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碑
《釋名》曰:碑,被也。此本葬時所設也,于是鹿盧以繩被其上,引以下棺,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后人因為焉,故建道陌之頭,名其文謂之碑也。
《文心雕龍》曰:碑者,裨也。上古帝皇,紀號、封禪,樹石裨岳,故曰碑也。周穆紀跡于弇山之石,亦古碑之意也。又宗廟有碑,樹之兩楹,事止麗壯,未勒勛績。而庸器漸闕,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廟徂墳,猶封墓也。自后漢已來,碑碣云起。才鋒所斷,莫高蔡邕。觀《楊賜之碑》,骨鯁訓典;陳、郭二文,詞無擇言;周、胡眾碑,莫不精允。其序事也該而要,其綴采已雅而澤;清辭轉而不窮,巧義出而卓立。察其為才,自然至矣??兹谒鶆?chuàng),有慕伯喈,張、陳兩文,辭洽之來,亦其亞也。及孫綽為文,志在於碑;溫、王、郗庾、詞多枝離;桓彝一篇,最為辯裁矣。此碑之致也。屬碑之體,資乎史才,其序則傳,其文則銘;標序盛德,必見清風之華;昭紀鴻懿,必見峻偉之烈。此碑之致也。夫碑實銘器,銘實碑文,因器立名,事光於誄。是以勒器贊勛者,入銘之域;樹碑述亡者,同誄之區(qū)焉。
《禮記·喪大記》曰:君葬用輴,四紼二碑,御柩用羽葆。大夫葬用輴,二紼二碑,御柩用茅。士喪用國車,二紼無碑。
又《祭義》曰:祭之日,尸牽牲,入廟門,麗于碑。(麗猶擊也。)
《東觀漢記》曰:竇章女,順帝初入掖庭為貴人,早卒。帝追思之,詔史官樹碑頌德,帝自為之辭。
范曄《后漢書》曰:郭林宗卒,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蔡邕為其文。既而謂盧植曰:"吾為碑多矣,皆有慚德,惟郭有道,無愧色耳。"
又《蔡邕傳》曰:邕以經籍去圣已久,文字多謬,俗儒穿鑿,疑誤后學,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飏等,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邕乃自書冊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於是后儒晚學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馀兩,填塞街陌。
《魏志》曰:王粲與人共行,讀道邊碑。人問曰:"卿能闇誦乎?"曰:"能。"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文。
又曰:鄧艾字士載。年十二,隨母至潁川,讀陳寔碑文,"言為世范,行為士則",艾遂更名范,字士則。后宗族有與同者,故改焉。
《晉書隱逸傳》曰:戴逵字安道,譙國人也。少博學,好談論,善屬文,能鼓琴,工書畫,其馀工藝靡不畢綜??偨菚r,以雞卵汁溲白瓦屑作鄭玄碑,又為文而自鐫之,詞麗器妙,時人莫不驚嘆。
又曰:郭璞為庾冰筮曰:"墓碑生金。"庾氏大忌。后冰子為廣州刺史,碑生金,為桓溫所滅。
又曰:杜預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勛績,一沉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
又曰:孫綽少以文才垂稱,於時文士,綽為其冠。溫、王、郗、庾諸公之薨,必須綽為碑文,然后刊石焉。
又曰:扶風武王駿嘗都督雍梁,病薨,追贈大司馬,加侍中,假黃鉞。西土聞其薨也,泣者盈路,百姓為之樹碑,長老見碑,無不下拜。其遺愛如此。
又曰:唐彬為幽州,百姓追慕彬功德,生為立碑,作頌。彬初受學於東海閬德,門徒甚多,獨目彬有廊廟才。及彬官成,而德已卒,乃為之立碑。
王隱《晉書》曰:《石瑞記》曰:永嘉初,陳國項縣賈逵石碑中生金,人盜取,盡復生。此江東之瑞。
《齊書》曰:竟陵王薨,范云是故吏,上表請為立碑。文云:"人蓄油素,家懷鉛筆;瞻彼景山,徒然望慕。"(油素,絹也。筆所以理書也。)
《三國典略》曰:梁宗懔少聰敏,好讀書,語輒引古事,鄉(xiāng)里呼為小學士。梁主使制《龍川廟碑》,一夜便就,詰朝呈上,梁王美之。
又曰:陸云,吳郡吳人。曾制《太伯廟碑》。吳興太守張纘罷郡經途,讀其文,嘆美之,曰:"今之蔡伯喈也。"至都言於高祖,高祖召兼尚書議郎,頃之即真。
