玩賞。
注釋
回磴(dènɡ):盤旋的登山石徑。
鳴鸞(luán):即鳴鑾。鑾聲似鸞鳥之鳴,因稱。
闌(lán)干:欄桿。
華清宮三首·其一鑒賞
寫天寶之亂以后華清宮的荒涼景色,而其作意則在于緬懷唐帝國先朝的隆盛,感嘆現(xiàn)在的衰敗,有很濃重的感傷情緒。
前一首起句寫驪山磴道。用石頭修得非常工致整齊的回環(huán)磴道,也就是當日皇帝來時乘坐御輦經(jīng)過的地方。御輦既不重來,輦上鸞鈴的鳴聲也就絕響了。鳴鸞既經(jīng)絕響,磴道自然也就荒草叢生。次句寫山中宮殿?;实鄄粊恚瑢m殿當然空著。樹木長得更高了,高入云端,故稱“云樹”,更茂密了,故曰“深深”。被這深深云樹包圍起來的皇宮,雖然在花卉林木掩映之下,依然呈現(xiàn)一片碧綠,也許還更碧綠了,但由于空著,就充滿了寒冷的氣氛。只這一“寒”字,就把宮中富貴繁華,珠歌翠舞,錦衣玉食一掃而空。后半轉入夜景,寫人事更變之后,多情明月,雖然依舊出沒其間,但空山寒殿,已經(jīng)無人玩賞。傳說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寶十載(751)七月七日夜半在驪山盟誓,“愿世世為夫婦”。詩人想象他們一定也曾如同元稹在《連昌宮詞》中所寫的“上皇(玄宗)正在望仙樓,太真(楊妃)同憑闌干立”一樣,在月光之下,共倚玉石闌干,但現(xiàn)在卻只余明月,自去自來,而先帝貴妃,俱歸寂寞,玉闌縱存,卻更無人倚了。
崔櫓簡介
唐代·崔櫓的簡介
崔櫓,唐代詩人,進士,曾任棣州司馬。他善于撰寫雜文,詩作以絕句成就最高,今存詩十六首。他的詩作風格清麗,畫面鮮艷,托物言志,意境深遠。據(jù)阿袁(即陳忠遠)先生《唐詩故事 .謝詩差幸人原諒 ——崔櫓謝罪詩真是戒酒良方》記載,崔櫓由于自身經(jīng)歷的緣故,后來還寫詩謝罪而戒酒了呢,這可真是令人不由不肅然起敬的事兒了。
...〔 ? 崔櫓的詩(3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