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茬
茌
〈名〉
(1) (形聲。從艸,在聲。(
)本義:草茂盛的樣子)(2) 栽培植物(如麥子、玉米、苜蓿、豆或草)收割后余留的殘株 [stubble]。如:麥茬
(3) [量]∶指在同一塊地上,農(nóng)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shù) [crop]。如:這塊地里一年種幾茬
(4) 一批,一組[人或事物] [batch]。如:又一茬新人成長起來了
康熙字典
茬【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6畫
《韻會》仕之切,音馳?!墩f文》草貌。
又地名?!肚皾h·地理志》東郡茬平?!稇吭]》在茬之平地者也。
又《廣韻》側(cè)持切,音湽。義同。
又姓。見《集韻》。
又鋤加切,音槎。斫木?!遏斦Z》山不茬蘗。字從艸?!虬床缱郑夺釢h書》《水經(jīng)注》皆從仕,宋祁曰:當作荏,今茌茬荏存。茬字從艸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茬【卷一】【艸部】
艸皃。從艸在聲。濟北有茬平縣。仕甾切
說文解字注
(茬)艸皃。從艸。在聲。仕甾切。一部。濟北有茬平縣。茬俗作茌。地理志。泰山郡茬縣。應劭曰。茬山在東北。音淄。東郡茬平縣。應劭曰。在茬山之平地者也。司馬彪郡國志。茬平屬濟北國。注曰。本屬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