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汳
〈名〉
古水名。晉以后被認為是汴水的下游,“汳”名遂廢,通稱汴水 [Bian River]
汳,水。受陳留浚儀陰溝,…,東入於 泗,從水反聲?!墩f文》
康熙字典
汳【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皮變切《正韻》毗面切,音卞。水名。水受陳留浚儀隂溝,至蒙爲雝水,東入於泗?!端洝窙M水,出隂溝,逕浚儀縣北。
又東至梁郡蒙縣,爲濉水。餘波入睢陽城中?!夺B道元注》隂溝卽蒗蕩渠也,亦言汳,受旃然水。
又云:丹泌亂流,於武德絕河,南入滎陽合汳,故汳兼丹水之稱。汳水東逕陳留,又東逕梁國睢陽縣,又東逕貫城。城在蒙縣西北。汳水自蒙縣南出,今無水。惟睢陽城南側有小水,南流入雎城。亦作汴。《後漢·明帝紀》遣將作謁者王吳修汴渠,自滎陽至於千乗??凇!对]》汴渠卽蒗蕩渠也?!端卧栐弧肺粲盱稖顫上路执蠛訝戧洔希鲋淬?,至浚儀西北,復分二渠。其後或曰鴻溝,或曰浪宕渠,或曰浚儀渠,或曰石門渠。石門渠東合濟水,與河渠東注,至於敖山之北而兼汴水,又東至滎陽之北,而旃然之水東流入汴。滎陽之西有廣武二城,汴水自二城閒小?中東流而出,濟水至此乃絕?;笢貙⑼ㄖ还?,晉大和之中也。劉??V加型牧鞅甲?。以漕運者,義熙之間也?;矢φx發(fā)河南丁夫百萬開之,起滎陽入淮,千有餘里。更名之曰通濟渠者,隋大業(yè)之初也,後世因其利焉。《一綂志》汴水源出開封府滎陽縣大周山,合京、索、須、鄭四水,東南至中牟縣,北入於黃河。
又《廣韻》芳萬切《集韻》孚萬切,音?。義同?!都崱坊蜃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汳【卷十一】【水部】
水。受陳畱浚儀陰溝,至蒙爲雝水,東入于泗。從水反聲。皮變切〖注〗臣鉉等曰:今作汴,非是。
說文解字注
(汳)汳水。受陳畱浚儀陰溝。至蒙爲雝水。東入於泗。雝當作獲。字之誤也。陳畱郡浚儀、二志同。晉地道記云。衛(wèi)之儀邑。蘇林曰故大梁城。梁惠王始都此。今河南開封府祥符縣縣城西北浚儀廢縣是也。蒙、二志皆屬梁國。春秋左傳宋有蒙門、蒙澤。今河南歸德府治商邱縣府東北四十里有蒙城是也。前志河南郡熒陽下曰。卞水、在西南梁國。蒙下曰。獲水、首受甾獲渠。東北至彭城入泗。水經曰。汳水、出陰溝於浚儀縣北。又東至梁郡蒙縣爲獲水。餘波南入睢陽城中。獲水、出汳水於梁郡蒙縣北。又東過蕭縣南。睢水北流注之。又東至彭城縣北。東入於泗。按水經至蒙爲獲水。許書當同。不當云爲雝水也。下文灉篆下云。河灉水也。用爾雅河出爲灉語。然則自河出卽爲灉。非自河出爲汳、旣而爲灉也。且許言汳受陰溝、則非受河矣。曰陰溝。曰浪湯渠。曰汳水、獲水、許能言其分合。今當河流絫徙之後、不可得而言。方輿紀要曰。汳水、或謂卽禹貢之雝水。春秋之邲水。秦漢之鴻溝。上與河?通。下與泗淮通。隋以前自歸德府至蕭縣、碭山縣閒入泗。隋以後則自歸德至泗州兩城閒入淮。宋時東南之漕、大都由汴以達畿邑。故汴河之經理爲詳。自後則湮廢矣。禹貢錐指曰。元至元中。河徙出陽武縣南。奪濄入淮。而新鄉(xiāng)之流遂絶。及泰定元年。改從汴渠。至徐州城東北。合泗以入淮。卽今河所行是也。然則今之大河、開封而下徐州而上皆故汴也。從水。反聲。皮變切。十四部。漢志作卞。後漢書作汴。按卞者、弁之變也。變汳爲汴、未知起於何代??质俏簳x都雒陽、惡其從反而改之。舊音切芳萬。今則併其音改之也。
- 汳的詞語
- 汳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