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伊人网中文字幕

<nav id="3u6n6"></nav><samp id="3u6n6"><tr id="3u6n6"><track id="3u6n6"></track></tr></samp>
    <legend id="3u6n6"><fieldset id="3u6n6"></fieldset></legend>

      
      

    1. 首頁 > 古籍 > 太平御覽詩人 > 布帛部·卷四

      布帛部·卷四

      李昉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絹

        《廣雅》曰:繁、總、鮮支、縠,絹也。

        《說文》曰:絹,似霜。

        《釋名》曰:絹,纟臣也,其絲纟臣厚而疏也。

        《東觀漢記》曰:南陽太守杜謂坐遣客為弟報仇,被征,會病卒,喪無所歸。詔使持喪郡國邸,賻絹,絹千匹。

        謝承《后漢書》曰:陳留夏馥避黨事,遁跡黑山。弟靖載絹往餉之。於深陽縣客舍見馥,顏色衰毀不復(fù)識,聞其聲乃覺之。

        華嶠《后漢書》曰:李傕等大戰(zhàn)弘農(nóng),百官士卒死者不可勝數(shù)。董承密招白波帥李樂等率眾來共擊傕等,大破之。乘輿乃得進,承夜?jié)撨^,曰:"先具舟船為應(yīng)。"帝步出營,臨河,岸高不得下。時中官伏德扶中宮,一手持十匹絹,乃取德絹連續(xù)挽而下。馀人匍匐岸側(cè),或自投死亡。

        又曰:陳寔在鄉(xiāng)閭,平心率物。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見,呼命子孫訓(xùn)之曰:"不善之人,未必本不慈,習與性成,如梁上君子是也。"盜驚,自投地。寔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己反善。然當由貧,今遺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fù)盜竊。

        《魏略》曰:文帝在東宮,嘗從曹洪貸絹百匹,洪不稱意。及洪犯法,自分必死。后遂得原。

        《魏志》曰:趙儼為朗陵長,時袁紹舉兵南侵,遣招誘豫州諸郡,多受其命。惟陽安郡不動,而都尉李通急錄戶調(diào)。儼見通曰:"方今天下未集,諸郡并叛,懷附者復(fù)收其綿絹,小人樂亂,能無遺恨?且遠近多虞,不可不詳也。"通曰:"紹與大軍相持甚急,左右郡縣皆叛乃爾,若綿絹不調(diào)送,觀聽者必謂我顧望有所須待也。"儼曰:"誠亦如君慮,然當權(quán)其輕重。小緩調(diào),當為君釋此患。"乃書與荀彧。

        又曰:孫禮為揚州刺史,吳大將全琮帥數(shù)萬眾來侵寇。時州兵休使,在者無幾,禮躬勒御之,戰(zhàn)於芍陂。禮犯陷白刃,馬被數(shù)創(chuàng),手秉桴鼓,奮不顧身,賊眾乃退。詔書慰勞,賜絹七百匹。

        《魏略》曰:鮮卑素利等數(shù)來客見,多以牛馬遺田豫,豫輒送官。胡以為前所與豫物顯露,不如持金,乃密懷金三十斤,謂豫曰:"愿辟左右,我欲有所遺。"豫從之,胡因跪曰:"我見公貧,故前后遺公牛馬,公輒送官。今密以此上公,可以為家資。"豫張袖受之,答其厚意。胡去后,悉皆付外,具以狀聞。於是詔褒之曰:"昔魏絳開懷以納戎,今卿舉袖以受狄,朕甚嘉焉!"乃即賜絹五百匹。豫得賜,分以其半藏小府。后胡復(fù)來,以半與之。

        又曰:田豫罷官,歸居魏縣。會汝南遣健步詣?wù)鞅?,感豫宿恩,過拜之。豫為殺雞炊黍,送詣陌頭,謂之曰:"罷老苦汝來過,無能有益,若何?"健步憫其貧羸,涕流而去。還,為故吏民說之,汝南為具資絹數(shù)千匹,遣人餉豫。豫一不受。

        《魏志》曰:景初中,賜倭士王白絹五十匹。

        《魏文帝詔》曰:今與孫驃騎和通商旅,當日月而至。而百賈偷利喜賤,其物平價,又與其絹,故官逆為平準耳。官豈少比物輩耶?

