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去歲避兵滬上常聚為詩鐘之戲次韻寄倦知同》拼音版
近現(xiàn)代:陳三立
憶去歲避兵滬上常聚為詩鐘之戲次韻寄倦知同-陳三立
亡命迭為文酒會,飛箋截句列長筵。
坐干涕淚娛酣戰(zhàn),歸狎煙波又換年。
湖海相望聊示疾,夢魂不滅與攀天。
飄山墜葉穿瘡雁,星底誰窺訪衲船。
唐代·陳三立的簡介
陳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陳三立出身名門世家,為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長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著名畫家陳衡恪之父。與譚延闿、譚嗣同并稱“湖湘三公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有“中國最后一位傳統(tǒng)詩人”之譽。1937年發(fā)生“盧溝橋事變”后北平、天津相繼淪陷,日軍欲招致陳三立,陳三立為表明立場絕食五日,不幸憂憤而死,享年85歲。陳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詩》及其《續(xù)集》、《別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
? 陳三立的詩(18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