《后魏書》曰:衛(wèi)操,桓帝以為輔相,任以國事。劉、石之亂,勸桓帝匡助晉氏。東瀛公司馬騰聞而善之,表加右將軍,封定襄侯。桓帝崩后,操立碑於邗城南,以頌功德,云:"魏軒轅之苗裔,桓穆二帝馳名域外,九譯宗焉。有德無祿,大命不延,背棄華殿。云中名都,遠近齊軌,奔赴梓廬。"時晉光熙元年秋也?;逝d初,雍州別駕、雁門段榮,於大邗掘得此碑。
又曰:爾朱榮字天寶,美容貌,幼而明決,長好射獵。葛榮之叛也,榮列圍大獵,有雙兔超於馬前,榮乃彎弓而誓曰:"中之,則擒葛榮。"應弦而殪,三軍咸悅。破賊之后,即命立碑於其所,號曰《雙兔碑》。
《唐書》曰:賈敦實,宛朐人也。貞觀中,累除饒陽令。時制大功已下不得聯(lián)職,敦實兄敦頤復為瀛州刺史,甚有惠政,百姓共樹碑於大市通衢。及敦實去職,復刻石頌其政德,立於兄碑之側。故時人呼為"棠棣之碑"焉。
又曰:貞觀中,議封禪,又議立碑,曰:"勒石紀號,垂裕后昆;美盛德之形容,闡后王之休烈。其義遠矣。"
又曰:高宗御制慈恩寺碑文,及自書鐫刻既畢,戊申,上御安福門樓,觀僧玄奘等迎碑向寺。諸寺皆造幢蓋,飾以金寶,窮極瑰麗。太常及京城音樂,車數百輛,僧尼執(zhí)幡兩行導從。士女觀者,填噎街衢。自魏晉已來,崇事釋教,未有如此之盛者也。
又曰:《文苑傳》曰:李邕尤長碑頌,雖貶職在外,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多赍金帛往求其文。前后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巨萬。時議以為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如邕者。有文集七十卷,其《張干公行狀》、《洪州放生池碑》、《批韋巨源謚議》,文士推重之。后因恩思例,得贈秘書監(jiān)。
又曰:長平中,源寂使新羅國,見其國人傳寫諷念馮定所為《黑水碑》、《畫鶴記》。韋休符之使西蕃也,見其國人寫《定商山記》以代屏障,其文名馳於戎夷如此。
又曰:李華嘗為《魯山令元德季墓碑》,顏真卿書,李陽冰篆額。后人爭模寫之,號為"三絕碑"。
又曰:裴度平淮西,詔韓愈撰《平淮西碑》,其辭多敘裴度事。時先入蔡州擒吳元濟,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訴碑辭不實,詔令磨之。憲宗命翰林學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又曰:蕭俛在相位時,穆宗詔撰故成德軍節(jié)度使王士真神道碑,對曰:"臣器褊狹,比不能強。王承宗先朝阻命,事無可觀,如臣秉筆,不能溢美。又撰進之后,例行貺遺,臣若公然阻絕,則違陛下?lián)峒{之宜;僶俛受之,則非微臣平生之志。臣不愿為之秉筆。"帝嘉而從之。
又曰:李絳,憲宗時中官吐突承璀自藩邸承恩寵,既為神策軍護軍中尉,嘗欲於安國佛寺建立圣政碑,大興功作。絳即上言:"陛下布惟新之政,鏟積習之弊,四海延頸,日望德音。今忽立圣政碑以示天下以不廣。《易》稱:大人者,與天地合德,與日月合明。執(zhí)契垂拱,勵精求理,豈可以文字而盡圣德?又安可以碑表而贊皇猷?若可敘述,是有分限,乃反虧損盛德。豈謂敷揚至道哉?故自堯、舜、禹、湯、文、武,并無建碑之事。至秦始皇,荒逸之君,煩酷之政,然后有之罘、嶧山之碑,揚誅伐之功,紀巡幸之跡,適足為百王所笑,萬代所譏,至今稱為失道亡國之主。豈可擬議於此?陛下嗣高祖、太宗之業(yè),舉貞觀、開元之政,思理不遑食,從諫如順流,固可與堯、舜、禹、湯、文、武方駕而行,安得追秦皇暴虐不經之事而自損圣政?近者,閻巨源請立紀圣德碑,嚴勵請立紀圣功碑,陛下詳盡事宜,皆不允許。今忽令立此,與前事頗乖。況此碑在安國寺,不得不敘載游觀崇飾之事;述游觀且乖理要,敘崇飾又匪政經,固非哲王所宜行也。"上納之。
《后唐史》曰:魏帥楊師厚於黎陽山采巨石,將紀德政。制度甚大,以鐵為車,方任負載,驅牛數百,不由道路,所經之處,或壞人廬舍,或發(fā)人丘墓。百姓瞻望曰:"碑來。"碑石才至而卒,魏人以為應"碑來"之兆。
《禰衡別傳》曰:黃祖之子射作章陵太守,與衡有所之,見蔡伯喈所作石碑。正平一過視之,嘆之言好。后日各歸章陵,自恨不令吏寫之。正平曰:"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恐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所遺,惟兩字不著耳。章陵雖知其才明,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正平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正平所遺字也。於是章陵敬服。
