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三十首·十四》鑒賞
原文
出處殊涂聽所安,山林何得賤衣冠。
華歆一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
賞析
這首詩批評重山林隱士詩輕賤臺閣仕宦詩的現(xiàn)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識分子所謂嶙峋傲骨、孤芳自賞的精神風貌,認為臺閣仕宦都是腦滿腸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祿熏心、仁義禮智滿口之徒的賣弄學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盜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學,或有借以自重。元好問借質(zhì)疑三國時華歆擲金的典故對這種現(xiàn)象提出了質(zhì)疑。
元好問簡介
唐代·元好問的簡介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yè)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zhèn)平、南陽、內(nèi)鄉(xiāng)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zhuǎn)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于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郁,并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