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伊人网中文字幕

<nav id="3u6n6"></nav><samp id="3u6n6"><tr id="3u6n6"><track id="3u6n6"></track></tr></samp>
    <legend id="3u6n6"><fieldset id="3u6n6"></fieldset></legend>

      
      

    1. 首頁 > 古籍 > 隋書詩人 > 志·卷七

      志·卷七

      魏征等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禮儀七

        高祖初即位,將改周制,乃下詔曰:“宣尼制法,云行夏之時,乘殷之輅。弈 葉共遵,理無可革。然三代所尚,眾論多端,或以為所建之時,或以為所感之瑞, 或當(dāng)其行色,因以從之。今雖夏數(shù)得天,歷代通用,漢尚于赤,魏尚于黃,驪馬玄 牲,已弗相踵,明不可改,建寅歲首,常服于黑。朕初受天命,赤雀來儀,兼姬周 已還,于茲六代,三正回復(fù),五德相生,總以言之,并宜火色。垂衣已降,損益可 知,尚色雖殊,常兼前代。其郊丘廟社,可依袞冕之儀,朝會衣裳,宜盡用赤。昔 丹烏木運,姬有大白之?dāng)?,黃星土德,曹乘黑首之馬,在祀與戎,其尚恆異。今之 戎服,皆可尚黃,在外常所著者,通用雜色。祭祀之服,須合禮經(jīng),宜集通儒,更 可詳議。”太子庶子、攝太常少卿裴政奏曰:“竊見后周制冕,加為十二,即與前 禮數(shù)乃不同,而色應(yīng)五行,又非典故。謹案三代之冠,其名各別。六等之冕,承用 區(qū)分,璪玉五采,隨班異飾,都無迎氣變色之文。唯《月令》者,起于秦代,乃有 青旂赤玉,白駱黑衣,與四時而色變,全不言于弁冕。五時冕色,《禮》既無文, 稽于正典,難以經(jīng)證。且后魏已來,制度咸闕。天興之歲,草創(chuàng)繕修,所造車服, 多參胡制。故魏收論之,稱為違古,是也。周氏因襲,將為故事,大象承統(tǒng),咸取 用之,輿輦衣冠,甚多迂怪。今皇隋革命,憲章前代,其魏、周輦輅不合制者,已 敕有司盡令除廢,然衣冠禮器,尚且兼行。乃有立夏袞衣,以赤為質(zhì),迎秋平冕, 用白成形,既越典章,須革其謬。謹案《續(xù)漢書·禮儀志》云‘立春之日,京都皆 著青衣’,秋夏悉如其色。逮于魏、晉,迎氣五郊,行禮之人,皆同此制。考尋故 事,唯幘從衣色。今請冠及冕,色并用玄,唯應(yīng)著幘者,任依漢、晉?!敝圃唬?“可。”

        于是定令,采用東齊之法。乘輿袞冕,垂白珠十有二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 黈纊充耳,玉笄。玄衣,纁裳。衣,山、龍華蟲、火、宗彝五章;裳,藻、粉米、 黼、黻四章。衣重宗彝,裳重黼黻,為十二等。衣褾、領(lǐng)織成升龍,白紗內(nèi)單,黼 領(lǐng),青褾、襈、裾。革帶,玉鉤灊,大帶,素帶硃里,紕其外,上以硃,下以綠。 “X隨裳色,龍、火、山三章。鹿盧玉具劍,火珠鏢首。白玉雙佩,玄組。雙大綬, 六采,玄黃赤白縹綠,純玄質(zhì),長二丈四尺,五百首,廣一尺;小雙綬,長二尺六 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三玉環(huán)。硃襪,赤舄,舄加金飾。祀圓丘、方澤、 感帝、明堂、五郊、雩、蠟、封禪、朝日、夕月、宗廟、社稷、籍田、廟遣上將、 征還飲至、元服、納后、正月受朝及臨軒拜王公,則服之。通天冠,加金博山,附 蟬,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幘,玉簪導(dǎo)。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nèi)單,皁領(lǐng)、褾、 襈、裾,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領(lǐng)。其革帶、劍、佩、綬、舄,與上同。若未 加元服,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dǎo),加寶飾。朔日受朝、元會及冬會、諸祭 還,則服之。武弁,金附蟬,平巾幘,余服具服。講武、出征、四時蒐狩、大射、 祃、類、宜社、賞祖、罰社、纂嚴,則服之。黑介幘,白紗單衣,烏皮履,拜陵則 服之。白紗帽,白練裙襦,烏皮履,視朝、聽訟及宴見賓客,皆服之。白帢,白紗 單衣,烏皮履,舉哀則服之。

        神璽,寶而不用。受命璽,封禪則用之?!盎实坌协t”,封命諸侯及三師、三 公則用之?!盎实壑t”,賜諸侯及三師、三公書則用之?!盎实坌怒t”,征諸夏 兵則用之。“天子行璽”,封命蕃國之君則用之。“天子之璽”,賜蕃國之君書則 用之。“天子信璽”,征蕃國兵則用之。常行詔敕,則用內(nèi)史門下印。

        皇帝臨臣之喪,三品已上,服錫衰;五等諸侯,緦衰;四品已下,疑衰。

        皇太子袞冕,垂白珠九旒,青纊充耳,犀笄。玄衣,纁裳。衣,山、龍、華蟲、 火、宗彝五章;裳,藻、粉米、黼、黻四章。織成為之。白紗內(nèi)單,黼領(lǐng),青褾、 襈、裾。革帶,金鉤灊,大帶,素帶不硃里,亦紕以硃綠。黻隨裳色,火、山二章。 玉具劍,火珠鏢首。瑜玉雙佩,硃組。雙,大綬,四采,赤白縹紺,純硃質(zhì),長一 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廣九寸;小雙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 二玉環(huán)。硃襪,赤舄,以金飾。侍從皇帝祭祀及謁廟、元服、納妃,則服之。

        遠游三梁冠,加金附蟬,九首,施珠翠,黑介幘,纓翠緌,犀簪導(dǎo)。絳紗袍, 白紗內(nèi)單,皁領(lǐng)、褾、襈、裾,白假帶,方心曲領(lǐng),絳紗蔽膝,襪,舄。其革帶、 劍、佩、綬與上同。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dǎo),加寶飾。謁廟、還宮、 元日朔日入朝、釋奠,則服之。

        遠游冠,公服,絳紗單衣,革帶,金鉤灊,假帶,方心。紛長六尺四寸,廣二 寸四分,色同其綬。金縷鞶囊,襪履。五日常朝,則服之。

        白帢,單衣,烏皮履,為宮臣舉哀,則服之。

        皇太子璽,宮內(nèi)大事用之。小事用左、右庶子印。

        皇太子臨吊三師、三少,則錫衰;宮臣四品已上,緦衰;五品已下,疑衰。

        袞冕,青珠九旒,以組為纓,色如其綬。自此已下,纓皆如之。服九章,同皇 太子。王、國公、開國公初受冊,執(zhí)贄,入朝,祭,親迎,則服之。三公助祭者亦 服之。

        冕,侯八旒,伯七旒。服七章。衣,華蟲、火、宗彝三章;裳,藻、粉、米、 黼黻四章。八旒者,重宗彝。侯、伯初受冊,執(zhí)贄,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毳冕,子六旒,男五旒。服五章。衣,宗彝、藻粉米三章,裳、黼、黻二章。 六旒者裳重黻子、男初受冊,執(zhí)贄,入朝,祭,親迎,則服之。

