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采來遺逸
《史記》曰:高祖入咸陽,蕭何先收秦圖書。
劉歆《七略》曰:武帝廣開獻(xiàn)書之路,百年之間,書積如丘山。故外有太史、博士之藏,內(nèi)則延閣、廣內(nèi)、秘室之府。
《物理論》曰:魯恭王壞孔子舊宅,得《周書》,闕無《冬官》,漢武購千金而莫有得者,遂以《考工記》備其數(shù)。
《漢書》曰:孝帝河平三年,遣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于天下。
《東觀漢記》曰:杜林於河西得漆書古文《尚書》經(jīng)一卷,每遭困厄,握抱此經(jīng)。
《后魏書》曰:高謐字安平,典秘閣。謐以墳典殘缺,奏廣訪郡邑,大加繕寫。由是圖籍莫不審正。
又曰:李暠署劉昞為儒林祭酒從事中郎。暠好尚文籍典史,穿落者親自補(bǔ)治。昞時侍側(cè),前代暠,暠:"躬自補(bǔ)者,欲人重此曲籍。"
《隋書》曰:劉炫除殿內(nèi)將軍,時牛弘奏請購求天下遺逸之書。炫遂偽造書百卷,題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錄上送官,取賞而去。后有人訟之,經(jīng)赦免死。
《北史》曰:隋裴矩伐陳之役,領(lǐng)元帥記室,既破丹陽,晉王廣令矩與高颎收陳圖籍。
又曰:隋牛弘上表請開獻(xiàn)書之路,曰:"昔周德既衰,舊經(jīng)紊棄??鬃右源笫ブ?,開素王之業(yè),憲章祖述,制《禮》刊《詩》,正五始而條《春秋》,闡《十翼》而弘《易》道;及秦皇馭宇,吞滅諸侯,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此則書之一厄也。漢興,建藏書之策,置校書之官,至孝成之代,遣謁者陳農(nóng)求遺書于天下,詔劉向父子讎校篇籍,漢之典文於斯為盛;及王莽之末,并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光武嗣興,尤重經(jīng)誥,未及下車,先求文雅;至肅宗親臨講肆,和帝數(shù)幸書林,其蘭臺、石室、鴻都、東觀,秘牒填委,更倍於前;及孝獻(xiàn)移都,吏人擾亂,圖書縑帛,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屬西京大亂,一時燔蕩,此則書之三厄也。魏文代漢,更集經(jīng)典,秘書郎鄭默刪定舊文,時之論者,美其朱紫有別;晉氏承之,文籍尤廣,晉秘書監(jiān)荀勖定魏內(nèi)經(jīng),更著《新簿》;屬劉、石憑陵,從而失墜,此則書之四厄也。永嘉之后,寇竊競興,其建國立家,雖傳名號,憲章禮樂,寂滅無聞;劉裕平姚泓,收其圖籍,五經(jīng)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軸青紙,文字古拙,并歸江左,宋秘書丞王儉,依劉氏《七略》撰為《七志》,梁人阮孝緒亦為《七錄》,總其書數(shù)三萬馀卷;及侯景渡江,壞破梁室,秘省經(jīng)籍,雖從兵火,其文德殿內(nèi)書及公私典籍重本七萬馀卷,悉送荊州;及周師入郢,繹悉焚之於外城,所收十才一二,此則書之五厄也。后魏爰自幽方,遷宅伊、洛,日不暇給,經(jīng)籍闕如;周氏創(chuàng)基關(guān)右,戎軍未息,保定之始,書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萬卷;高氏據(jù)有山東,初亦采訪,驗其本目,殘闕猶多;及東夏初平,獲其經(jīng)史,四部重雜,三萬馀卷,所益舊書,五千而已。今御書單本一萬五千馀卷,部帙之間,仍有殘缺,比梁之舊目止有其半。至於陰陽河洛之篇,醫(yī)方圖譜之說,彌復(fù)為少。臣以經(jīng)書,自仲尼迄今,數(shù)遭五厄,興集之期,屬膺圣代。今秘籍見書,亦足披覽,但一時載籍,須令大備,不可王府所無,私家乃有。若猥發(fā)明詔,兼開購賞,則異典必致,觀閣斯積。"上納之。於是下詔,獻(xiàn)書一卷賞縑一匹。一二年間,篇籍稍備,乃總加編次,召天下工書之士,京兆韋霈、南陽杜頵等,于秘書內(nèi)補(bǔ)續(xù)殘缺,為正副二本,藏於宮中。其馀以實秘書內(nèi)外之閣,凡二萬馀卷。煬帝即位,秘閣之書分為三品,於東都觀文殿東西廂屋以貯之:東屋藏甲乙,西屋藏丙丁。
