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i diàn
注音ㄅㄞˋ ㄉ一ㄢˋ
⒈ ?立于殿庭下申訴冤屈。
⒉ ?諂媚帝王的一種行動(dòng)。
⒊ ?指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禮拜堂。
⒈ ?立于殿庭下申訴冤屈。參見“拜橋”。
引宋 鄭文寶 《江表志》卷三:“國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橋下,謂之‘拜橋’……又有闌入立於殿庭之下者,為‘拜殿’。進(jìn)士 曾覬 南省下第,乃釘足, 謝泌 下第,立殿稱寃。舉人之風(fēng)掃地矣。”
⒉ ?諂媚帝王的一種行動(dòng)。
引《新五代史·蘇循傳》:“晉王 將即位…… 循 始至 魏州,望州廨聽事即拜,謂之‘拜殿’。及入謁,舞蹈呼‘萬歲’而稱臣, 晉王 大悅。”
⒊ ?指伊斯蘭教等宗教的禮拜堂。
引郭沫若 《蘇聯(lián)游記·烏茲別克紀(jì)行》:“拜殿頗宏大,可容納千人以上……拜殿門前有方形月臺(tái),高出殿面幾級(jí),容人被引上月臺(tái),坐在石欄桿上觀儀?!?/span>
1.他先對(duì)著拜殿一鞠躬,從兜里掏出零錢投入身前的香火錢柜,然后雙手合十,默悼大約30秒鐘,最后再鞠一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