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雜記》鑒賞
原文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shù)十人?!庇噙邓?。杜君曰:“是疾易傳染,遘者雖戚屬不敢同臥起。而獄中為老監(jiān)者四,監(jiān)五室,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極有窗以達氣。旁四室則無之,而系囚常二百余。每薄暮下管鍵,矢溺皆閉其中,與飲食之氣相薄,又隆冬,貧者席地而臥,春氣動,鮮不疫矣。獄中成法,質(zhì)明啟鑰,方夜中,生人與死者并踵頂而臥,無可旋避,此所以染者眾也。又可怪者,大盜積賊,殺人重囚,氣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隨有瘳,其駢死,皆輕系及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庇嘣唬骸熬熡芯┱转z,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杜君曰:“邇年獄訟,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專決;又九門提督所訪緝糾詰,皆歸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書吏、獄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連,必多方鉤致。茍入獄,不問罪之有無,必械手足,置老監(jiān),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導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為劑,而官與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資取保;其次‘求脫械居監(jiān)外板屋,費亦數(shù)十金;惟極貧無依,則械系不稍寬,為標準以警其余?;蛲?,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輕者、無罪者罹其毒。積憂憤,寢食違節(jié),及病,又無醫(yī)藥,故往往至死?!庇喾娛ド虾蒙?,同于往圣。每質(zhì)獄詞,必于死中求其生,而無辜者乃至此。儻仁人君子為上昌言:除死刑及發(fā)塞外重犯,其輕系及牽連未結(jié)正者,別置一所以羈之,手足毋械。所全活可數(shù)計哉?或曰:“獄舊有室五,名曰現(xiàn)監(jiān),訟而未結(jié)正者居之。儻舉舊典,可小補也。杜君曰:“上推恩,凡職官居板屋。今貧者轉(zhuǎn)系老監(jiān),而大盜有居板屋者。此中可細詰哉!不若別置一所,為拔本塞源之道也?!庇嗤抵煳?、余生及在獄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應(yīng)重罰。又某氏以不孝訟其子,左右鄰械系入老監(jiān),號呼達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訊之,眾言同,于是乎書。
凡死刑獄上,行刑者先俟于門外,使其黨入索財物,名曰“斯羅”。富者就其戚屬,貧則面語之。其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其絞縊,曰:“順我,始縊即氣絕;否則,三縊加別械,然后得死?!蔽ù蟊贌o可要,然猶質(zhì)其首。用此,富者賂數(shù)十百金,貧亦罄衣裝;絕無有者,則治之如所言。主縛者亦然,不如所欲,縛時即先折筋骨。每歲大決,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縛至西市待命。其傷于縛者,即幸留,病數(shù)月乃瘳,或竟成痼疾。余嘗就老胥而問焉:“彼于刑者、縛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無有,終亦稍寬之,非仁術(shù)乎?”曰:“是立法以警其余,且懲后也;不如此,則人有幸心?!敝麒魮湔咭嗳弧S嗤阅居嵳呷耍阂蝗擞枞?,骨微傷,病間月;一人倍之,傷膚,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蜻抵唬骸白锶擞袩o不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為差?”曰:“無差,誰為多與者?”孟子曰:“術(shù)不可不慎?!毙欧颍?/p>
部中老胥,家藏偽章,文書下行直省,多潛易之,增減要語,奉行者莫辨也。其上聞及移關(guān)諸部,猶未敢然。功令:大盜未殺人及他犯同謀多人者,止主謀一二人立決;余經(jīng)秋審皆減等發(fā)配。獄詞上,中有立決者,行刑人先俟于門外。命下,遂縛以出,不羈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倉,法應(yīng)立決,獄具矣,胥某謂曰:“予我千金,吾生若?!边灯湫g(shù),曰:“是無難,別具本章,獄詞無易,取案末獨身無親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時潛易之而已?!逼渫抡咴唬骸笆强善鬯勒?,而不能欺主讞者,倘復請之,吾輩無生理矣?!瘪隳承υ唬骸皬驼堉?,吾輩無生理,而主讞者亦各罷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則吾輩終無死道也?!本剐兄?,案末二人立決。主者口呿舌撟,終不敢詰。余在獄,猶見某姓,獄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瘪隳骋幌Ρ┳?,眾皆以為冥謫云。
