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懷古》鑒賞
原文
日落滄江晚,停橈問土風。
城臨巴子國,臺沒漢王宮。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巖懸青壁斷,地險碧流通。
古木生云際,歸帆出霧中。
川途去無限,客思坐何窮。
賞析
根據詩題,此詩應為懷古詩,其實稱之以“旅游詩”可能更恰當。此詩描寫了這位年輕的西部人第一次進入中國中心區(qū)域(雖然僅在南方邊緣)的旅程。他不斷地回顧“巴”(四川),細心地尋訪“周甸”(不包括四川),尋訪“禹功”所覆蓋的地區(qū)。他反復提到那些廣泛的地理名稱,仿佛這些名稱本身就具有某種神奇的意義。他為這些地區(qū)的歷史和古跡所傾倒。他在白帝城懷古,所緬懷的既不是歷史事件,也不是盛衰過程,而是集中于與中國文化的中心區(qū)域相聯系的古跡本身。
由懷古而產生的憂傷很容易轉換成孤獨及思鄉(xiāng)的情緒。與較老練詩人的修辭練習不同,陳子昂這首詩更多地與情緒的激發(fā)有關,而不是與技巧有關。他的旅行詩并不像王勃、盧照鄰、駱賓王的同類詩,而更接近李百藥的詩。詩中對句的排列比王勃、盧照鄰的詩較不板滯。他的風格離開駱賓王的風格更遠。駱賓王的懷古旅行詩用了高度矯飾的語言,即使最真誠的感情也會黯然失色,從而徹底破壞詩的情調。
陳子昂描寫自然景物的對偶句不似上官儀那樣復雜,可是在這首詩中,這些對句也一鋪到底,破壞了詩篇的流暢。此外,詩人還隱喻性地運用動詞描寫直觀景象,表現了宮廷詩的一定影響。
陳子昂簡介
唐代·陳子昂的簡介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為陳拾遺。光宅進士,歷仕武則天朝麟臺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xiāng)后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臺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