        衤黹冕,三品七旒,四品六旒,五品五旒。服三章。七旒者,衣粉米一章為三 重,裳黼、黻二章各二重。六旒者,減黼一重。五旒,又減黻一重。正三品已下, 從五品已上,助祭則服之。

        自王公已下服章,皆繡為之。祭服冕,皆簪導(dǎo)、青纊充耳。玄衣,纁裳,白紗 內(nèi)單,黼領(lǐng),衤黹冕已下,內(nèi)單青領(lǐng)。青褾、襈、裾。革帶,鉤灊,大帶,王、三 公及公、侯、伯、子、男,素帶,不硃里,皆紕其外,上以硃,下以綠。正三品已 下,從五品已上,素帶,紕其垂,外以玄,內(nèi)以黃。紐約皆用青組。硃“X凡“X 皆隨裳色,袞、、毳,火、山二章。衤黹,山一章。劍,佩,綬,襪,赤舄。

        爵弁,玄纓無旒,從九品已上,助祭,則服之。其制服簪導(dǎo),玄衣、薰裳無章, 白絹內(nèi)單,青領(lǐng)、褾、襈、裾,革帶,大帶,練帶紕其垂,內(nèi)外以緇。紐約用青組。 爵韠,襪,赤履。

        武弁,平巾幘,諸武職及侍臣通服之。侍臣加金珰附蟬,以貂為飾,侍左者左 珥,右者右珥。

        遠游三梁冠,黑介幘,諸王服之。

        進賢冠,黑介幘,文官服之。從三品已上三梁,從五品已上兩梁,流內(nèi)九品已 上一梁。

        法冠,一名獬豸冠,鐵為柱,其上施珠兩枚,為獬豸角形。法官服之。

        高山冠,謁者服之。

        卻非冠,門者及禁防伺非服之。

        黑介幘,平巾黑幘,應(yīng)服者,并上下通服之。庖人則綠幘。

        白帢,白紗單衣,烏皮履,上下通服之。

        委貌冠,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皆深衣,青領(lǐng),烏皮履。國子太學(xué)四門 生服之。

        朝服,亦名具服冠,幘簪導(dǎo),白筆,絳紗單衣,白紗內(nèi)單,皁領(lǐng)、袖,皁襈, 革帶,鉤灊,假帶,曲領(lǐng)方心,絳紗蔽膝,襈,舄,綬,劍,佩。從五品已上,陪 祭、朝饗、拜表,凡大事則服之。六品已下,從七品已上,去劍、佩、綬,余并同。

        自余公事,皆從公服。亦名從省服冠,幘,簪導(dǎo),絳紗單衣,革帶,鉤灊,假 帶,方心,襪,履,紛,鞶囊。從五品已上服之。

        絳褠衣公服,衣即單衣之不垂胡也。袖狹,形直如內(nèi)。余同從省。流外五 品已下、九品已上服之。

        綬,王,纁硃綬,四采,赤黃縹紺,純硃質(zhì),纁文織,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 首,廣九寸。公,玄硃綬,四采,玄赤縹紺,純硃質(zhì),玄文織,長一丈八尺,二百 四十首,廣九寸。侯、伯,青硃綬,四采,青赤白縹,純硃質(zhì),青文織,長一丈六 尺,百八十首,廣八寸。子、男,素硃綬,三采,青赤白,純硃質(zhì),白文織成,一 丈四尺,百四十首,廣七寸。正、從一品,綠綟綬,四采,綠紫黃赤,純綠質(zhì),長 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廣九寸。從三品已上,紫綬,三采,紫黃赤,純紫質(zhì),長 一丈六尺,百八十首,廣八寸。銀青光祿大夫,朝議大夫及正、從四品,青綬,三 采,青白紅,純青質(zhì),長一丈四尺,百四十首,廣七寸。正、從五品,墨綬,二采, 青紺,純紺質(zhì),長一丈二尺,百首,廣六寸。自王公已下,皆有小雙綬,長二尺六 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正、從一品,施二玉環(huán),已下不合。其有綬者則有紛, 皆長六尺四寸,廣二寸四分,各隨其綬色。

        鞶囊,二品已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及開國男銀縷,五品彩縷。官無綬者, 則不合劍佩。一品及五等諸侯,并佩山玄玉。五品已上,佩水蒼玉。

        年高致仕及以理去官,被召謁見,皆服前官從省服。州郡秀孝,試見之日,皆 假進賢一梁冠,絳公服。

        隱居道素之士,被召入謁見者,黑介幘,白單衣,革帶,烏皮履。

        左右衛(wèi)、左右武衛(wèi)、左右武候大將軍、領(lǐng)左右大將軍,并武弁,絳朝服,劍, 佩,綬。侍從則平巾幘,紫衫,大口袴褶,金玳瑁裝兩襠甲。唯左右武衛(wèi)大將軍執(zhí) 赤檉杖。左右衛(wèi)、左右武衛(wèi)、左右武候?qū)④?、領(lǐng)左右將軍、左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太子 左右衛(wèi)、左右宗衛(wèi)、左右內(nèi)等率、左右監(jiān)門郎將及諸副率,并武弁,絳朝服,劍, 佩,綬。侍從則平巾幘,紫衫,大口袴,金裝兩襠甲。唯左右武衛(wèi)將軍、太子左右 宗衛(wèi)率,執(zhí)白檀杖。

        直閣將軍、直寢、直齋、太子直閣,武弁,絳朝服,劍,佩,綬。侍從則平巾 幘,絳衫,大口袴褶,銀裝兩襠甲。

        皇后首飾,花十二樹?;侍渝?,王妃,三師、三公及公夫人,一品命 婦,并九樹。侯夫人,二品命婦,并八樹。伯夫人,三品命婦,并七樹。子夫人, 世婦及皇太子昭訓(xùn),四品已上官命婦,并六樹。男夫人,五品命婦,五樹。女御及 皇太子良娣,三樹。自皇后已下,小花并如大花之?dāng)?shù),并兩博鬢也。

        皇后袆衣,深青織成為之。為翚翟之形,素質(zhì),五色,十二等。青紗內(nèi)單,黼 領(lǐng),羅縠褾、襈,蔽膝,隨裳色,用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硃里,紕其外, 上以硃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以青衣,革帶,青襪、舄舄加金飾白玉佩,玄 組、綬。章采尺寸,與乘輿同。祭及朝會,凡大事則服之。

        鞠衣,黃羅為之。應(yīng)服者皆同其蔽膝、大帶及衣、革帶、舄,隨衣色。余與袆 衣同,唯無雉。親蠶則服之。應(yīng)服者皆以助祭

        青衣,青羅為之,制與鞠衣同。去花、大帶及佩綬。以禮見皇帝,則服之。

        硃衣,緋羅為之,制如青衣。宴見賓客則服之。

        皇太后服與皇后同。皇太后璽,不行用,若封令書,則用宮官之印。

        皇后璽,不行用,若封令書,則用內(nèi)侍之印。

        皇太子妃褕翟,青織成為之。為搖翟之形,青質(zhì),五色,九等。青紗內(nèi)單,黼 領(lǐng),羅縠褾、襈,蔽膝,隨衣色,以搖翟為章,三等。大帶,隨衣色,下硃里,紕 其外,上以硃錦,下以綠錦。紐約用青組。以青衣,革帶,青襪、舄,舄加金飾瑜 玉佩,純硃綬。章采尺寸,與皇太子同。助祭朝會,凡大事則服之。亦有鞠衣。