        《吳志》曰:丹陽太守李衡,每欲治家,妻輒止之。衡密遣客十人,於武陵龍陽洲上作宅,種甘千株。臨死,敕兒曰:"汝母惡吾治家,故窮如是。然吾州城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足用耳。"衡亡后二十馀日,以問母,曰:"此當是種甘也。汝家失十戶客七八年,必汝父遣為宅。汝父嘗稱太史公言:'江陵千樹橘,當封君。'吾答:'人患無德,貧方好耳,用此何為?'"吳末,衡甘成,歲得絹數(shù)千匹,家道殷足。

        《吳錄》曰:袁博為太守,黃君舉為孝廉,為葉令,以俸祿市縑絹餉黃君家。黃氏負鄉(xiāng)里債,債家到門,輒應(yīng)云:"待葉令家餉。"

        王隱《晉書》曰:王尼見太傅越曰:"公負尼物。"越答:"初不識此事。"尼曰:"昔楚人失布,謂令尹盜者。以令尹執(zhí)政,不能奉禮率法,至使盜賊公行,是與自盜無異也。尼舍資財,軍寇輒略,公為宰輔,未能禁賊,令尼窮困。是亦明公負物也。"越意解,大笑,與尼絹五十匹。

        王隱《晉書》曰:劉實為伐蜀人作爭功文書,得千匹絹。

        又曰:蘇節(jié)從兄韶亡后,著青黃絹衣,來與節(jié)言。

        虞預(yù)《晉書》曰:武帝論平吳功,惟羊祜、王浚、張華三人各賜絹萬匹,其馀莫得比此。

        干寶《晉紀》曰:華譚依周馥。及瑯邪王遣甘卓攻馥,譚先於卓有恩,卓募人入城求譚。入者至舍,問:"華侯在不?吾甘揚威使也。"譚曰:"不知華侯所在。"抽絹二匹,授之。使人還以告,卓曰:"是華侯也。"

        《晉陽秋》曰:有司奏:"依舊調(diào)編絹。"武帝不許。

        又曰:荊州刺史庾冰中子襲,嘗貸官曹絹十匹。冰怒撻之,市絹還官。

        又曰:胡威,字伯虎,父質(zhì)之為荊州也,威自京都省之。停中十馀日,告歸。臨辭,質(zhì)賜其絹一匹、為道路糧。威跪曰:"大人清高,不審於何得此絹?"質(zhì)曰:"是吾俸之馀,故以與汝耳。"

        又曰:桓溫入蜀,聞有善星人,招致之,獨執(zhí)其手,於星下問國祚修短。星人曰:"太微、紫微、文昌,三宮氣侯決無憂虞,五十年外不論耳。"溫不悅,送絹一匹、錢五千與之。

        《晉中興書》曰:翟湯,字道淵,尋陽人。太守幹寶遣船餉之,敕吏曰:"翟公廉讓,卿致書訖,便委船還。"湯無人送致,乃更貨易絹物,因寄還寶。

        《宋書》曰:沈慶之年八十,夢有人以兩匹絹與之,謂曰:"此絹足度。"寤而謂人曰:"老子今年不免矣。兩匹,八十尺也;足度,無盈馀矣。"是歲果卒。

        又曰:李安人行南徐州事。參軍王回素為安人所親,盜絹二匹。安人流涕謂曰:"我與卿契闊備嘗,今日犯王法,乃卿負我也!"於軍門斬之。

        又曰:孝武時,齊庫上絹年調(diào)鉅萬匹,綿亦稱此,期嚴限峻。人間買絹一匹至二三千,綿一兩三四百。貧者賣妻子,甚者或自縊死。沈懷文具陳人困,由是綿絹薄有所減。

