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體
詞語解釋
六體[ liù tǐ ]
⒈ ?六種字體。(1)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稘h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2)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唐張懷瓘有《六體論》。
⒉ ?指六書。
⒊ ?《尚書》的六種文體。
⒋ ?《易》卦的六爻。
⒌ ?人的頭、身和四肢。
⒍ ?晉裴秀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其制圖之標識體例有六:一、分率,計里畫方;二、準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數(shù);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險曲折之別。秀圖今不傳,《晉書·裴秀傳》錄《圖序》全文。參閱清胡渭《禹貢錐指·禹貢圖后識》。
引證解釋
⒈ ?六種字體。(1)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2)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 唐 張懷瓘 有《六體論》。
引《漢書·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span>
⒉ ?指六書。參見“六書”。
引《周禮·地官·保氏》“五曰六書” 唐 賈公彥 疏:“書有六體,形聲實多?!?/span>
⒊ ?《尚書》的六種文體。
引漢 孔安國 《尚書序》:“典、謨、訓(xùn)、誥、誓、命之文,凡百篇?!?br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書》之體例有六:曰典,曰謨,曰訓(xùn),曰誥,曰誓,曰命,是稱六體?!?/span>
⒋ ?《易》卦的六爻。
引《左傳·閔公元年》:“《震》為土,車從馬,足居之,兄長之,母覆之,眾從之,六體不易,合而能固,安而能殺,公侯之卦也。”
《漢書·律歷志上》:“陰陽比類,交錯相成,九六之變登降於六體?!?br />漢 焦贛 《易林·遯之師》:“堅固相親,白篤無患,六體不易,執(zhí)以安全?!?/span>
⒌ ?人的頭、身和四肢。
引《漢書·翼奉傳》:“天變見於星氣日蝕,地變見於奇物震動。所以然者,陽用其精,陰用其形,猶人之有五臧六體,五臧象天,六體象地。故臧病則氣色發(fā)於面,體病則欠申動於貌?!?br />南朝 宋 鮑照 《藥奩銘》:“二脂六體,振衰返華?!?/span>
⒍ ?晉 裴秀 作《禹貢地域圖》十八篇,其制圖之標識體例有六:一、分率,計里畫方;二、準望,辨正方位;三、道里,道路相距之里數(shù);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后三者皆道路夷險曲折之別。 秀 圖今不傳,《晉書·裴秀傳》錄《圖序》全文。參閱 清 胡渭 《禹貢錐指·禹貢圖后識》。
國語辭典
六體[ liù tǐ ]
⒈ ?書經(jīng)的六種文體。指典、謨、訓(xùn)、誥、誓、命。
⒉ ?易經(jīng)的六爻。
引《漢書·卷二一·律歷志上》:「陰陽比類,交錯相成,故九六之變登降于六體。」
⒊ ?人的頭、身、四肢。
引《漢書·卷七五·翼奉傳》:「陽用其精,陰用其形,猶人之五臧六體?!?/span>
⒋ ?王莽時的六種字體。指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
引《漢書·卷三〇·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隸書、繆篆、蟲書,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書幡信也?!?/span>
⒌ ?六種書體。指大篆、小篆、八分、隸書、行書、草書。
引唐·張懷瓘〈六體書論〉:「臣謹進懷瓌書大小篆及八分,臣書真行草,合成六體。」
⒍ ?中國文字的六種創(chuàng)造方法。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六書。
引《周禮·地官》唐·孔穎達·正義:「書有六體,形聲實多?!?/span>
分字解釋
※ "六體"的意思解釋、六體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其用四六體寫成的祭文,形式華美、聲情并茂,具有較高的審美情趣和藝術(shù)價值,祭文成為駢文諸體中最富情采個性的一種體式。
相關(guān)詞語
- rén tǐ人體
- tǐ yìn體胤
- tǐ néng體能
- zhěng tǐ整體
- shí tǐ實體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體鱗傷
- pò tǐ shū破體書
- yǔ tǐ shī語體詩
- shí tǐ fǎ實體法
- luǒ tǐ裸體
- tǐ wèi體位
- lì tǐ jiǎo立體角
- tiān tǐ天體
- cháng fāng tǐ長方體
- tǐ fū體膚
- tǐ yù體育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quán tǐ xué全體學
- tǐ xī體悉
- tǐ wù體悟
- sī xiǎng tǐ xì思想體系
- jī tǐ肌體
- lì fāng tǐ立方體
- dé tǐ得體
- tǐ pò體魄
- lián tǐ連體
- méi tǐ miàn沒體面
- gù tǐ固體
- jù tǐ具體
- tǐ fú體伏
- yǎn tǐ掩體
- tǐ huì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