        皇太子妃璽,不行用,若封書,則用典內(nèi)之印。

        公主,王妃,三師、三公及公侯伯夫人,服褕翟。繡為之。公主,王妃,三師 三公及公夫人為九等,侯夫人八等,伯夫人七等。助祭朝會,凡大事則服之。亦有 鞠衣。

        子、男夫人,服闕翟。緋羅為之??坛嗫暈榈孕?,不繡,綴于服上。子夫人六 等,男夫人五等。助祭朝會,凡大事則服之。亦有鞠衣。

        諸王、公、侯、伯、子、男之母,與妃、夫人同。其郡縣君,各視其夫及子。 若郡縣君品高及無夫、子者,準(zhǔn)品。

        嬪及從三品已上官命婦,青服。制與褕翟同,青羅為之,唯無雉。助祭朝會, 凡大事則服之。亦有鞠衣。

        世婦及皇太子昭訓(xùn),從五品已上官命婦,服青服。助祭從蠶朝會,凡大事則服 之。

        女御及皇太子良媛,硃服。制與青服同,去佩綬。助祭從蠶朝會,凡大事則服 之。

        六尚,硃絲布公服。助祭從蠶朝會,凡大事則服之。

        六司、六典及皇太子三司、三典、三掌,青紗公服。助祭從蠶朝會,凡大事則 服之。

        佩綬,嬪同九卿,世婦及皇太子昭訓(xùn)同五品,公主、王妃同諸王,三師、三公、 五等國夫人及從五品已上官命婦,皆準(zhǔn)其夫。無夫者準(zhǔn)品。

        定令訖。

        高祖元正朝會,方御通天服,郊丘宗廟,盡用龍袞衣,大裘毳衤黹,皆未能備。 至平陳,得其器物,衣冠法服,始依禮具。然皆藏御府,弗服用焉。百官常服,同 于匹庶,皆著黃袍,出入殿省。高祖朝服亦如之,唯帶加十三環(huán),以為差異。蓋取 于便事。及大業(yè)元年,煬帝始詔吏部尚書牛弘、工部尚書宇文愷、兼內(nèi)史侍郎虞世 基、給事郎許善心、儀曹郎袁朗等,憲章古制,創(chuàng)造衣冠,自天子逮于胥皁,服章 皆有等差。若先所有者,則因循取用,弘等議定乘輿服,合八等焉。

        大裘冕之制,案《周禮》,大裘之冕,無旒?!度Y衣服圖》:“大裘而冕, 王祀昊天上帝及五帝之服?!敝燎?,除六冕,唯留玄冕。漢明帝永平中,方始創(chuàng)制。 董巴《志》云:“漢六冕同制皆闊七寸,長尺二寸,前圓后方?!庇谑撬煲来藶榇?裘冕制,青表,硃里,不施旒纊,不通于下。其大裘之服,案《周官》注“羔裘也”。 其制,準(zhǔn)《禮圖》,以羔正黑者為之,取同色繒以為領(lǐng)袖。其裳用纁,而無章飾, 絳襪,赤舄。祀圓丘、感帝、封禪、五郊、明堂、雩、蠟,皆服之。

        袞冕之制,案《禮·玉藻》“十有二旒”?!洞蟠鞫Y》云:“冕而加旒,以蔽 明也,琇纊塞耳,以蔽聰也。”又《禮含文嘉》:“前后邃延,不視邪也,加以黈 纊,不聽讒也?!比踔幔炔煌ㄖ?,故夫子云:“行夏之時,服周之冕?!苯?以采綖貫珠,為旒十二。邃延者,出冕前后而下垂之,旒齊于髆,纊齊于耳,組為 纓,玉笄導(dǎo)。其為服之制,案《釋名》云:“袞,卷也”,謂畫龍于上也。是時虞 世基奏曰:

        后周故事,升日月于旌旗,乃闕三辰,而章無十二。但有山、龍、華蟲作繪,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乃與三公不異。開皇中,就里欲生分別,故衣重宗 彝,裳重黼黻,合重二物,以就九章,為十二等。但每一物,上下重行。袞服用九, 服用七,今重此三物,乃非典故。且周氏執(zhí)謙,不敢負于日月,所以綴此三象, 唯施太常,天王袞衣,章乃從九。但天子譬日,德在照臨,辰為帝位,月主正后, 負此三物,合德齊明,自古有之,理應(yīng)無惑。周執(zhí)謙道,殊未可依,重用宗彝,又 乖法服。今準(zhǔn)《尚書》:“予欲觀古人之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會,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具依此,于左右髆上為日月各一,當(dāng)后領(lǐng)下 而為星辰,又山、龍九物,各重行十二。又近代故實,依《尚書大傳》:“山龍純 青,華蟲純黃,作會;宗彝純黑,藻純白,火純赤?!币源讼嚅g,而為五采。鄭玄 議已自非之,云:“五采相錯,非一色也?!苯癫⒂每棾捎诶C,五色錯文。準(zhǔn)孔安 國,衣質(zhì)以玄,加山、龍、華蟲、火、宗彝等,并織成為五物,裳質(zhì)以纁,加藻、 粉米、黼、黻之四。衣裳通數(shù),此為九章,兼上三辰,而備十二也。衣褾、領(lǐng)上各 帖升龍,漢、晉以來,率皆如此。既是先王法服,不可乘于夏制,征而用之,理將 為允。

        墨敕曰:“可。”承以單衣。又案董巴《輿服志》宗廟冕服云:“絳領(lǐng)、袖為 內(nèi)單衣?!庇帧盾嚪s記》曰:“天子釋奠、郊祭而單衣,以絳緣?!苯裼冒准啚?內(nèi)單,黼領(lǐng),絳褾,青裾及襈。革帶,玉鉤灊,大帶硃里,紕其外。紐約用組,上 加硃“X。又案《說文》:“韠,“X也。所以蔽前。”《禮記》曰:“有虞氏 “X,夏后氏山,殷火,周龍章?!编嵭唬骸懊嶂埃匾玻词甲髦?,以尊祭服。 禹、湯至周,增以文飾。”《禮記》曰:“君硃韠?!编嵲唬骸绊{象裳色。”今依 《白武通注》,以蔽裳前,上闊一尺,象天數(shù)也;下闊二尺,象地數(shù)也;長三尺, 象三才也;加龍章山火,以備三代之法也。于是制袞冕之服,玄衣,纁裳,合九章 為十二等。白紗內(nèi)單,黼領(lǐng),青褾、襈。革帶,玉鉤灊,大帶,“X,鹿盧玉具劍, 火珠鏢首,白玉雙佩,玄組,大、小綬。硃襪,赤舄,舄飾以金。宗廟、社稷、籍 田、方澤、朝日、夕月、遣將授律、征還飲至、加元服、納后、正冬受朝、臨軒拜 爵,皆服之。

        通天冠之制,案董巴《志》:“冠高九寸,形正豎,頂少邪卻,后乃直下為鐵 卷梁,前有高山?!惫省抖Y圖》或謂之高山冠也。《晉起居注》,成帝咸和五年, 制詔殿內(nèi)曰:“平天、通天冠,并不能佳,可更修理之?!彪m在《禮》無文,故知 天子所冠,其來久矣。又徐氏《輿服注》曰:“通天冠,高九寸,黑介幘,金博山?!?徐爰亦曰:“博山附蟬,謂之金顏?!苯裰埔来耍煌ㄓ谙?,獨天子元會臨軒服之。 其服絳紗袍,深衣制,白紗內(nèi)單,皁領(lǐng)、褾、裾、襈,絳紗蔽膝,白假帶,方心曲 領(lǐng)。其劍、佩、綬、舄、革帶,皆與上同。元冬饗會、諸祭還,則服之。四時視朔, 則內(nèi)單、領(lǐng)、襈,各隨其方色。唯秋方色白,以綠代之。

