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桐廬舟中》鑒賞
原文
浮家不畏風兼浪,才罷炊煙,又裊茶煙,閑對沙鷗枕手眠。
晚來人靜禽魚聚,月上江邊,纜系巖邊,山影松聲共一船。
賞析
???浙江桐廬,地處富春江畔。富春江上風景如畫,歷代騷人墨客詠嘆不絕,南朝梁吳均就曾在《與朱元思書》中寫他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從流飄蕩”所見之奇山異水,贊為“天下獨絕”。本詞作者也是泛舟于這段行程,其所見當與吳均略同。然而他對富春江上的綺麗風光似乎視而未見,沒有著力于山川景物的描繪,即景抒情,而是捕捉舟里舟外某些尋常事物構(gòu)成意境,抒發(fā)自己對人生的感受和追求,既有詩情又具理趣,不落前人窠臼。
???詞的上片寫行舟江上?!案〖也晃凤L兼浪”,交代此次江上行舟的境與情——雖風急浪涌,然而“不畏”,以此境此情統(tǒng)攝上片。惟其“不畏”,故有“才罷炊煙,又裊茶煙”的雅興?!安帕T”、“又裊”是說用餐、品茗緊相承續(xù),這頗富雅趣的生活細節(jié),十分傳神的表現(xiàn)了作者從容之態(tài)、閑雅之情,而舟中不絕如縷的炊煙和茶煙,又似是作者怡然自樂的心緒的外化,情趣盎然?!伴e對沙鷗枕手眠”,進一層繪出作者行舟中的恬然豁達之狀。所謂“閑對沙鷗”,即寄“閑情”于沙鷗,讓“閑情”與沙鷗一同翱游冥冥長空,又在沙鷗翱翔中玩味自己的“閑情”,作者在情與物的回環(huán)往復(fù)的交流中,化我為物,化物為我,乃至枕手而眠,沉入忘情之境。然而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風兼浪”中,在風流中見“閑情”,益見其情之“閑”了。
???晉人陶淵明在《飲酒》詩中曾抒寫過自己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感受:“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北驹~作者于此抒寫的“閑情”,其實就是身在風浪中,心遠風浪外的情懷,與陶淵明的感受應(yīng)是相通的。
???下片寫泊舟江邊,“晚來人靜禽魚聚”點出泊舟的時間和情境,總領(lǐng)下片?!霸律稀背小巴韥怼保袄|系”承“人靜”。天上的明月,地上的大江,江邊的山巖,巖邊的小舟和諧地共存于寧靜的夜晚,這真是一幅層次井然的立體畫,一支誘人遐想的小夜曲,在“風兼浪”尚且陶醉,“閑情”的作者,此時自然會融化于這靜謐的畫圖和柔美的樂曲中,而與“山影松聲共一船”了。進入此種境界便是“于相而離相”、“于念而無念”,是非榮辱,利害得失都化作云煙消散了,從而獲得了最大的精神自由。
???吳均泛舟富春江上,徜徉奇山異水之中,曾不自禁地發(fā)出“望峰息心、”窺谷忘反”的感慨,本詞作者在這首小令里寫風流中的閑情和靜境中的解脫,無“望峰窺谷”之舉,卻有“息心忘反”之念,而在“山影松聲共一船”的境界里化自我于自然,已不止于“息心忘反”了,所以作者對精神的自由,和諧的追求,有似于吳均,亦有勝于吳均。這種情趣和傾向與封建時代求名干祿,紛紛攘攘的社會現(xiàn)實是對立的,大有“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之意。
陶元藻簡介
唐代·陶元藻的簡介
浙江會稽人,字龍溪,號篁村,晚號鳧亭。乾隆時諸生。嘗客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處,詩文有盛名。歸里后,于西湖筑泊鷗莊,以撰述自娛。嘉慶二年尚在世。著有《全浙詩話》、《鳧亭詩話》、《越彥遺編考》、《越畫見聞》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