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伊人网中文字幕

<nav id="3u6n6"></nav><samp id="3u6n6"><tr id="3u6n6"><track id="3u6n6"></track></tr></samp>
    <legend id="3u6n6"><fieldset id="3u6n6"></fieldset></legend>

      
      

    1. 首頁 > 古籍 > 南齊書詩人 >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八

      蕭子顯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袁彖 孔稚珪 劉繪

        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也。祖洵,吳郡太守。父覬,武陵太守。彖少有風(fēng) 氣,好屬文及玄言。舉秀才,歷諸王府參軍,不就。覬臨終與兄顗書曰:“史公才 識可嘉,足懋先基矣?!笔饭?,彖之小字也。服未闋,顗在雍州起事見誅,宋明帝 投顗尸江中,不聽斂葬。彖與舊奴一人,微服潛行求尸,四十余日乃得,密瘞石頭 后崗,身自負土。懷其文集,未嘗離身。明帝崩后,乃改葬顗。從叔司徒粲、外舅 征西將軍蔡興宗并器之。

        除安成王征虜參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出為廬陵內(nèi)史,豫州治中,太祖太傅 相國主簿,秘書丞。議駁國史,檀超以《天文志》紀緯序位度,《五行志》載當(dāng)時 詳沴,二篇所記,事用相懸,日蝕為災(zāi),宜居《五行》。超欲立處士傳。彖曰: “夫事關(guān)業(yè)用,方得列其名行。今棲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轢將相,此偏介之行, 不可長風(fēng)移俗,故遷書未傳,班史莫編。一介之善,無緣頓略,宜列其姓業(yè),附出 他篇?!?/p>

        遷始興王友,固辭。太祖使吏部尚書何戢宣旨令就。遷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 又以中書兼御史中丞。轉(zhuǎn)黃門郎,兼中丞如故。坐彈謝超宗簡奏依違,免官。尋補 安西諮議、南平內(nèi)史。除黃門,未拜,仍轉(zhuǎn)長史、南郡內(nèi)史,行荊州事。還為太子 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出為冠軍將軍、監(jiān)吳興郡事。

        彖性剛,嘗以微言忤世祖,又與王晏不協(xié)。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 在側(cè)曰:“外間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笔雷驺等?。窮問所以。晏曰:“袁 彖為臣說之。”上銜怒良久,彖到郡,坐過用祿錢,免官付東冶。世祖游孫陵,望 東冶,曰:“中有一好貴囚?!睌?shù)日,專駕與朝巨幸冶,履行庫藏,因宴飲,賜囚 徒酒肉,敕見彖與語,明日釋之。尋白衣行南徐州事,司徒諮議,衛(wèi)軍長史,遷侍 中。

        彖形體充腴,有異于眾。每從車駕射雉在郊野,數(shù)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 養(yǎng)于伯母王氏,事之如親。閨門中甚有孝義。隆昌元年,卒。年四十八。謚靖子。

        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也。祖道隆,位侍中。父靈產(chǎn),泰始中罷晉安太 守。有隱遁之懷,于禹井山立館,事道精篤,吉日于靜屋四向朝拜,涕泗滂沲。東 出過錢塘北郭,輒于舟中遙拜杜子恭墓,自此至都,東向坐,不敢背側(cè)。元徽中, 為中散、太中大夫。頗解星文,好術(shù)數(shù)。太祖輔政,沈攸之起兵,靈產(chǎn)密白太祖曰: “攸之兵眾雖強,以天時冥數(shù)而觀,無能為也?!碧骝炂溲?,擢遷光祿大夫。以 簏盛靈產(chǎn)上靈臺,令其占候。餉靈產(chǎn)白羽扇、素隱幾,曰:“君性好古,故遺君古 物?!?/p>

