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明奇后閣謁九蓮觀音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長歌
永明奇后閣謁九蓮觀音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長歌。清代。李因篤。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凌空之高臺。月掛蒼巖龍虎嘯,云生赤跡風雷哀。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v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鷲逼蓬萊。鷲嶺后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圣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爭為恭。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余址,夕陽明滅懷故封。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后齋居多光彩。內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五臺禪龕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鸞旂久未歸。此剎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隱隱發(fā)靈機。
[清代]:李因篤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凌空之高臺。月掛蒼巖龍虎嘯,云生赤跡風雷哀。
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v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鷲逼蓬萊。
鷲嶺后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圣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爭為恭。
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余址,夕陽明滅懷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后齋居多光彩。內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臺禪龕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
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鸞旂久未歸。
此剎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隱隱發(fā)靈機。
太行西北山北來,中有淩空之高臺。月掛蒼巖龍虎嘯,雲生赤跡風雷哀。
千松萬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v目清涼在霄漢,摳衣靈鷲逼蓬萊。
鷲嶺後閣屹如峰,九蓮閣中瞻聖容。莊嚴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爭為恭。
炎山忽飄孤嶼雪,靜夜時落翠微鐘。秋色蒼茫吊餘址,夕陽明滅懷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載,太後齋居多光彩。內啟祠嘗恩不遺,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臺禪龕近京輔,兩宮敕賜兼鼎鼐。時移物換凋碧梧,篆冷灰飛逐滄海。
出門惟睹白雪飛,澗水松風聽不違。攀弓抱劍悲相向,鶴駕鸞旂久未歸。
此剎翻同靈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見畫壁金鋪光照眼,貝花隱隱發(fā)靈機。
唐代·李因篤的簡介
李因篤,字子德,一字孔德,號天生,陜西富平東鄉(xiāng)(今富平薛鎮(zhèn)韓家村)人。生于明崇禎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聰敏,博學強記,遍讀經史諸子,尤諳經學要旨,精于音韻,長于詩詞,詩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實學,為明清之際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韻學家、詩人。被時人稱為不涉仕途的華夏“四布衣”之一??滴跏四辏?679年)薦鴻博授檢討。嘗辨秦中碑版極有依據。行、楷書用筆禿率,意近顏真卿。著《古今韻考》《受祺堂詩文集》《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增校清朝進士題名碑錄》。
...〔
? 李因篤的詩(45篇) 〕
清代:
李振鈞
少年猶拜楚中尉,雍齒封侯意豈同。若使真王成帝業(yè),功臣斷不嘆藏弓。
少年猶拜楚中尉,雍齒封侯意豈同。若使真王成帝業(yè),功臣斷不歎藏弓。
近現代:
陳方恪
意氣拿云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云臥送華顛。
意氣拿雲憶昔年。當筵借箸畫山川。功名欹枕看飛鳶。
草檄未成憎命達,酬恩何計受人憐。一龕雲臥送華顛。
明代:
薛侃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顏回。
元氣周九垓,時闔亦時開。波光涵萬象,耀彼山之隈。
俯視塵寰袖,高陟空中臺。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顔回。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舊游,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臺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元代:
黃庚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譙角咿嗚到枕邊,邊情似向曲中傳。梅花三弄月將晚,榆塞一聲霜滿天。
織錦佳人應有恨,枕戈老將想無眠。爭如二月春風市,賣酒樓頭聽管弦。
宋代:
方一夔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只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
露白初濡木,星虛漸集房。蛾飛爭墮水,魚退急投梁。
搗練堤防冷,收禾準備荒。隻愁棗紅地,萬馬逐殘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