        遠游冠之制,案《漢雜事》曰:“太子諸王服之。”故《淮南子》曰:“楚莊 王冠通梁,組纓。”注云:“通梁,遠游也。”晉令:“皇太子諸王,給遠游冠。” 徐氏《雜注》曰:“天子雜服,遠游五梁。太子諸王三梁。”董巴《志》曰:“制 如通天,有展筒,橫之幘上?!苯裰埔来?,天子加金博山,九首,施珠翠,黑介幘, 金緣,以承之。翠緌纓,犀簪導(dǎo)。太子親王加金附蟬,宗室王去附蟬,并不通于庶 姓。其乘輿遠游冠服,白紗單衣,承以裙襦,烏皮履。拜山陵則服之。

        武弁之制,案徐爰《宋志》,謂籠冠是也。《禮圖》曰:“武士服之?!倍?《輿服志》云:“諸常侍、內(nèi)常侍,加黃金附蟬、毦尾,謂之惠文冠?!苯裰疲?子金博山,三公已上玉冠枝,四品已上金枝。侍臣加附蟬,毦豐貂,文官七品已上 毦白筆,八品已下及武官,皆不毦筆。其乘輿武弁之服,衣、裳、綬如通天之服。 講武、出征、四時蒐狩、大射、祃、類、宜社、賞祖、罰社、纂嚴,皆服之。

        弁之制,案《五經(jīng)通義》“高五寸,前后玉飾?!薄对姟吩疲骸碍g弁如星?!?董巴曰:“以鹿皮為之?!薄渡袝櫭罚骸八娜唆脎停瑘?zhí)戈?!惫手蕴熳又劣?執(zhí)戈,通貴賤矣。《魏臺訪議》曰:“天子以五采玉珠十二飾之?!苯駞?zhǔn)此,通 用烏漆紗而為之。天子十二琪,皇太子及一品九琪,二品八琪,三品七琪,四品六 琪,五品五琪,六品已下無琪。唯文官服之,不通武職。案《禮圖》,有結(jié)纓而無 笄導(dǎo)。少府少監(jiān)何稠,請施象牙簪導(dǎo)。詔許之。弁加簪導(dǎo),自茲始也。乘輿鹿皮弁 服,緋大襦,白羅裙,金烏皮履,革帶,小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 間施三玉環(huán),白玉佩一雙。視朝聽訟則服之。凡弁服,自天子已下,內(nèi)外九品已上, 弁皆以烏為質(zhì),并衣袴褶。五品已上以紫,六品已下以絳。宿衛(wèi)及在仗內(nèi),加兩襠, 螣蛇絳褠衣,連裳。典謁贊引,流外冗吏,通服之,以縵。后制鹿皮弁,以賜近臣。

        帽,古野人之服也。董巴云:“上古穴居野處,衣毛帽皮?!币源硕裕皇?衣冠明矣。案宋、齊之間,天子宴私,著白高帽,士庶以烏,其制不定?;蛴芯砗桑?或有下裙,或有紗高屋,或有烏紗長耳。后周之時,咸著突騎帽,如今胡帽,垂裙 覆帶,蓋索發(fā)之遺象也。又文帝項有瘤疾,不欲人見,每常著焉。相魏之時,著而 謁帝,故后周一代,將為雅服,小朝公宴,咸許戴之。開皇初,高祖常著烏紗帽, 自朝貴已下,至于冗吏,通著入朝。今復(fù)制白紗高屋帽,其服,練裙襦,烏皮履。 宴接賓客則服之。

        白帢,案《傅子》:“魏太祖以天下兇荒,資財乏匱,擬古皮弁,裁縑帛以為 之?!鄙w自魏始也。《梁令》,天子為朝臣等舉哀則服之。今亦準(zhǔn)此。其服,白紗 單衣,承以裙襦,烏皮履。舉哀臨喪則服之。

        幘,案董巴云:“起于秦人,施于武將,初為絳袙,以表貴賤焉。至漢孝文時, 乃加以高顏?!毙⒃垲~有壯發(fā),不欲人見,乃始進幘。又董偃召見,綠幘傅韝。 《東觀記》云:“詔賜段颎赤幘大冠一具?!惫手陨弦严?,至于皁隸,及將帥等, 皆通服之。今天子畋獵御戎,文官出游田里,武官自一品已下,至于九品,并流外 吏色,皆同烏。廚人以綠,卒及馭人以赤,舉輦?cè)艘渣S。駕五輅人,逐其車色。承 遠游、進賢者,施以掌導(dǎo),謂之介幘。承武弁者,施以笄導(dǎo),謂之平巾。其乘輿黑 介幘之服,紫羅褶,南布袴,玉梁帶,紫絲鞋,長靿靴。畋獵豫游則服之。

        皇太子服六等,袞冕九旒,硃組纓,青纊珫耳,犀簪導(dǎo)。紺衣,纁裳,去日月 星辰為九章。白紗內(nèi)單,黼黻領(lǐng),青褾、襈、裾。革帶,金鉤灊,大帶,“X二章, 玉具劍。侍從祭祀,及謁廟、加元服、納妃,則服之。據(jù)晉咸寧四年故事,衣色用 玄,改用紺。舊章用織成,降以繡。玉具劍,故事以火珠鏢首,改以白珠。開皇中, 皇太子冕同天子,貫白珠。及仁壽元年,煬帝為太子,以白珠太逼,表請從青珠。 于是太子袞冕與三公王等,皆青珠九旒。旒短不及髆,降天子二寸。

        遠游冠,金附蟬,加寶飾珠翠,九首,珠纓翠緌,犀簪導(dǎo)。絳紗袍,白紗內(nèi)單, 皁領(lǐng)、褾、襈、裾。白假帶,方心曲領(lǐng),絳紗蔽膝。襪,舄,革帶,劍,佩,綬同 袞冕。未冠則雙童髻,空頂黑介幘,雙玉導(dǎo),加寶飾珠翠,二首。謁廟還,元日、 朔旦入朝,釋奠,則服之。始后周采用《周禮》,皇太子朝駕,皆袞冕九章服。開 皇初,自非助祭,皆冠遠游冠。至此,牛弘奏云:“皇太子冬正大朝,請服袞冕?!?帝問給事郎許善心曰:“太子朝謁,著遠游冠,有何典故?”對曰:“晉令皇太子 給五時朝服、遠游冠。至宋泰始六年,更議儀注,儀曹郎丘仲起議:‘案《周禮》, 公自袞冕已下,至卿大夫之玄冕,皆其朝聘之服也。伏尋古之公侯,尚得服袞,以 入朝見,況皇太子儲副之尊,謂宜式遵盛典,服袞朝賀?!孀筘╆懗巫h:‘服冕 以朝,實著經(jīng)典,自秦除六冕之制,后漢始備古章。魏、晉以來,非祀宗廟,不欲 令臣下服于袞冕,位為公者,必加侍官,故太子入朝,因亦不著。但承天作副,禮 絕群后,宜遵前王之令典,革近代之陋制,皇太子朝,請服冕。’自宋以下,始定 此儀。至梁簡文之為太子,嫌于上逼,還冠遠游,下及于陳,皆依此法。后周之時, 亦言服袞入朝。至于開皇,復(fù)遵魏、晉故事。臣謂袞冕之服,章玉雖差,一日而觀, 頗欲相類。臣子之道,義無上逼。故晉武帝太始三年,詔太宰安平王孚著侍內(nèi)之服, 四年,又賜趙、燕、樂安王等散騎常侍之服。自斯以后,臺鼎貴臣,并加貂珰武弁, 故皇太子遂著遠游,謙不逼尊,于理為允。”帝曰:“善?!本褂瞄_皇舊式。