凡殺人,獄詞無謀、故者,經(jīng)秋審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殺人,復以矜疑減等,隨遇赦。將出,日與其徒置酒酣歌達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詳述之,意色揚揚,若自矜詡。噫!渫惡吏忍于鬻獄,無責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脫人于死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獄,與胥卒表里,頗有奇羨。山陰李姓以殺人系獄,每歲致數(shù)百金??滴跛氖四?,以赦出。居數(shù)月,漠然無所事。其鄉(xiāng)人有殺人者,因代承之。蓋以律非故殺,必久系,終無死法也。五十一年,復援赦減等謫戍,嘆曰:“吾不得復入此矣!”故例:謫戍者移順天府羈候。時方冬停遣,李具狀求在獄候春發(fā)遣,至再三,不得所請,悵然而出。
賞析
“雜記”,是古代散文中一種雜文體,因事立義,記述見聞。該文是“雜記”名篇,材料繁富,錯綜復雜,人物眾多,作者善于選擇典型事例重點描寫,“雜”而有序,散中見整,中心突出。如用方苞提出的古文“義法”來衡量,繁富的材料就是“義”,即“言之有物”;井然有序的記敘就是“法”,即“言之有序”。文章記獄中事實,在觸目驚心的敘述中,間作冷峻深沉的議論。
全文可以分為五個部分。第一段,自開頭至“皆輕系及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寫刑部獄中瘟疫流行情景,揭露造成瘟疫的根源;第二段,自“余日”至“于是乎書”,寫刑部獄中系囚之多的原因,揭露刑部獄官吏詐取錢財?shù)淖飷海坏谌?,自“凡死刑獄上”至“信夫”,寫行刑者、主縛者、主梏撲者心狠手辣,揭穿刑部獄敲詐勒索的黑幕;第四段,自“部中老胥”至“人皆以為冥謫云”,寫胥吏放縱主犯,殘害無辜,主讞者不敢追究,揭露清代司法機構(gòu)的黑暗與腐?。坏谖宥?,自“凡殺人”至結(jié)尾,寫胥吏獄卒與罪犯奸徒勾結(jié)舞弊,揭露刑部獄成了殺人犯尋歡作樂牟取錢財?shù)膱鏊?/p>
文中主要揭露了以下事實:
一、獄吏與獄卒的工資收入微薄。
獄吏每年只有工食銀六兩,按當時一般平民生活標準只夠四口之家一個月所用。這還是在冊的獄吏,而不在冊的就更低了,他們雖然收入這么低,但大多還通過各種關(guān)系,打通種種關(guān)節(jié)要來縣衙當差(獄吏一般是違法進來的,沒有通過科舉考試,無法保證文化素質(zhì))。他們主要是靠山吃山。
二、獄中瘟疫流行,死者相枕藉。
到了夜間,死了的和活著的人腳碰頭而躺著,無法轉(zhuǎn)動,這樣一來,瘟疫越傳染越多。犯案多次的大盜賊、殺人重囚,生命力旺盛,而且因有心理準備,心態(tài)平穩(wěn),很難被傳染。那些接踵并肩而死亡的,“皆輕系及牽連佐證法所不及者”,都是因輕罪被囚的以及被牽連、被捉來當證人的那些沒有犯法的人。被牽連、被捉來當證人的的人是冤屈的,又加之擔心家里的親人,精神已經(jīng)崩潰,免疫力快速下降,發(fā)生瘟疫,最容易被傳染。
三、無所不用其極的敲詐勒索與貪贓枉法。
為了增加敲詐錢財對象,獄吏們就想方設(shè)法株連,把與案件稍有牽連、沾點邊的人統(tǒng)統(tǒng)抓進來,“不問罪之有無,必械手足,置老監(jiān),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導以取?!?。他們把這些清白無辜的人折磨得“呼號達旦”無法忍受,接著誘勸傾家蕩產(chǎn)交納大筆保證金,一交來他們就私分,接著對貧窮無錢取保的人加倍折磨,以此警告不愿掏錢的人。結(jié)果是“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輕者、無罪者罹其毒,積憂憤,寢食違節(jié),及病,又無醫(yī)藥,故往往致死”。罪魁禍首只要有錢取保,反而逍遙獄外,而眾多涉案者和證人卻被活活折磨死了。
“有錢能使鬼推磨”,犯人同是被捆綁,如果沒錢賄賂,他們就在捆綁時把筋骨折斷,甚至造成終身殘廢。同是遭受板子、夾棍刑訊,但因賄賂錢數(shù)差別大,造成傷害的后果差別就也非常大:“一人予三十金,骨微傷,病間月;一人倍之,傷膚,兼旬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币虼耍闹斜憩F(xiàn)了老百姓“屈死不告狀”的心態(tài)。
四、對死刑犯進行偷梁換柱。
最讓作者震驚的是,只要肯掏大價錢,獄吏們連死刑犯也能偷梁換柱。有獄吏對判死罪的貪官說:“給我千金,我讓你活!”貪官問:“你用什么辦法讓我活?獄吏說:這事不難!在判決書封奏之前,我把同案犯中沒有親戚家人的單身漢的名字和你換換位置!”貪官問:“你就不怕事后上級發(fā)現(xiàn)?”獄吏說:“發(fā)現(xiàn)了肯定要處死我,但也要罷主管領(lǐng)導的官,他們舍不得頭上的烏紗帽,只能打掉牙齒肚里吞,暗暗叫苦而不敢聲張,我的性命自然就也保住了?!豹z吏與獄卒們胡作非為,他們暴虐成性的囂張氣焰,一般人根本無法想象。
方苞通過自己在刑部獄中的所見所聞的大量事實,把獄吏與獄卒的殘酷無情、暴虐成性的面目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揭露了天子腳下的刑部獄的種種黑幕,百姓的橫遭逮捕、冤死獄中,以及獄吏的敲詐勒索、受賄枉法、草菅人命等事實,反映了封建君主專制國家的司法機構(gòu)的腐敗與恐怖。
方苞簡介
唐代·方苞的簡介
方苞(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靈皋,亦字鳳九,晚年號望溪,亦號南山牧叟。漢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市鳳儀里)人,生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稱“縣里方”或“大方”)十六世,與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屬“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創(chuàng)始人,與姚鼐[nài]、劉大櫆合稱桐城三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