《后唐史》曰:都官郎中庾傳美充三川搜訪圖籍使。傳美言偽蜀王衍之書,舊僚家在成都,便於歸計,且言成都具有本朝實錄。及傳美使回,所得才九朝而已,其馀殘缺雜書,蓋不足記。
○借書
《西京雜記》曰:匡衡勤學(xué),邑人大姓又不識字,家富多書,乃與客作,不求其價。主人怪而問之,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主感嘆,給以書,后成大儒。
《后漢書》曰:王充師事扶風(fēng)班彪,好博覽而不守章句。家貧無書,常游洛陽市肆,閱賣書,一見輒能憶誦,遂博通眾流百家之言。
《蜀志》曰:李權(quán)從秦宓借《戰(zhàn)國策》,宓曰:"成湯大圣,睹野漁而有獵逐之失;定公賢者,受女樂而棄朝事。道家法曰:不見所欲,使心不亂,是故君子先以懿文德也。"
《博物志》曰:蔡邕有書萬卷,漢末年,載數(shù)車與王粲。亡后,相國掾魏諷謀反,粲子預(yù)焉,既被誅,邕所與粲書,悉入粲族子業(yè)。
王隱《晉書》曰:齊王攸好學(xué)不倦,借人書皆治護(hù),時以還之。
又曰:皇甫謐表從武帝借書,上送一車與之。謐羸病,手不釋卷,歷觀古今,無不皆綜。
《先賢傳》曰:延篤從唐溪李度受《左氏》,欲寫傳本,無紙,乃借本誦。及篤辭歸,李度曰:"卿欲寫本,何故辭歸?"答曰:"已誦之矣。"
《齊·張率傳》曰:時陸少玄家有父澄書萬馀卷,率與少玄善,遂通書籍,盡讀其書。
《陳書》曰:孔奐字休文,山陰人。好學(xué),經(jīng)史百家莫不通涉。沛國劉顯,時稱"學(xué)府",每共奐討論,深相嘆,乃執(zhí)奐手曰:"昔伯喈墳素悉與仲宣,吾當(dāng)希彼蔡君,足下無愧王氏。"所保書籍,尋以相付。
《后魏書》曰:崔亮家貧,傭書自業(yè)。時隴西李沖當(dāng)朝任事,亮從兄光往依之,謂亮曰:"安能久事筆硯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饒書,因可得學(xué)。"亮曰:"弟妹饑寒,豈可獨(dú)飽?自可觀書於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后周書》曰:梁蔡文寶字敬仁。嘗以書干仆射徐勉,大為勉所賞異。乃令與其子游處,所有墳籍,盡以給之。遂博覽群書,學(xué)無不綜。
《北齊書》曰:劉晝少負(fù)笈從師,伏膺無倦,恨下里少墳籍,便杖策入都。知太府少卿宗正世良多書,乃造焉。世良納之。恣意披覽,晝夜不倦。
《隋書》曰:盧思道字子行。聰爽俊辯,就魏收借異書,數(shù)年之間,才學(xué)兼著。
《唐書》曰:裴行儉初以門蔭補(bǔ)弘文生,累年在館,惟閉戶讀書。館司將加薦舉,固辭。左仆射房玄齡問其故,對曰:"遭隋季離亂,私門書籍蕩盡,冀在館披閱有所成耳。"
又曰:中書令李敬玄,亳州譙人也。博覽群書,特善《三禮》。初,上在東宮,馬周啟薦之。召入崇賢館,兼預(yù)侍讀,仍借御書讀之。
又曰:陽城字元宗,北平人也。代為官族。家貧不能得書,乃求為集賢寫書吏,竊官書讀之,晝夜不出房。經(jīng)六年,乃無所不通。
○賜書
《后漢書·東平王蒼傳》曰:明帝賜蒼以秘書,列圖道術(shù)秘方。
又曰:王景,永平二年,議修汴渠,乃引見,問景以理水。景陳其利害,應(yīng)對敏捷,帝善之,乃賜景《山海經(jīng)》、《河渠書》、《禹貢圖》。
又曰:章帝賜黃香《淮南》、《孟子》各一本。
又曰:班彪字叔皮,幼與從兄嗣共游太學(xué)。家有賜書,內(nèi)足於財,好古之士,自遠(yuǎn)方來。