        遠游三梁冠,從省服,絳紗單衣,革帶,金鉤灊,假帶,方心,佩一只,紛長 六尺四寸,闊二寸四分,色同于綬。金縷鞶囊,白襪,烏皮履,金飾。五日常朝則 服之。

        鹿皮弁,九琪,服絳羅襦,白羅裙,革帶,履,襪,佩,紛,如從省服。在宮 聽政則服之。平巾,黑幘,玉冠枝,金花飾,犀簪導(dǎo),紫羅褶,南布袴,玉梁帶, 長靿靴。侍從田狩則服之。

        白帢,素單衣,烏皮履。為宮臣舉哀吊喪則服之。

        諸王三公已下,為服之制,袞冕九章服。三公攝祭及諸王初受冊、執(zhí)贄、入朝、 助祭、親迎,則服之。綬各依其色。

        冕,案《禮圖》:“王祭先公及卿之服。”天子九旒,用玉二百一十六。侯 伯服以助祭,七旒,用玉八十。新制依此。服七章。三品及公侯助祭則服之。

        毳冕,案《禮圖》:“王祀四望山川之服?!碧熳悠哽迹糜癜倭?。子男 服以助祭,五旒,用玉五十。新制依此。服五章。四品及伯助祭則服之。

        衤黹冕,案《禮圖》:“王者祭社稷五祀之服?!碧熳游屐?,用玉百二十。孤 卿服以助祭,四旒,用玉三十二。新制依此。服三章。五品及子男助祭則服之。

        玄冕,案《禮圖》:“王祭群小祀及視朝服?!碧熳铀撵迹糜袢?。諸侯 服以祭其宗廟,三旒,用玉十八。新制依此。服三章。通給庶姓。一品已下,五品 已上,自制于家,祭其私廟。三品省衣粉米,加三重;裳黼黻,加二重。四品減黼 一重,五品減黻一重。禮自玄冕以上,加旒一等,天子祭祀,節(jié)級服之。

        開皇以來,天子唯用袞冕,自之下,不施于尊,具依前式。而六等之冕,皆 有黈纊,黃綿為之,其大如橘。自皇太子以下,三犀導(dǎo),青纓爵弁。案董巴《志》: “同于爵形,一名冕,有收持笄,所謂夏收、殷冔者也?!膘籼斓?、五郊、明堂, 《云翹》舞人服之。《禮》云:“硃干玉戚,冕而舞《大夏》。”此之謂也?!抖Y 圖》云:“士助君祭服之,色如爵頭,無旒有纊?!毙轮埔来恕=菫轸?dǎo),衣青, 裳縓,并縵,無章。六品已下,皆通服之。

        遠游冠服,王所服也。衣裳內(nèi)單。如皇太子,佩山玄玉,金章龜鈕。宋孝建故 事亦謂之璽,今文曰印。又并歸于官府,身不自佩,例以銅易之。大綬四采,小綬 同色,施二玉環(huán),玉具劍,烏皮舄,舄加金飾。唯帝子宗室封國王者服之。

        進賢冠,案《漢官》云:“平帝元始五年,令公卿列侯冠三梁,二千石兩梁, 千石以下一梁。”梁別貴賤,自漢始也。董巴釋曰:“如緇布冠,文儒之服也。” 前高七寸而卻,后高三寸而立。王莽之時,以幘承之。新制依此。內(nèi)外文官通服之。 三品已上三梁,五品已上兩梁,九品已上一梁,用明尊卑之等也。其朝服,亦名具 服。絳紗單衣,白紗內(nèi)單,玄領(lǐng)、裾、襈、袖,革帶,金鉤灊,假帶,曲領(lǐng)方心, 絳紗蔽膝,白襪,烏皮舄。雙佩、綬,如遠游之色。自一品已下,五品已上,衣服 盡同,而綬依其品。陪祭朝饗拜表,凡大事皆服之。六品、七品,去劍、佩、綬。 八品、九品,去白筆、內(nèi)單,而用履代舄。其五品已上,一品已下,又有公服,亦 名從省服。并烏皮履,去曲領(lǐng)、內(nèi)單、白筆、蔽膝。開皇故事,亦去鞶囊、佩、綬。 何稠請去大綬,而偏垂一小綬,綴于獸頭鞶囊,獨一只佩,正當(dāng)于后。詔從之。一 品已下,五品已上,同。

        高山冠,案董巴《志》云:“一曰側(cè)注,謁者仆射之所服也。”胡伯始以為齊 王冠,秦滅齊,以賜謁者?!陡底印吩唬骸拔好鞯垡愿呱焦谒仆ㄌ?,乃毀變其形, 除去卷筒,令如介幘。幘上加物,以象山峰,行人使者,通皆服之?!毙轮茀⒂闷?事,形如進賢,于冠前加三峰,以象魏制。謁者大夫已下服之。梁依其品。

        獬豸冠,案《禮圖》曰:“法冠也,一曰柱后惠文?!比绱咀ⅰ稘h官》曰: “惠,蟬也,細如蟬翼?!苯裼贩!抖Y圖》又曰:獬豸冠,高五寸,秦制也。 法官服之?!倍汀吨尽吩唬骸扳初簦裱蛞??!辈嚏咴疲骸叭琪?,一角。”應(yīng)劭 曰:“古有此獸,主觸不直,故執(zhí)憲者,為冠以象之。秦滅楚,以其冠賜御史。” 此即是也。開皇中,御史戴卻非冠,而無此色。新制又以此而代卻非。御史大夫以 金,治書侍御史以犀,侍御史已下,用羚羊角,獨御史、司隸服之。

        巾,案《方言》云:“巾,趙、魏間通謂之承露。”《郭林宗傳》曰:“林宗 嘗行遇雨,巾沾角折?!庇衷B戰(zhàn)敗,幅巾渡河。此則野人及軍旅服也。制有二等。 今高人道士所著,是林宗折角;庶人農(nóng)夫常服,是袁紹幅巾。故事,用全幅皁而向 后襆發(fā),俗人謂之襆頭。自周武帝裁為四腳,今通于貴賤矣。

        簪導(dǎo),案《釋名》云:“簪,建也,所以建冠于發(fā)也。一曰笄。笄,系也,所 以拘冠使不墜也。導(dǎo),所以導(dǎo)擽鬢發(fā),使入巾幘之里也。”今依《周禮》,天子以 玉笄,而導(dǎo)亦如之。又《史記》曰:“平原君夸楚,為玳瑁簪?!卑喙獭杜c弟書》 云:“今遺仲升以黑犀簪?!薄妒扣萍吩疲骸扒补Σ苁坟暬侍油ㄌ煜瑢?dǎo)?!惫?知天子獨得用玉,降此通用玳瑁及犀。今并準(zhǔn)是,唯弁用白牙笄導(dǎo)焉。