        稚珪少學(xué)涉,有美譽。太守王僧虔見而重之,引為主簿。州舉秀才。解褐宋安 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尚書殿中郎。太祖為驃騎,以稚珪有文翰,取為記室參軍, 與江淹對掌辭筆。遷正員郎,中書郎,尚書左丞。父憂去官,與兄仲智還居父山舍。 仲智妾李氏驕妒無禮,稚珪白太守王敬則殺之。服闋,為司徒從事中郎,州治中, 別駕,從事史,本郡中正。

        永明七年,轉(zhuǎn)驍騎將軍,復(fù)領(lǐng)左丞。遷黃門郎,左丞如故。轉(zhuǎn)太子中庶子,廷 尉。江左相承用晉世張、杜律二十卷,世祖留心法令,數(shù)訊囚徒,詔獄官詳正舊注。 先是七年,尚書刪定郎王植撰定律章表奏之,曰:“臣尋《晉律》,文簡辭約,旨 通大綱,事之所質(zhì),取斷難釋。張斐、杜預(yù)同注一章,而生殺永殊。自晉泰始以來, 唯斟酌參用。是則吏挾威福之勢,民懷不對之怨,所以溫舒獻辭于失政,絳侯忼慨 而興嘆。皇運革祚,道冠前王,陛下紹興,光開帝業(yè)。下車之痛,每惻上仁,滿堂 之悲,有矜圣思。爰發(fā)德音,刪正刑律,敕臣集定張杜二注。謹?shù)Z愚蒙,盡思詳撰, 削其煩害,錄其允衷。取張注七百三十一條,杜注七百九十一條?;蚨覂舍?,于 義乃備者,又取一百七條。其注相同者,取一百三條。集為一書。凡一千五百三十 二條,為二十卷。請付外詳校,擿其違謬。”從之。于是公卿八座參議,考正舊注。 有輕重處,竟陵王子良下意,多使從輕。其中朝議不能斷者,制旨平?jīng)Q。至九年, 稚珪上表曰:

        臣聞匠萬物者以繩墨為正,馭大國者以法理為本。是以古之圣王,臨朝思理, 遠防邪萌,深杜奸漸,莫不資法理以成化,明刑賞以樹功者也。伏惟陛下躡歷登皇, 乘圖踐帝,天地更筑,日月再張,五禮裂而復(fù)縫,六樂穨而爰緝。乃發(fā)德音,下明 詔,降恤刑之文,申慎罰之典,敕臣與公卿八座共刪注律。謹奉圣旨,諮審司徒臣 子良,稟受成規(guī),創(chuàng)立條緒。使兼監(jiān)臣宋躬、兼平臣王植等抄撰同異,定其去取。 詳議八座,裁正大司馬臣嶷。其中洪疑大議,眾論相背者,圣照玄覽,斷自天筆。 始就成立《律文》二十卷,《錄敘》一卷,凡二十一卷。今以奏聞,請付外施用, 宣下四海。

        臣又聞老子、仲尼曰:“古之聽獄者,求所以生之;今之聽獄者,求所以殺之。” “與其殺不辜,寧失有罪?!笔莿t斷獄之職,自古所難矣。今律文雖定,必須用之; 用失其平,不異無律。律書精細,文約例廣,疑似相傾,故誤相亂,一乖其綱,枉 濫橫起。法吏無解,既多謬僻,監(jiān)司不習(xí),無以相斷,則法書徒明于帙里,冤魂猶 結(jié)于獄中。今府州郡縣千有余獄,如令一獄歲枉一人,則一年之中,枉死千余矣。 冤毒之死,上干和氣,圣明所急,不可不防。致此之由,又非但律吏之咎,列邑之 宰亦亂其經(jīng)?;蛞攒妱子嗔?,或以勞吏暮齒,獷情濁氣,忍并生靈,昏心狠態(tài),吞 剝氓物,虐理殘其命,曲文被其罪,冤積之興,復(fù)緣斯發(fā)。獄吏雖良,不能為用。 使于公哭于邊城,孝婦冤于遐外。陛下雖欲宥之,其已血濺九泉矣。

