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泐
〈名〉
石頭因風(fēng)化遇水而形成的裂紋 [cracks marks of perforations on rocks caused by actions of waves]
泐,水石之理也。——《說文》
詞性變化
◎ 泐
〈動〉
(1) 裂開;解裂 [split of rocks according to their natural veins]
石有時以泐,水有時以凝,有時以澤,此天時也。——《周禮·考工記》
(2) 銘刻,用刻刀書寫 [carve]。如:泐石
(3) 用鋼筆或鉛筆在紙上或其它材料上記錄書寫 [write]。如:手泐
康熙字典
泐【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音勒?!墩f文》水石之理也?!缎戾|曰》言石因其脈理而解散也?!吨芏Y·冬官考工記》石有時以泐。
又《廣韻》凝合也。
又潭名?!短啤づ嵝蓊}泐潭詩》泐潭形勝地,祖塔在雲(yún)湄。
又《集韻》六直切,音力。義同。或作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泐【卷十一】【水部】
水石之理也。從水從阞。《周禮》曰:“石有時而泐?!北R則切〖注〗徐鍇曰:言石因其脈理而解裂也。
說文解字注
(泐)水之理也。各本水下有石字。今刪。部曰。阞、地理也。從。木部曰。朸、木之理也。從木。然則泐訓(xùn)水之理、從水無疑矣。淺人不知水有理。又見下文引周禮說石。乃妄增一字。水理如地理、木理可尋。其字皆從力。力者、人身之理也。從水。阞聲。形聲包會意也。大徐無聲字。盧則切。一部。周禮曰。石有時而泐??脊び浳摹JS其理而解散。石之理如水之理。故借用泐字。水理猶地理。故泐以阞會意、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