        貂蟬,案《漢官》:“侍內(nèi)金蟬左貂,金取剛固,蟬取高潔也?!倍汀吨尽?曰:“內(nèi)常侍,右貂金珰,銀附蟬,內(nèi)書令亦同此?!苯窕抡呷ヵ酰瑑?nèi)史令金蟬右 貂,納言金蟬左貂。開皇時,加散騎常侍在門下者,皆有貂蟬,至是罷之。唯加常 侍聘外國者,特給貂蟬,還則輸納于內(nèi)省。

        白筆,案徐氏《雜注》云:“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 白筆,是遺象也?!薄段郝浴吩唬骸懊鞯蹠r大會而史簪筆。”今文官七品已上,通 毦之。武職雖貴,皆不毦也。

        纓,案《儀禮》曰:“天子硃纓,諸侯丹組纓?!苯衩?,天子已下皆硃纓。又 《尉繚子》曰:“天子玄纓,諸侯素纓。”別尊卑也。今不用素,并從冠色焉。

        佩,案《禮》,天子佩白玉。董巴、司馬彪云:“君臣佩玉,尊卑有序,所以 章德也?!苯駞⒂枚刨缰ǎ熳影子?,太子瑜玉,王山玄玉。自公已下,皆水蒼 玉。

        綬,案《禮》:“天子玄組綬,侯伯硃組綬,大夫純組綬,世子綦組綬?!?《漢官》云:“蕭何為相國,佩綠綬,公侯紫,卿二千石青,令長千石黑。”今大 抵準(zhǔn)此。天子以雙綬,六采,玄黃赤白縹綠,純玄質(zhì),長二丈四尺,五百首,闊一 尺;雙小綬,長二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四玉環(huán)。開皇用三,今加一。 皇太子,硃雙綬,四采,赤白縹紺,純硃質(zhì),長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闊九寸; 雙小綬,長一尺六寸,色同大綬,而首半之,間施三玉環(huán)。開皇用二,今加一。三 公,綠綟綬,四采,綠黃縹紫,純綠質(zhì),黃文織之,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闊 九寸,與親王綬俱施二玉環(huán)。諸王,纁硃綬,四采,赤黃縹紺,純硃質(zhì),纁文織之, 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闊九寸。公,玄硃綬,四采,赤縹玄紺,純硃質(zhì),玄文 織之,長一丈八尺,二百四十首,闊九寸。侯、伯,青硃綬,四采,青赤白縹,純 硃質(zhì),青文織,長一丈六尺,百八十首,闊八寸。子、男,素硃綬,三采,青赤白, 純硃質(zhì),素文織之,長一丈四尺,百四十首,闊七寸。二品已上,纁紫綬,四采, 纁紫赤黃,純紫質(zhì),纁文織之,長一丈四尺,百四十首,闊八寸。三品,紺紫綬, 四采,紫紺黃縹,純紫質(zhì),紺文織之,長一丈六尺,百八十首,闊八寸。四品,青 綬,三采,青白紅,純青質(zhì),長一丈四尺,百四十首,闊七寸。五品,墨綬,二采, 青紺,純紺質(zhì),長一丈二尺,百二十首,闊六寸。自王公已下,皆有小綬二枚,色 同大綬,而首半之。正、從一品,施二玉環(huán)。凡有綬者,皆有紛,并長六尺四寸, 闊二寸四分,隨于綬色。

        鞶囊,案《禮》:“男鞶革,女鞶絲?!薄稏|觀書》:“詔賜鄧遵獸頭鞶囊一 枚?!卑喙獭杜c弟書》:“遺仲升獸頭旁囊,金錯鉤也?!惫排逵〗再A懸之,故有 囊稱?;驇в谂裕拾嗍现^為旁囊,綬印鈕也。今雖不佩印,猶存古制,有佩綬者, 通得佩之。無佩則不。今采梁、陳、東齊制,品極尊者,以金織成,二品以上服之。 次以銀織成,三品已上服之。下以綖織成,五品已上服之。分為三等。

        革帶,案《禮》“博二寸”?!抖Y圖》曰:“珰綴于革帶?!比钪R以為有章印 則于革帶佩之。《東觀記》:“楊賜拜太常,詔賜自所著革帶。”故知形制尊卑不 別。今博三寸半,加金縷灊,螳良鉤,以相拘帶。自大裘至于小朝服,皆用之。

        劍,案漢自天子至于百官,無不佩刀。蔡謨議云:“大臣優(yōu)禮,皆劍履上殿。 非侍臣,解之?!鄙w防刃也。近代以木,未詳所起。東齊著令,謂為象劍,言象于 劍。周武帝時,百官燕會,并帶刀升座。至開皇初,因襲舊式,朝服登殿,亦不解 焉。十二年,因蔡征上事,始制凡朝會應(yīng)登殿坐者,劍履俱脫。其不坐者,敕召奏 事及須升殿,亦就席解劍乃登。納言、黃門、內(nèi)史令、侍郎、舍人,既夾侍之官, 則不脫。其劍皆真刃,非假。既合舊典,弘制依定。又準(zhǔn)晉咸康元年定令故事,自 天子已下,皆衣冠帶劍。今天子則玉具火珠鏢首,余皆玉鏢首。唯侍臣帶劍上殿, 自王公已下,非殊禮引升殿,皆就席解而后升。六品以下,無佩綬者,皆不帶。

        曲領(lǐng),案《釋名》,在單衣內(nèi)襟領(lǐng)上,橫以雍頸。七品已上有內(nèi)單者則服之, 從省服及八品已下皆無。

        珽,案《禮》:“天子搢珽,方正于天下也?!庇帧段褰?jīng)異義》:“天子笏曰 珽,珽直無所屈也?!苯裰茰?zhǔn)此,長尺二寸,方而不折。以球玉為之。

        笏,案《禮》:“諸侯以象,大夫魚須文竹,士以竹,本象可也?!狈灿兄府?于君前,受命書于笏,笏畢用也。《五經(jīng)要義》曰:“所以記事,防忽忘。”《禮 圖》云:“度二尺有六寸,中博二寸,其殺六分去一?!睍x、宋以來,謂之手板, 此乃不經(jīng),今還謂之笏,以法古名。自西魏以降,五品已上,通用象牙,六品已下, 兼用竹木。

        履、舄,案《圖》云:“復(fù)下曰舄,單下曰履。夏葛冬皮?!苯蛞灾仄ぃ?而不加木,失于乾臘之義。今取乾臘之理,以木重底。冕服者色赤,冕衣者色烏, 履同烏色。諸非侍臣,皆脫而升殿。凡舄,唯冕服及具服著之,履則諸服皆用。唯 褶服以靴。靴,胡履也,取便于事,施于戎服。

        諸建華、絺鸃、鹖冠、委貌、長冠、樊噲、卻敵、巧士、術(shù)氏、卻非等,前代 所有,皆不采用。

        皇后服四等,有袆衣、鞠衣、青服、硃服。

        袆衣,深青質(zhì),織成領(lǐng)袖,文以翚翟,五采重行,十二等。首飾花十二鈿,小 花毦十二樹,并兩博鬢。素紗內(nèi)單,黼領(lǐng),羅縠褾、襈,色皆以硃。蔽膝隨裳色, 以緅為緣,用翟三章。大帶隨衣裳,飾以硃綠之錦,青緣。革帶,青襪、舄,舄以 金飾。白玉佩,玄組,綬,章采尺寸同于乘輿。祭及朝會,凡大事皆服之。