        又曰:蕭赤斧遷給事中、太子詹事,卒於家,貧無絹衾衣。

        《齊書》曰:豫章王嶷拜陵還,過延陵季子廟,觀沸井有。水牛突部伍,直兵執(zhí)牛推問,嶷不許。取絹一匹撫系牛角,放歸其家。

        又曰:蕭赤斧遷給事中、太子詹事,卒於家,貧無絹衾衣。

        《梁書》曰:吉士瞻少時,嘗於南蠻國中擲磚,無裈褰露,為儕輩所侮。及平魯休烈軍,得絹三萬匹,乃作百裈,於外并賜軍士,不以入室。

        又曰:劉孝綽為吏部郎,坐受人絹一束,為餉者所訟,左遷信威臨賀王長史。

        又曰:任昉為義興太守,及被代登舟,止有絹七匹、米五右。至都無衣,鎮(zhèn)軍將軍沈約遺裙衫迎之。

        又曰:費昶善為《樂府》,嘗作《鼓吹曲》,武帝重之,敕曰:"才意新拔,有足嘉異!昔邯鄲博物,卞蘭巧辭,束帛之賜,實惟勸善??少n絹十匹。"

        又曰:周石珍,建康之廨隸也,世以販絹為業(yè)。

        又曰:傳昭為臨海太守,縣令嘗餉粟置絹于簿下,昭笑而還之。

        又曰:裴邃為北梁、秦二州刺史,復(fù)開創(chuàng)屯田數(shù)千頃,倉廩盈實,省息邊運,人吏獲安。乃相率餉絹千馀匹,邃從容曰:"汝等不應(yīng)爾,吾又不可逆汝,納其二匹而已。"

        《后魏書》曰:李崇在官和厚,明於決斷。然性在財賄,販肆聚斂。上令王公已下,從者百馀人,皆令任負布絹,即以賜之,多者過二百匹,少者百馀。惟長樂公手持絹二十匹而出,亦不異眾,而當世稱其廉儉。尚書令任城王澄疾不起,賜絹百匹。崇與章武王融,以所負過多,顛仆於地,崇乃復(fù)腰,融至損腳。時人為之語曰:"陳留章武,傷腰折股,貪人敗類,穢我明主。"

        又曰:爾朱榮之奉莊帝,召百宮悉至河陰。素聞元順數(shù)諫諍,惜其諒直,謂朱端曰:"可語元仆射,但在省不須來。"順不達其旨,聞害衣冠,遂便出走馬,為鮮于康奴所害。家徒四壁,無物斂尸,令史王才達裂裳覆之。帝敕侍中元祉曰:"宗室喪亡非一,不可周贍。元仆射清苦之節(jié),死乃益彰,特贈絹百匹。"

        又曰:楊津除歧州刺史,巨細躬親,孜孜不倦。有武功人,賞絹三匹,去城十里,為賊所劫。時有使者馳驲而至,被劫人因以告之。使者到州,以狀白津,津乃下教云:"有人著某色衣,乘某色馬,在城東十里被殺,不知姓名。若有家人,可速收視。"有一老母,行哭而出,云是已子。於是遣騎追收,并絹具獲。自是闔境畏服。

        又曰:楊津為華州刺史。先是,受調(diào)絹度尺特長,在事因緣,共相進退,百姓苦之。津乃令依公尺,其輸物尤好者,賜以杯酒而出;其所輸少劣者,為受之,但無酒,以示其恥。於是競相勸勵,官調(diào)更勝。

        又曰:趙柔。有人遺柔鏵數(shù)百枚者,柔與子善明鬻之市。有人從柔買,索絹二十匹。有商人知其賤,與柔三十匹。善明欲取之,柔曰:"與人交易,一言便定,豈可以利動心?"遂與之??N紳之流,聞而敬服。

        又曰:陸?zhàn)橄嘀荽淌?,發(fā)奸擿伏,事無不驗。百姓以為神明,無敢劫盜者。在州七年,家至貧約。征為散騎常侍,百姓乞留馥,千馀人獻文,不許,謂群臣曰:"馥之著政,雖古人何以加之!"賜絹五百匹。