        尋古之名流,多有法學(xué)。故釋之、定國,聲光漢臺;元常、文惠,績映魏閣。 今之士子,莫肯為業(yè),縱有習(xí)者,世議所輕。良由空勤永歲,不逢一朝之賞,積學(xué) 當(dāng)年,終為閭伍所蚩。將恐此書永墜下走之手矣。今若弘其爵賞,開其勸慕,課業(yè) 宦流,班習(xí)胄子;拔其精究,使處內(nèi)局,簡其才良,以居外仕;方岳咸選其能,邑 長并擢其術(shù):則皋繇之謨,指掌可致;杜鄭之業(yè),郁焉何遠!然后奸邪無所逃其刑, 惡吏不能藏其詐,如身手之相驅(qū),若弦栝之相接矣。

        臣以疏短,謬司大理。陛下發(fā)自圣衷,憂矜刑網(wǎng),御廷奉訓(xùn),遠照民瘼。臣謹 仰述天官,伏奏云陛。所奏繆允者,宜寫律上,國學(xué)置律學(xué)助教,依《五經(jīng)》例, 國子生有欲讀者,策試上過高第,即便擢用,使處法職,以勸士流。

        詔報從納,事竟不施行。

        轉(zhuǎn)御史中丞,遷驃騎長史,輔國將軍。建武初,遷冠軍將軍、平西長史、南郡 太守。稚珪以虜連歲南侵,征役不息,百姓死傷。乃上表曰:

        匈奴為患,自古而然,雖三代智勇,兩漢權(quán)奇,算略之要,二涂而已。一則鐵 馬風(fēng)馳,奮威沙漠;二則輕車出使,通驛虜庭。榷而言之,優(yōu)劣可睹。今之議者, 咸以丈夫之氣恥居物下,況我天威,寧可先屈?吳、楚勁猛,帶甲百萬,截彼鯨鯢, 何往不碎?請和示弱,非國計也。臣以為戎狄獸性,本非人倫,鴟鳴狼踞,不足喜 怒,蜂目蠆尾,何關(guān)美惡。唯宜勝之以深權(quán),制之以遠罝,弘之以大度,處之以蝥 賊。豈足肆天下之忿,捐蒼生之命,發(fā)雷電之怒,爭蟲鳥之氣!百戰(zhàn)百勝,不足稱 雄,橫尸千里,無益上國。而蟻聚蠶攢,窮誅不盡,馬足毛群,難與競逐。漢高橫 威海表,窘迫長圍;孝文國富刑清,事屈陵辱;宣帝撫納安靜,朔馬不驚;光武卑 辭厚禮,寒山無靄。是兩京四主,英濟中區(qū),輸寶貨以結(jié)和,遣宗女以通好,長轡 遠馭,子孫是賴,豈不欲戰(zhàn),惜民命也。唯漢武藉五世之資,承六合之富,驕心奢 志,大事匈奴。遂連兵積歲,轉(zhuǎn)戰(zhàn)千里,長驅(qū)瀚海,飲馬龍城,雖斬獲名王,屠走 兇羯,而漢之器甲十亡其九。故衛(wèi)霍出關(guān),千隊不反,貳師入漠,百旅頓降,李廣 敗于前鋒,李陵沒于后陣,其余奔北,不可勝數(shù)。遂使國儲空懸,戶口減半。好戰(zhàn) 之功,其利安在?戰(zhàn)不及和,相去何若?

