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 tú lǔ
注音ㄅㄚ ㄊㄨˊ ㄌㄨˇ
繁體巴圖魯
⒈ ?蒙語,意為勇士。清初,滿族、蒙古族有戰(zhàn)功者多賜此稱。在巴圖魯稱號之前,復(fù)冠他字為“勇號”,冠以滿文如搏奇、烏能伊之類者,謂之清字勇號。后來也用于漢族武官,冠以漢文英勇、剛勇之類者,謂之漢字勇號。
⒈ ?蒙語,意為勇士。 清 初,滿族、蒙古族有戰(zhàn)功者多賜此稱。在巴圖魯稱號之前,復(fù)冠他字為“勇號”,冠以滿文如搏奇、烏能伊之類者,謂之清字勇號。后來也用于漢族武官,冠以漢文英勇、剛勇之類者,謂之漢字勇號。
引清 陳康祺 《郎潛紀(jì)聞》卷五:“巴圖魯,譯言好漢,與《元史》稱拔都、拔突、霸都魯?shù)阮愖之惲x同?!?br />《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二回:“就是營、哨各官,也都是當(dāng)時立過汗馬功勞,甚么‘黃馬褂’、‘巴圖魯’、‘提督軍門頭品頂戴’,一個個保至無可再保?!?br />張?zhí)煲?《夏夜夢》:“她爸爸生前是個在旗的將軍,封了英勇巴圖魯,女兒現(xiàn)在可在賣唱。”
⒈ ?勇士、勇敢。譯自滿州語。也作「巴圖爾」。
引《兒女英雄傳·第三回》:「我們這位小爺,只管像個女孩兒似的,馬上可巴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