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兄子嚴敦書》鑒賞
原文
援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趾,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jié)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shù)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p>
賞析
馬援的侄子馬嚴、馬敦平時喜譏評時政、結(jié)交俠客,很令他擔憂,雖遠在交趾軍中,還是寫了這封情真意切的信。文章出語懇切,言詞之中飽含長輩對晚輩的深情關(guān)懷和殷殷期待,所以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原因有三。
其一、以“汝曹”稱子侄,在文中反復出現(xiàn),使子侄們在閱讀時倍感親切。不遠千里致書教諭,也能收到耳提面命的效果。同一稱謂反復出現(xiàn),固然可使被稱者自感受到重視,而更重要的是,作者選用的這一稱謂也傳達出豐富的信息。古人名、字并行,各有其用。一般長輩稱晚輩用名,同輩相稱則用字,如果“爾”“汝”相稱,往往是不禮貌的,但在特定場合下卻又能用以表示親近,如韓愈《聽穎師彈琴》“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句。作者在信中不依常規(guī)稱呼子侄,卻以“汝曹”相稱,這就顯得隨和、親切,拉近了長輩和晚輩之間的距離。被稱的晚輩則可以從中體會到長輩的真情關(guān)懷。
其二、苦口婆心,現(xiàn)身說法,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晚輩溝通,而不是空講大道理。如首段說“好議論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敝徽f自己如何,但是態(tài)度明確,感情濃烈,自然可以感染晚輩,又何必命令式地不許這不許那呢?至于“施衿結(jié)縭”句,更是反復叮嚀,語重心長,使人感動不已。次段對當世賢良的作為得失加以對比評析,都是自己觀察社會人生得來的經(jīng)驗之談。其“刻鵠不成尚類鶩”、“畫虎不成反類狗”的比喻,警拔有力,發(fā)人深省,是傳之千古的警句。而諸如“愿汝曹效之”、“不愿汝曹效也”的話,雖然只是表示希望,但是字里行間滿盈著真摯的關(guān)愛,比之“汝曹當效之”、“汝曹勿效也”這樣板著面孔的口吻真不知要強過多少倍了!
其三、文中大量而恰當?shù)厥褂镁淠┱Z氣詞,起到了表達意義以簡馭繁,只著一字而含義豐富;表達感情以無勝有,不著情語而情尤真、意尤切的突出效果。文中用“也”表達自己的肯定和期望,態(tài)度堅絕;用“矣”、“耳”表達自己的愛憎傾向,情深意長;用“者也”,則表達出對評說對象有所保留或不以為然。這些合在一起,不僅讀來語氣抑揚,更能使人由此領(lǐng)會充盈在文字背后的教誨、期望、關(guān)懷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