        自西朝不綱,東晉遷鼎,群胡沸亂,羌狄交橫,荊棘攢于陵廟,豺虎咆于宮闈, 山淵反覆,黔首涂地,逼迫崩騰,開辟未有。是時得失,略不稍陳。近至元嘉,多 年無事,末路不量,復(fù)挑強敵。遂乃連城覆徙,虜馬飲江,青、徐之際,草木為人 耳。建元之初,胡塵犯塞;永明之始,復(fù)結(jié)通和,十余年間,邊候且息。

        陛下張?zhí)煸鞖v,駕日登皇,聲雷宇宙,勢壓河岳。而封豕殘魂,未屠劍首,長 蛇余喘,偷窺外甸,烽亭不靜,五載于斯。昔歲蟻壞,瘺食樊、漢,今茲蟲毒,浸 淫未已。興師十萬,日費千金,五歲之費,寧可貲計。陛下何惜匹馬之驛,百金之 賂,數(shù)行之詔,誘此兇頑,使河塞息肩,關(guān)境全命,蓄甲養(yǎng)民,以觀彼弊?我策若 行,則為不世之福;若不從命,不過如戰(zhàn)失一隊耳?;蛟啤扒彩共皇埽瑒t為辱命”。 夫以天下為量者,不計細恥;以四海為任者,寧顧小節(jié)?一城之沒,尚不足惜;一 使不反,曾何取慚?且我以權(quán)取貴,得我略行,何嫌其恥?所謂尺蠖之屈,以求伸 也。臣不言遣使必得和,自有可和之理;猶如欲戰(zhàn)不必勝,而有可勝之機耳。今宜 早發(fā)大軍,廣張兵勢,征犀甲于岷峨,命樓船于浦海。使自青徂豫,候騎星羅,沿 江入漢,云陣萬里。據(jù)險要以奪其魂,斷糧道以折其膽,多設(shè)疑兵,使精銷而計亂, 固列金湯,使神茹而慮屈。然后發(fā)衷詔,馳輕驛,辯辭重幣,陳列吉兇。北虜頑而 愛奇,貪而好貨,畏我之威,喜我之賂,畏威喜賂,愿和必矣。陛下用臣之啟,行 臣之計,何憂玉門之下,而無款塞之胡哉?

        彼之言戰(zhàn)既殷勤,臣之言和亦慊闊。伏愿察兩涂之利害,檢二事之多少,圣照 玄省,灼然可斷。所表謬奏,希下之朝省,使同博議。臣謬荷殊恩,奉佐侯岳,敢 肆瞽直,伏奏千里。

        帝不納。徵侍中,不行,留本任。

        稚珪風(fēng)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七八斗。與外兄張融情趣相得,又與瑯邪王思遠、 廬江何點、點弟胤并款交。不樂世務(wù),居宅盛營山水,憑幾獨酌,傍無雜事。門庭 之內(nèi),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dāng) 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p>

        永元元年,為都官尚書,遷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三年,稚珪疾,東昏屏除, 以床輿走,因此疾甚,遂卒。年五十五。贈金紫光祿大夫。

        劉繪,字士章,彭城人,太常悛弟也。父勔,宋末權(quán)貴,門多人客,使繪與之 共語,應(yīng)接流暢。勔喜曰:“汝后若束帶立朝,可與賓客言矣?!苯夂种骼桑?祖太尉行參軍。太祖見而嘆曰:“劉公為不亡也?!?/p>

        豫章王嶷為江州,以繪為左軍主簿,隨鎮(zhèn)江陵,轉(zhuǎn)鎮(zhèn)西外兵曹參軍,驃騎主簿。 繪聰警有文義,善隸書,數(shù)被賞召,進對華敏,僚吏之中,見遇莫及?,樞巴踉倿?功曹,以吏能自進。嶷謂僚佐曰:“吾雖不能得應(yīng)嗣陳蕃,然閣下自有二驥也?!?復(fù)為司空記室錄事,轉(zhuǎn)太子洗馬,大司馬諮議,領(lǐng)錄事。時豫章王嶷與文惠太子以 年秩不同,物論謂宮、府有疑,繪苦求外出,為南康相。郡事之暇,專意講說。上 左右陳洪請假南還,問繪在郡何似?既而間之曰:“南康是三州喉舌,應(yīng)須治干。 豈可以年少講學(xué)處之邪?”征還為安陸王護軍司馬,轉(zhuǎn)中書郎,掌詔誥。敕助國子 祭酒何胤撰治禮儀。

