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衲
〈名〉?
(1) 僧徒的衣服,常用許多碎布補綴而成,因即以為僧衣的代稱 [Buddhist cassock]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休。——白居易《贈僧自遠禪師》
(2) 又如:衲子(衲為僧衣。故借稱僧徒為衲子);衲衣(僧衣);衲襖(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絲織物品)
(3) 僧徒自稱或代稱 [monk]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戴叔倫《題橫山寺》
(4)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稱僧人);衲師(僧侶);衲徒(僧人,僧眾);衲僧(和尚,僧人)
詞性變化
◎ 衲
〈動〉
(1) 縫補,補綴 [(of clothes)mend;patch up]
拘攣補衲,蠹文已甚?!妿V《詩品詩》
(2) 又如:衲裰(布塊補綴成的短袍);納頭(用破布補綴而成的布片子;補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織繡);衲被(曾經補綴的被子);衲衣(衲頭。補綴過的衣服。泛指破舊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縫綴的袍服)
(3) 引申為綴合而成之意 [assort]。如:百衲本二十四史
(4) 密針縫紉。同“納” [stitch]。如:衲鞋底;衲線(縫綴用的線)
康熙字典
衲【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奴荅切《集韻》諾荅切,音納。《廣韻》補衲,紩也。
又僧衣曰衲?!短K軾詩》欲敎乞食歌姬院,故與雲山舊衲衣。
又百衲,琴名。
又《集韻》儒稅切,音汭。義同?!队衿坊蜃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