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
部首冂部 總筆畫11畫 結(jié)構(gòu)上下
五筆JQKQ 五行水 統(tǒng)一碼5195
筆順丨フ一一ノフ丨フ一ノフ
名稱豎、橫折、橫、橫、撇、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撇、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冕
⒈ ?中國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員們戴的禮帽,后專指帝王的皇冠:冠冕。加冕。衛(wèi)冕(衛(wèi)護(hù)帝王頭上的皇冠,喻維護(hù)帝王的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力或保持體育競(jìng)賽中的上屆冠軍稱號(hào))。
異體字
- ?
- 絻
漢英互譯
crown
造字法
形聲:從日、免聲
English
crown; ceremonial cap
※ 冕的意思、基本解釋,冕是什么意思由求知網(wǎng)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冕
〈名〉
(1) (形聲。從冃(
),免聲。“冃是 蠻 夷及小兒的頭衣”,“免”是“冕”的本字。本義: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禮帽)(2) 同本義 [crown]
冕,大夫以上冠也。——《說文》
故天子袾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盾髯印じ粐?/p>
雖有軒冕之賞弗能勸?!肚f子·胠篋》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
服冕乘軒?!蹲髠鳌ぐЧ迥辍?/p>
(3)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員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為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冕版(冕頂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冕冠(古代帝王、諸侯及卿大夫之禮帽)
(4) 喻指像冕的事物 [hat-like thing]。如:日冕
康熙字典
冕【子集下】【冂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美辨切,音免?!墩f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從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徐曰》冕,上加之也。長(zhǎng)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瑱,又謂之珥,細(xì)長(zhǎng)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抖Y·玉藻》諸侯裨冕以朝?!抖Y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wèi)貴也。
又《韻會(huì)》或作絻?!盾髯印ざY論篇》郊之麻絻。《集韻》亦作?。
又《正韻》禮記,士玄端,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端皆作冕。
又《集韻》武遠(yuǎn)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冕【卷七】【冃部】
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從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絻,冕或從糸。亡辡切
說文解字注
(冕)大夫?上冠也。冠下曰。弁冕之摠名。渾言之也。此云冕者、大夫以上冠。析言之也。大夫?上有冕則士無冕可知矣。周禮。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五采繅十有二就。皆五采玉十有二。玉筓朱紘。諸侯之繅斿九就?,Y玉三采。其餘如王之事。繅斿皆就。戴先生曰。實(shí)六冕而曰五冕者、陳采就玉之?dāng)?shù)止於五也。亦以見服自十二章至一章而六。冕璪自十二旒至三旒而五。其天子大裘之冕無旒也。槩舉諸侯又申之曰繅斿皆就者、明九旒至於三旒。其就數(shù)九。公侯伯子男無降差同也。?延垂紞纊。?、深遠(yuǎn)也。延者、鄭云冕之覆。周禮弁師。王之五冕。皆玄冕朱裏延紐。謂延上玄下朱。以表裏冕版也。古者以三十布爲(wèi)之。故尙書、論語謂之麻冕。用三十布。上玄下朱爲(wèi)延。天子至大夫所同也。其字左傳作綖。垂瑬、詳玉部瑬下。紞纊、糸部曰。紞者、冕冠塞耳者也。按紞所以懸瑱也?,櫼嘀^之纊。詳糸部紞下。據(jù)許紞系於延左右。據(jù)周禮注。王后之祭服有衡垂於副之兩旁當(dāng)耳。其下以紞懸瑱。是專謂后服也。然左傳。衡紞紘綖。昭其度也。似男子有衡簪於冕覆而系紞。從冃。免聲。亡辨切。按古音當(dāng)在十三部。讀如問。許書無免字。而俛勉字皆免聲。葢本有免篆而佚之。或曰古無免兔之分。俗強(qiáng)分別者、非也。冕之義取前俯。則與低頭之俛關(guān)通。古者黃帝初作冕。大平御覽引世本曰。黃帝作旃冕。宋衷注云。通帛曰旃。應(yīng)邵曰。周始加旒。周易辭曰。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葢取諸乾坤。
(絻)冕或從糸作。從糸作者、謂冕延用三十布也。周禮曰。玄冕朱裏。謂玄表朱裏。注云。冕延之覆在上。是以名焉。延之覆猶云延之表也。是以名焉者、釋經(jīng)文玄冕之冕字也。以其冣居上。故專得冕名也。覲禮注云。今文冕皆作絻。許或之者、許意從古文也。亦見管子、荀卿子及封禪書。
- 冕的詞語 組詞
- 冕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