        永明末,京邑人士盛為文章談義,皆湊竟陵王西邸。繪為后進領(lǐng)袖,機悟多能。 時張融、周颙并有言工,融音旨緩韻,颙辭致綺捷,繪之言吐,又頓挫有風(fēng)氣。時 人為之語曰:“劉繪貼宅,別開一門?!毖栽诙抑幸病?/p>

        魚復(fù)侯子響誅后,豫章王嶷欲求葬之,召繪言其事,使為表。繪求紙筆,須臾 便成。嶷惟足八字,云“提攜鞠養(yǎng),俯見成人。”乃嘆曰:“禰衡何以過此?!焙?北虜使來,繪以辭辯,敕接虜使。事畢,當(dāng)撰《語辭》。繪謂人曰:“無論潤色未 易,但得我語亦難矣。”

        事兄悛恭謹,與人語,呼為“使君”。隆昌中,悛坐罪將見誅,繪伏闕請代兄 死,高宗輔政,救解之。引為鎮(zhèn)軍長史,轉(zhuǎn)黃門郎。高宗為驃騎,以繪為輔國將軍, 諮議,領(lǐng)錄事,典筆翰。高宗即位,遷太子中庶子,出為寧朔將軍、撫軍長史。

        安陸王寶晊為湘州,以繪為冠軍長史、長沙內(nèi)史,行湘州事,將軍如故。寶晊 妃,悛女也。寶晊愛其侍婢,繪奪取,具以啟聞,寶晊以為恨,與繪不協(xié)。

        遭母喪去官。有至性,持喪墓下三年,食粗糲。服闋,為寧朔將軍、晉安王征 北長史、南東海太守,行南徐州事。繪雖豪俠,常惡武事,雅善博射,未嘗跨馬。 兄悛之亡,朝議贈平北將軍、雍州刺史,詔書已出,繪請尚書令徐孝嗣改之。

        及梁王義師起,朝廷以繪為持節(jié)、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 軍事、輔國將軍、領(lǐng)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固讓不就。眾以朝廷昏亂,為之寒心, 繪終不受,東昏改用張欣泰。繪轉(zhuǎn)建安王車騎長史,行府國事。義師圍城,南兗州 刺史張稷總城內(nèi)軍事,與會情款異常,將謀廢立,閑語累夜。東昏殞,城內(nèi)遣繪及 國子博士范云等送首詣梁王于石頭,轉(zhuǎn)大司馬從事中郎。中興二年,卒。年四十五。 繪撰《能書人名》,自云善飛白,言論之際,頗好矜詡。

        弟瑱,字士溫。好文章,飲酒奢逸,不吝財物。滎陽毛惠遠善畫馬,瑱善畫婦 人,世并為第一。官至吏部郎。先繪卒。

        史臣曰:刑禮相望,勸戒之道。淺識言治,莫辯后先,故宰世之堤防,御民之 羈絆。端簡為政,貴在畫一,輕重屢易,手足無從。律令之本,文約旨曠,據(jù)典行 罰,各用情求。舒慘之意既殊,寬猛之利亦異,辭有出沒,義生增損。舊尹之事, 政非一途,后主所是,即為成用。張弛代積,稍至遷訛。故刑開二門,法有兩路, 刀筆之態(tài)深,舞弄之風(fēng)起。承喜怒之機隙,挾千金之奸利,剪韭復(fù)生,寧失有罪, 抱木牢戶,未必非冤。下吏上司,文簿從事,辯聲察色,莫用矜府,申枉理讞,急 不在躬,案法隨科,幸無咎悔。至于郡縣親民,百務(wù)萌始,以情矜過,曾不待獄, 以律定罪,無細非衍。蓋由網(wǎng)密憲煩,文理相背。夫懲恥難窮,盜賊長有,欲求猛 勝,事在或然,掃墓高門,為利孰遠。故永明定律,多用優(yōu)寬,治物不患仁心,見 累于弘厚;為令貴在必行,而惡其舛雜也。