        鞠衣,黃羅為質(zhì),織成領(lǐng)袖,小花十二樹。蔽膝,革帶及舄,隨衣色。余準(zhǔn)袆 衣,親蠶服也。

        青服,去花、大帶及佩綬,金飾履。禮見天子則服之。

        硃服,制如青服。宴見賓客則服之。

        有金璽,盤螭鈕,文曰“皇后之璽”。冬正大朝,則并黃琮,各以笥貯,進于 座隅。

        皇太后服,同于后服。而貴妃以下,并亦給印。

        貴妃、德妃、淑妃,是為三妃。服褕翟之衣,首飾花九鈿,并二博鬢。金章龜 鈕,文從其職。紫綬,一百二十首,長一丈七尺,金縷織成獸頭鞶囊,佩于闐玉。

        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是為九嬪。服闕 翟之衣,首飾花八鈿,并二博鬢。金章龜鈕,文從其職。紫綬,一百首,長一丈七 尺,金縷織成獸頭鞶囊,佩采瓄玉。

        婕妤,銀縷織成獸頭鞶囊,首飾花七鈿。他如嬪服。

        美人、才人,服鞠衣,首飾花六鈿,并二博鬢。銀印珪鈕,文從其職。青綬, 八十首,長一丈六尺。彩縷織成獸爪鞶囊,佩水蒼玉。

        寶林,服展衣,首飾花五鈿,并二博鬢。銀印環(huán)鈕,文如其職。艾綬,八十首, 長一丈六尺。鞶囊,佩玉,同于婕妤。

        承衣刀人、采女,皆服褖衣,無印綬。參準(zhǔn)宋泰始四年及梁、陳故事,增損用 之。

        皇太子妃,服褕翟之衣,青質(zhì),五采織成為搖翟,以備九章。首飾花九鈿,并 二博鬢。金璽龜鈕,文如其職。素紗內(nèi)單,黼領(lǐng),羅褾、襈,色皆用硃,蔽膝二章。 大帶,同袆衣,青綠革帶,硃襪,青舄,舄加金飾。佩瑜玉,纁硃綬,一百六十首, 長二丈,獸頭鞶囊,凡大禮見皆服之。唯侍親桑,則用鞠衣之服,花鈿佩綬,與褕 衣同。準(zhǔn)宋孝建二年故事而增損之。

        良娣,鞠衣之服,銀印珪鈕,文如其職。佩采瓄玉,青綬,八十首,長一丈六 尺,獸爪鞶囊。余同世婦。

        保林、八子,展衣之服,銅印環(huán)鈕,文如其職。佩水蒼玉,艾綬,八十首,長 一丈六尺,獸爪鞶囊。自良娣等,準(zhǔn)宋大明六年故事而損益之。

        諸王太妃、妃、長公主、公主、三公夫人、一品命婦,褕翟之服,繡為九章。 首飾花九鈿,佩山玄玉,獸頭鞶囊。綬同夫色。

        公夫人,縣主、二品命婦,亦服褕翟,繡為八章。首飾八鈿。侍從親桑,同用 鞠衣。自此之下,佩皆水蒼玉。

        侯、伯夫人、三品命婦,亦服祃翟,繡為七章。首飾七鈿。

        子夫人、四品命婦,服闕翟之衣,刻赤繒為翟,綴于服上,以為六章。首飾六 鈿。

        男夫人、五品命婦,亦服闕翟之衣,刻繒為翟,綴于服上,以為五章。首飾五 鈿。若當(dāng)從侍親桑,皆同鞠衣。

        議既定,帝幸修文殿覽之,乃令何稠、起部郎閻毗等造樣上呈。二年總了,始 班行焉,軒冕之盛,貫古今矣。

        三年正月朔旦,大陳文物。時突厥染干朝見,慕之,請襲冠冕。帝不許。明日, 率左光祿大夫、褥但特勤阿史那職御,左光祿大夫、特勤阿史那伊順,右光祿大夫、 意利發(fā)史蜀胡悉等,并拜表,固請衣冠。帝大悅,謂弘等曰:“昔漢制初成,方知 天子之貴。今衣冠大備,足致單于解辮,此乃卿等功也?!焙?、愷、善心、世基、 何稠、閻毗等賜帛各有差,并事出優(yōu)厚。

        是后師旅務(wù)殷,車駕多行幸。百官行從,唯服袴褶,而軍旅間不便。至六年后, 詔從駕涉遠者,文武官等皆戎衣。貴賤異等,雜用五色。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 品已下,兼用緋綠,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黃。

        卓彼上天,宮室混成,玄戈居其左,上將居其右,弧矢揚威,羽林置陳?!兑住?曰:“天垂象,圣人則之?!蔽糗庌@氏之有天下也,以師兵為營衛(wèi),降至三代,其 儀大備。西漢武帝,每上甘泉,則列鹵簿,車千乘,騎萬匹。其居前殿,則植戟懸 楯,以戒不虞。其所由來者尚矣。

        梁武受禪于齊,侍衛(wèi)多循其制。正殿便殿閣及諸門上下,各以直閤將軍等直領(lǐng)。 又置刀釤、御刀、御楯之屬,直御左右。兼有御仗、鋌槊、赤氅、角抵、勇士、青 氅、衛(wèi)仗、長刀、刀劍、細仗、羽林等左右二百七十六人,以分直諸門。行則儀衛(wèi) 左右。又有左右夾轂、蜀客、楯劍、格獸羽林、八從游蕩、十二不從游蕩、直從細 射、廉察、刀戟、腰弩、大弩等隊,凡四十九隊,亦分直諸門上下。行則量為儀衛(wèi)。 東西掖、端、大司馬、東西華、承明、大通等門,又各二隊,及防殿三隊,雖行幸 不從。又有八馬游蕩、馬左右夾轂、左右馬百騎等各二隊,及騎官、閱武馬容、雜 伎馬容及左右馬騎直隊,行則侍衛(wèi)左右,分為警衛(wèi)。車駕晨夜出入及涉險,皆作函。 鹵簿應(yīng)宿衛(wèi)軍騎,皆執(zhí)兵持滿,各當(dāng)其所保護方面。天明及度險,乃奏解函,撾鼓 而依常列。乘輿行則有大駕、法駕、小駕。大賀以郊饗上天,臨馭九伐。法駕以祭 方澤,祀明堂,奉宗廟,藉千畝。小駕以敬園陵,親蒐狩。大駕則公卿奉引,大將 軍驂乘,太搢馭。法駕小駕,皆侍中驂乘,奉車郎馭,公卿不引。其余行幸,送往 勞旋,則槊仗。近宴則隊仗。三駕法天,二仗法地,其動也參天而兩地也。陳氏承 梁,亦無改革。

        齊文宣受禪之后,警衛(wèi)多循后魏之儀。及河清中定令,宮衛(wèi)之制,左右各有羽 林郎十二隊。又有持钑隊、鋌槊隊、長刀隊、細仗隊,楯鎩隊、雄戟隊、格獸隊、 赤氅隊、角抵隊、羽林隊、步游蕩隊、馬游蕩隊。又左右各武賁十隊,左右翊各四 隊,又步游蕩、馬游蕩左右各三隊,是為武賁。又有直從武賁,左右各六隊,在左 者為前驅(qū)隊,在右者為后拒隊。又有募員武賁隊、強弩隊,左右各一隊,在左者皆 左衛(wèi)將軍總之,在右者皆右衛(wèi)將軍總之,以備警衛(wèi)。其領(lǐng)軍、中領(lǐng)將軍,侍從出入, 則著兩襠甲,手執(zhí)檉杖。左右衛(wèi)將軍、將軍則兩襠甲,手執(zhí)檀杖。侍從左右,則有 千牛備身、左右備身刀劍備身之屬。兼有武威、熊渠、鷹揚等備身三隊,皆領(lǐng)左右 將軍主之,宿衛(wèi)左右,而戎服執(zhí)仗。兵有斧鉞弓箭刀槊,旌旗皆囊首,五色節(jié)文, 旆悉赭黃。天子御正殿,唯大臣夾侍,兵仗悉在殿下。郊祭鹵簿,則督將平巾幘, 緋衫甲,大口袴。