        又曰:李元忠去任,歸李魚川。孝莊時,盜賊蜂起。清河有五百人西戍戎還,經(jīng)南趙郡,以路梗共投元忠,奉絹千馀匹。元忠惟受一匹,殺五牛以食之。遣奴為導(dǎo),曰:"若逢賊,但道李元忠。"遣如言,賊皆舍避。

        又曰:韓麒麟為齊州刺史,立性恭慎,恒置律令於坐傍。臨終之日,惟有俸絹數(shù)十匹,清貧如是。

        又曰:陽平王子衍轉(zhuǎn)徐州刺史,至州病重。帝敕徐成伯乘傳療疾,差。成伯還,帝曰:"卿定名醫(yī),賚絹三千匹。"成伯辭,請受一千。帝曰:"《詩》云:人之云亡,邦國殄瘁。以是而言,豈惟三千匹乎?"

        又曰:辛穆再轉(zhuǎn)汝陽太守,遇水澇人饑,上表請輕租賦,帝從之。遂敕汝陽一郡,聽以小絹為調(diào)。

        又曰:高允卒,詔給絹一千匹、布二千匹、綿五百斤、錦五十匹、雜彩百匹、谷千斛,以助喪用也。

        又曰:王靈,字羅漢,為南兗州刺史。取官絹,因染,遂有割易。御史糾劾,會赦免。

        又曰:宋鴻貴為定州北平府參軍,送戍兵於荊,坐取兵絹四百匹。兵欲告之,乃斬兵十人。

        又曰:公孫軌為武牢鎮(zhèn)將。初,太武將北征,發(fā)驢以運糧,使軌部調(diào)雍州。軌令驢主皆加絹一匹,乃與受之。百姓語曰:"驢無強弱,負絹自壯。"眾共嗤之。

        《北齊書》曰:崔暹遷尚書左仆射儀同三司,時調(diào)絹以七尺為丈,暹言之,乃依舊焉。

        又曰:孝昭帝賜百官射,王晞中的,當?shù)媒?。為不書箭,有司不與。晞陶陶然,曰:"我今可謂武有馀,文不足矣!"

        《隋書》曰:厙狄士文嘗入朝,遇上置酒高會,賜公卿入左藏任取多少。人皆極重,士文獨口銜絹一匹,兩手各持一匹。上問其故,士文曰:"臣口手俱滿,馀無所須。"上異之,別加賞物,勞而遣之。

        《唐書》曰:侍御史馬周上疏云:"往者貞觀之初,一匹絹才得一斗米,而天下怗然。百姓知陛下甚憂憐之,故人人自安,曾無怨讟。自五六年來,頻歲豐稔,一匹絹得粟十馀石,而百姓皆以為陛下不憂憐之,咸有怨言。又今所營為樂,頗多不急之務(wù)故也。"

        又曰:太宗初即位,風聞諸曹案典受賂,乃遣左右,試以財物遺之。有司聞令史受饋絹一匹,上將殺之,裴矩進諫曰:"此人受賂,誠合重誅;但陛下以物試人,則行極法,所謂固入其罪,恐非導(dǎo)德齊禮之義。"上善之。

        又曰:高宗朝,詔:"自今已后,天下嫁女受財,三品已上之家,不得過絹三百匹,四品不過二百匹,六品、七品不得過百匹,皆充所嫁女之資裝等用。其夫家不得受陪門之財。"

        又曰:文宗大和六年,賜故衛(wèi)國公李靖五代孫、前鳳翔司錄參軍晨芳絹二百匹、衣笏一副,并還先奏高祖太宗書詔及官告衣物等。

        《后唐史》曰:賜宰相李愚絹百匹、錢百緡、鋪陳物一十三件。時愚病,上令中使宣問。愚所居寢室,蕭然四壁,臥弊氈而已。中使具言其事,上曰:"嘻!宰相月俸錢幾何,而委頓如此?"故有是賜。