《齊春秋》曰:蕭晉字元卿,蘭陵人。家有賜書,志學(xué)不倦也。
《陳書》曰:江總字總持。幼篤學(xué),有詞采。家傳賜書數(shù)千卷,總尋讀,未嘗釋手也。
《唐書》曰:垂拱二年,新羅王金政明遣使請《禮記》《唐禮》一部并雜文章。令所司寫《吉兇要禮》,并於《文館詞林》采其詞涉規(guī)誡者,勒成五十卷,賜之。
又曰:開元十九年,命有司寫《毛詩》、《左傳》、《文選》各一部,以賜金城公主,從其請也。
○寫書
王子年《拾遺記》曰:張儀、蘇秦二人同志,遞剪發(fā)以相活,或傭力寫書。行遇圣人之文無題記,則以墨畫于掌內(nèi)及股里,夜還,更折竹寫之。
《抱樸子·自敘》曰:葛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生為二親所驕饒,累遭火,典籍蕩盡。伐薪賣之,給筆,夜以寫書。家貧乏紙,所寫皆反覆有字,人少能讀者。
桓譚《新論》曰:余同時佐郎官有梁子初、楊子林好學(xué),所寫萬卷,至于白首。嘗有所不曉百許,寄余,余觀其事皆略可見。
蕭子顯《齊書》曰:隱士沈驎士,遭火燒書數(shù)千卷。驎士年過八十,耳目猶聰明,乃手寫細(xì)書,復(fù)成書三二千卷,滿數(shù)十篋。
《后魏書》曰:穆子容少好學(xué),無所不覽,求天下書,逢即寫錄,所得萬馀卷。
《三國典略》曰:郎基字世業(yè),中山新市人,魯郡太守智之孫也。泛涉墳籍,清慎無所營求,嘗語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須作,況重於此乎?"惟頗令人寫書。樊子蓋曾遺之書,曰:"在官寫書,亦是風(fēng)流罪過。"基答曰:"觀過知仁,斯亦可矣。"
《梁書》曰:袁峻字孝高。早孤,篤志好學(xué),家貧無書,從假借,必皆抄寫,自課日五十紙,紙數(shù)不登則不止。
《后周書》曰:裴漢借人異書,必躬自錄本,至於疾疹彌年,亦未嘗釋卷。
○載書
《史記》曰: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去秦而歸,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
《續(xù)漢書》曰:李固為三公子,躬步,以驢負(fù)書從師。
《墨子》曰:墨子南使衛(wèi),載書甚多,強(qiáng)唐子見而怪之,對曰:"昔周公曰:朝讀書,夕見七十二士。相天下猶如此,吾安敢廢此也?"
《晉書》曰:張華無馀財,惟文史溢幾篋,徙居,載書三十車也。
○焚書
《史記》曰:秦始皇三十四年,令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燒之。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禁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耳。
《風(fēng)俗通》曰:董卓蕩覆王室,天子西移,所載書七十車,遇雨道難,分半投棄,即於處燒燔,麋為灰穢。
《淮南子》曰:王壽負(fù)書而行,見徐憑,曰:"事者,應(yīng)變而動;書者,言之所出。智不藉書。"王壽乃焚其書而舞也。
《三國典略》曰:初,侯景來,既送東宮,妓女尚有數(shù)百人。景乃分給軍士,夜于宮中置酒奏樂,忽聞火起,眾遂驚散,東宮圖籍?dāng)?shù)百廚焚之皆盡。初,太子夢作秦始皇者云:"此人復(fù)欲焚書。"既而見爇,夢則驗焉。
又曰:周師陷江陵,梁王知事不濟(jì),入東閣竹殿,命舍人高善寶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欲自投火,與之俱滅,宮人引衣,遂及火滅盡,并以寶劍斫柱令折,嘆曰:"文武之道,今夜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