《世說》曰: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修讀碑背上題云:"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魏武謂修曰:"卿解不?"答云:"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絕。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齏臼,受辛也,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魏武亦記之,與修同,乃嘆曰:"我才不如卿,乃覺三十里。"
王肅答詔問為瑞表曰:"太和六年,上將幸許昌,過繁昌,詔問受禪碑生黃金白玉應瑞不?肅奏以始改之元年,嘉瑞見乎,于踐祚之壇宜矣。"
《晉令》曰:諸葬者皆不得立祠堂、石碑、石表、石獸。
《語林》曰:孫興公作永嘉郡,郡人甚輕之。桓公后遣傳教令作《敬夫人碑》,郡人云:"故當有才,不爾,桓公那得令作碑?"於此重之。
《荊州圖記》曰:羊叔子與鄒潤甫嘗登峴山,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登此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念此使人悲傷。"潤甫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問令望,當與此山俱傳。若潤甫輩,乃當如公語耳。"后參佐為立碑,著故望處,百姓每行望碑,莫不悲感。杜預名為"墮淚碑"。
盛弘之《荊州記》曰:冠軍縣有張詹墓,七世孝廉,刻其碑背曰:"白楸之棺,易朽之衣,銅鐵不入,瓦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見傷。"及胡石之亂,舊墓莫不夷毀,而此墓儼然。至元嘉六年,民饑始發(fā)。說者云:"初開,金銀銅錫之器,朱裝雕刻之飾,爛然畢備。
《齊道記》曰:瑯琊城,始皇東游至此,立碑銘紀秦功德,云是李斯所刻。
《西征記》曰:國子堂前有列碑,南北行三十五枚??讨砝?,書《春秋經》、《尚書》二部,大篆、隸、科斗三種字,碑長八尺。今有十八枚存,馀皆崩。太學堂前石碑四十枚,亦表里隸書《尚書》、《周易》、《公羊傳》、《禮記》四部,本石塶相連,多崩敗。又太學贊碑一所,漢建武中立,時草創(chuàng)未備。永建六年,詔下三府繕治。有魏文《典論》立碑。今四存二敗。
《述征記》曰:下相城西北漢太尉陳球墓有三碑,近墓一碑記弟子盧植、鄭玄、管寧、華歆等六十人。(其一碑陳登碑文并蔡邕所作。)
酈善長《水經注》曰:昔大禹導河積石,疏決梁山,所謂龍門矣。孟津河口,廣十八步,巖際鐫跡,遺功尚存。岸上并有廟祠,祠前有石碑三所,碑字紊滅,不可識也。一碑是太和中立。
《述異記》曰:崆峒山中有堯碑、禹碣,皆籀文焉。(伏滔《述帝功德銘》曰:"堯碑禹碣,磨古不昧。")
虞喜《志林》曰:贛榆縣有始皇碑,潮水至,則加其上三丈,去則見三尺,行有十二字。
《異苑》曰:吳郡岑淵碑在江乘湖西太元村,人見龜從田中出,還其元處,萍藻猶著腹下。
《金樓子》曰:銘頌所稱,興公而已。夫披文相質,博約溫潤,吾聞斯語,未見其人。班固碩學,尚云贊頌相似;陸機鉤沉,猶稱碑賦如一。
《國朝傳記》曰:魏文貞之薨也,太宗自制其碑文并自書,后為人所間,詔令掊之。及征高麗不如意,深悔為是行,乃嘆曰:"若魏征在,不使我有此舉也。"既渡遼水,令馳驛祀以少牢,復立碑焉。
又曰:率更令歐陽詢行見古碑,索靖所書,駐馬觀之,良久而去。數百步復還,下馬佇立,疲則布毯坐觀,因宿其傍,三日而后去。
李綽《尚書故實》曰:東晉謝太傅墓碑樹貞石,初無文字,蓋重難制述之意。
《國史補》曰:韋貫之為尚書右丞,長安中爭為碑志,若市賈然。大官卒,其門如市,至有喧競構致,不由喪家。是時,裴均之子圖不朽于貫之,縑帛萬匹。貫之舉手曰:"寧餓不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