        后周警衛(wèi)之制,置左右宮伯,掌侍衛(wèi)之禁,各更直于內(nèi)。小宮伯貳之。臨朝則 分在前侍之首,并金甲,各執(zhí)龍環(huán)金飾長刀。行則夾路車左右。中侍,掌御寢之禁, 皆金甲,左執(zhí)龍環(huán),右執(zhí)獸環(huán)長刀,并飾以金。次左右侍,陪中侍之后,并銀甲, 左執(zhí)鳳環(huán),右執(zhí)麟環(huán)長刀。次左右前侍,掌御寢南門之左右,并銀甲,左執(zhí)師子環(huán), 右執(zhí)象環(huán)長刀。次左右后侍,掌御寢北門之左右,并銀甲,左執(zhí)犀環(huán),右執(zhí)兕環(huán)長 刀。左右騎侍,立于寢之東西階,并銀甲,左執(zhí)羆環(huán),右執(zhí)熊環(huán)長刀,十二人,兼 執(zhí)師子彤楯,列左右侍之外。自左右侍以下,刀并以銀飾。左右宗侍,陪左右前侍 之后,夜則衛(wèi)于寢庭之中,皆服金涂甲,左執(zhí)豹環(huán),右執(zhí)貔環(huán)長刀,并金涂飾,十 二人,兼執(zhí)師子彤楯,列于左右騎侍之外。自左右中侍已下,皆行則兼帶黃弓矢, 巡田則常服,帶短刀,如其長刀之飾。左右庶侍,掌非皇帝所御門閣之禁,并服金 涂甲,左執(zhí)獬豸環(huán),右執(zhí)獜環(huán)長劍,并金飾,十二人,兼執(zhí)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宗 侍之外。行則兼帶皓弓矢。左右勛侍,掌陪左右庶侍而守出入,則服金涂甲,左執(zhí) 吉良環(huán),右執(zhí)猙環(huán)長劍,十二人,兼執(zhí)師子彤楯,列于左右庶侍之外。行則兼帶盧 弓矢,巡田則與左右庶侍俱常服,佩短劍,如其長劍之飾。諸侍官,大駕則俱侍, 中駕及露寢半之,小駕三分之一。左右武伯,掌內(nèi)外衛(wèi)之禁令,兼六率之士。皇帝 臨軒,則備三仗于庭,服金甲,執(zhí)金钅口杖,立于殿上東西階之側(cè)。行則列兵于帝 之左右,從則服金甲,被繡袍。左右小武伯各二人,貳之,服執(zhí)同于武伯,分立于 大武伯下及露門之左右塾。行幸則加錦袍。左右武賁,率掌武賁之士,其隊器服皆 玄,以四色飾之,各總左右持钅及之隊?;实叟R露寢,則立于左右三仗第一行之南 北。出則分在隊之先后。其副率貳之。左右旅賁,率掌旅賁士,其隊器服皆青,以 硃為飾,立于三仗第二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射聲,率掌射聲之士,其器服 皆硃,以黃為飾,立于三仗第三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驍騎,率掌驍騎之士, 器服皆黃,以皓為飾,立于三仗第四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羽林,率掌羽林 之士,其隊器服皆皓,以玄為飾,立于三仗第五行之南北。其副率貳之。左右游擊, 率掌游擊之士,其器服皆玄,以青為飾。其副率貳之。武賁已下六率,通服金甲師 子文袍,執(zhí)銀钅口檀杖。副率通服金甲獸文袍。各有亻卒長、帥長,相次陪列。行 則引前。亻卒長通服銀甲豹文袍,帥長通服銀甲鹖文袍。自副率已下,通執(zhí)獸環(huán)銀 飾長刀。凡大駕則盡行,中駕及露寢則半之,小駕半中駕。常行軍旅,則衣色尚烏。

        高祖受命,因周、齊宮衛(wèi),微有變革。戎服臨朝大仗,則領(lǐng)左右大將軍二人, 分在左右?guī)W笥抑睂?、左右直齋、左右直后、千牛備身、左右備身等,夾侍供奉 于左右及坐后。左右衛(wèi)大將軍、左右直閤將軍、以次左右衛(wèi)將軍,各領(lǐng)儀刀,為十 二行。內(nèi)四行親衛(wèi),行別以大都督領(lǐng)。次外四行勛衛(wèi),以帥都督領(lǐng)。次外四行翊衛(wèi), 以都督領(lǐng)。行各二人執(zhí)金花師子盾、猨刀。一百四十人,分左右,帶橫刀。后監(jiān) 門直長十二人,左青龍旗,右白獸旗。左右武衛(wèi)開府,各領(lǐng)三仗六行,在大仗內(nèi), 行別六十人,大都督一人領(lǐng)之,帥都督一人后之。大駕則執(zhí)黃麾仗。其次戟二十四, 左青龍幢,右白獸幢,蒨、畢各一,钑金二十四,金節(jié)十二道,蓋獸,又絳引幡, 硃幢,為持钑前隊,應(yīng)蹕,大都督二人領(lǐng)之,在御前橫街南。左右武衛(wèi)大將軍,領(lǐng) 大仗左右?guī)?,各六行,行別三百六十人,大都督一人領(lǐng)之。

        及大業(yè)四年,煬帝北巡出塞,行宮設(shè)六合城。方一百二十步,高四丈二尺。六 合,以木為之,方六尺,外面一方有板,離合為之,涂以青色。壘六板為城,高三 丈六尺,上加女墻板,高六尺。開南北門。又于城四角起樓敵二,門觀、門樓檻皆 丹青綺畫。又造六合殿、千人帳,載以槍車,車載六合三板。其車軨解合交叉,即 為馬槍。每車上張幕,幕下張平一弩,傅矢,五人更守。兩車之間,施車軨馬槍, 皆外其轅,以為外圍。次內(nèi)布鐵菱,次內(nèi)施蟄鞬。每一蟄鞬,中施弩床,長六尺, 闊三尺。床桄陛插鋼錐,皆長五寸,謂之蝦須。皆施機關(guān),張則錐皆外向。其床上 施旋機弩,以繩連弩機,人從外來,觸繩則弩機旋轉(zhuǎn),向觸所而發(fā)。其外又以矰周 圍行宮,二丈一鈴一柱,柱舉矰,去地二尺五寸。當(dāng)行宮南北門,施槌磬,連矰, 以機發(fā)之。有人觸矰,則眾鈴發(fā)響,槌擊兩磬,以知所警,名為擊警。八年征遼, 又造鉤陳,以木板連如帳子。張之則綺文,卷之則直焉。帝御營與賊城相對,夜中 設(shè)六合城,周回八里。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又四隅有闕,面 別一觀,觀下開三門。其中施行殿,殿上容侍臣及三衛(wèi)仗,合六百人。一宿而畢, 望之若真,高麗旦忽見,謂之為神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