        《四王起事》曰:張方移惠帝於長安,兵人入殿取物,持調(diào)御絹二尺幅。自魏、晉之積,將百馀萬匹,三日取之,尚不缺角。

        《四王起事》曰:惠帝於鄴,與成都王還洛陽,出城倉卒,上下無持資食之調(diào)。道中有驅(qū)羊二百馀口者,便勒將至洛,得以為糧。至洛,盧志啟以右藏絹倍還羊主。

        《搜神記》曰:永嘉中,有天竺胡人能取絹,與人各執(zhí)一頭,剪斷之,已而取兩段合持之則復(fù)還,連綿可練,無異故體也。

        又曰:吳先主病,遣人於門觀不祥。巫啟見一鬼著絹巾,似是大臣將相。其夜,先主夢見魯肅來入,衣巾如之。

        《述異記》曰:清河崔基寓居青州。朱氏女姿容絕倫,崔頃懷招攬,約女為妾。后三更中,忽聞扣門外。崔披衣出迎,女雨淚嗚咽,云:"適得暴疾喪亡,忻愛永奪。"悲不自勝。女於懷中抽兩匹絹與崔,曰:"近自織此絹,欲為君作裈衫,未得裁縫,今以贈離。"崔以錦八尺答之,女取錦曰:"從此絕矣。"言畢,豁然而滅。至旦,告其家,女父曰:"女昨夜忽心痛,夜亡。"崔曰:"君家絹帛,無零失耶?"答云:"此女舊織馀兩匹絹,在箱中。女亡之始,婦出絹,欲裁為送終衣,轉(zhuǎn)眄失之。"崔因此具說事狀。

        《先賢行狀》曰:范郃,字孝悌。少時會省外家,逢掠者驅(qū)其牛取衣物去。郃還車,知賊不得席后三匹絹,乃追呼令取之。賊知長者,悉還所取而辭謝焉。

        《三輔決錄》曰:平陵士孫奮貲至一億七十萬,富聞京師。而性儉吝,以子瑞辟梁冀掾,奮送絹五匹,食以乾魚。

        《鄴中記》云:石虎以辰日臘,子日祀祖,於殿庭立五仙人,高數(shù)丈,五彩幢蓋。大會群臣於太武殿上,使各三探,乃有得絹百匹者,有得數(shù)十匹者,有得一二匹者?;⑤m大笑以為樂。

        孔舒元《在窮記》曰:太安二年六月,賊遂來入門。時家見有絹布三千馀匹及衣被器物,皆令婢使輦出著庭中,恣其所取。

        《魏武帝令》曰:今清時,但當盡忠於國,效力王事。雖私結(jié)好於他人,用千匹絹、萬石谷,猶無所益。

        又曰:東曹掾田疇言:"前以無功,橫被封賞之賜,以實自歸,教從所執(zhí)。昨到下車,見絹三千匹、谷五千斛,驚愕怪懼,未敢自寧。乞還藏府,以為軍儲。"

        《世語》曰:王經(jīng),字彥律。初為江夏太守,大將軍曹爽附絹二十匹,令交市於吳。經(jīng)不發(fā)書,棄官歸。母問歸狀,經(jīng)以實對。母以經(jīng)典兵馬而擅去,對送吏杖經(jīng)五十。爽聞,不復(fù)罪經(jīng)。

        《世說》曰:范宣年八歲,后園挑菜,誤傷指,大啼。人問:"痛耶?"答曰:"非為痛也,但身體發(fā)膚,不敢毀傷,是以啼耳。"宣潔行廉約,韓豫章遺絹百匹,終不肯受,后韓與范同車,就車裂二丈。韓云:"寧可使婦無裈也?"范笑而受之。

        《孝子傳》曰:董永父終,貧不遂葬,以身質(zhì)錢一萬。既葬就役,逢一女子,求與永為妻,云能織絹。永詣主人,主人令織,一旬三百匹。債足,女辭去,曰:"我天之織女也,帝見君孝,使我共償耳。"因遂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