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兵
詞語解釋
伏兵[ fú bīng ]
⒈ ?戰(zhàn)前潛伏的軍隊。
英(troops in) ambush;
引證解釋
⒈ ?埋伏下來伺機襲擊敵人的軍隊。
引《史記·淮陰侯列傳》:“信 乃益為疑兵,陳船欲度 臨晉,而伏兵從 夏陽 以木罌缻渡軍,襲 安邑。”
唐 于鵠 《出塞曲》:“逢著降 胡 説, 陰山 有伏兵?!?br />清 昭槤 《嘯亭雜錄·西域用兵始末》:“伏兵四起,旌旗耀目?!?br />許杰 《慘霧下》:“呵!這邊有伏兵呢!不要再追了罷!”
國語辭典
伏兵[ fú bīng ]
⒈ ?暗中隱藏埋伏的軍隊。
引《三國演義·第一二回》:「操若來,誘之入城,四門放火,外設伏兵。」
《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你等他回去之時,聽炮響為號,伏兵齊起,上前掩殺?!?/span>
英語hidden troops, ambush
法語troupes en embuscade, embuscade
分字解釋
※ "伏兵"的意思解釋、伏兵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又聽得寨前炮響,史廣恭按兵不動,只等他人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2.方才喘一口氣,伏兵又現,這群驚弓之鳥嚇得抱頭鼠竄,各自逃命。
3.退一步,天地寬。這就像下圍棋,有塊棋臭了,若尚未禍及全盤,與其困獸猶斗,愈下愈重,弄得不可收拾,不如暫擱一邊,另辟戰(zhàn)場,說不準弈到最后,那被圍的臭棋變成伏兵,反敗為勝呢。
4.司馬懿認為,諸葛亮一生謹慎,從不弄險,這次兵臨城下,形勢險惡,他卻在城樓端坐撫琴,而城門大開,必有伏兵。
5.東邊那條路有一條跨河橋,橋頭連著的就是一大片樹林子,也是個能布伏兵的地方。
6.三伏已至,伏兵突擊,我將率領西“涼”軍對你實施偷襲:東面清涼,西面蔭涼,南面冰涼,北面滄涼,你已與炎熱失散,身陷涼爽陣中,小心著涼哦!
7.又聽得寨前炮響,史廣恭按兵不動,只等他人來,塌了陷坑、山后伏兵齊起,接應捉人。
8.那就有勞英雄冢了,我會安排斬龍、審判、兵臨城下等公會在周圍鋪開,一旦他們的伏兵出現,我們會從外圍撲殺他們,來一招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相關詞語
- èr fú二伏
- mín bīng民兵
- tǐ fú體伏
- shēng bīng聲兵
- xīng bīng興兵
- yòng bīng用兵
- fú xíng伏刑
- bù bīng步兵
- bīng shì兵士
- yǐn fú隱伏
- láng tǔ bīng狼土兵
- dòng bīng動兵
- shēng lì bīng生力兵
- bīng lì兵力
- bīng fǎ兵法
- zú shí zú bīng足食足兵
- shì bīng士兵
- quán mín jiē bīng全民皆兵
- wēi jī sì fú危機四伏
- fú niú shān伏牛山
- fú tè jiā伏特加
- fú zhū伏誅
- yōng bīng擁兵
- fú dú伏讀
- fú niàn伏念
- kē fú磕伏
- bīng huá兵嘩
- píng fú屏伏
- bīng xiōng zhàn wēi兵兇戰(zhàn)危
- cùn bīng chǐ tiě寸兵尺鐵
- hái bīng還兵
- róu fú柔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