        贊曰:袁徇厥戚,猶子為情。稚珪夷遠,奏諫罷兵。士章機悟,立行砥名。

      譯文及注釋

        袁彖字偉才,陳郡陽夏人。祖父袁洵是吳郡太守。父親袁覬是武陵太守。袁彖年輕時便有風(fēng)采氣度,喜好寫文章和談?wù)撔?。被舉薦為秀才,各王府要擇取他為參軍,他不肯就任。袁覬臨終時寫給兄長袁顥的信中說:“史公文才學(xué)識可嘉,完全能夠使祖宗基業(yè)繁盛起來。”史公是袁彖的小名。袁彖守父喪還未滿三年,袁頡便在雍州起事被殺,宋明帝將袁顥的尸體拋進長江中,不允許家人收殮安葬。袁彖便與原先的一位仆人改穿平民服裝,偷偷地去尋找尸體,找了四十多天才找到,于是便親自背土,將袁顥秘密地埋葬在石頭城的后山崗上。他身邊一直藏著伯父的文集,從沒有離過身。明帝駕崩以后,才將袁顥改葬。袁彖的堂叔司徒袁粲、岳父征西將軍蔡興宗都很器重他。

        后來,袁彖官拜安成王征虜參軍,主簿,尚書殿中郎,又出任廬陵內(nèi)史,豫州治中,齊太祖的太傅相國主簿,秘書丞。當(dāng)時,對歷朝國史進行評議,辨正是非得失。檀超認為,《天文志》記載星象及其位置次序,《五行志》記錄當(dāng)時的祥瑞災(zāi)異,二《志》所載的事實及用途都有差別,日食是一種災(zāi)異,應(yīng)當(dāng)放進《五行志》中。檀超又想立處士傳。袁彖蛻:“衹有那些與國家大業(yè)有關(guān)聯(lián)的起過作用的人物,才能夠在國史中記錄其姓名事跡?,F(xiàn)今那些孤棲隱遁之士,排斥帝王,欺凌將相,這是偏頗特立的行為,不能夠助長這種風(fēng)氣,改變社會風(fēng)俗,所以司馬遷的《史記》沒有為之立傳,班固的《漢書》也沒有將他們編寫進去。如果確有一些好的行跡,無法舍棄省略的話,那也應(yīng)當(dāng)把他們的姓名業(yè)績,附錄在別的篇章中?!?/p>

        朝廷調(diào)任袁彖為始興王府友,他堅決推辭不去。齊太祖派吏部尚書何戢向他宣布旨意命他就職。后升為中書郎,兼太子中庶子。又以中書兼御史中丞。轉(zhuǎn)官為黃門郎,照舊兼御史中丞。因彈劾謝超宗的奏章模棱兩可,被罷免官職。不久袁彖又補為安西諮議、南平內(nèi)史。任黃門郎,但沒有正式拜授,仍調(diào)任為長史、南郡內(nèi)史,暫時代理荊州刺史的職務(wù)。回京后任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又出任冠軍將軍、監(jiān)吳興郡事。

        袁彖性格剛強,曾經(jīng)用寓意深遠的言辭觸犯了齊世祖,又與王晏不和。齊世祖在別殿用金柄刀切瓜,王晏在旁邊說:“外面流傳著金刀(劉)的說法,恐怕不適宜用這種東西?!饼R世祖很驚訝,追問事情的根源。王晏說:“這是袁彖告訴我的?!笔雷鎸Υ舜笈?,懷恨在心,很久都不得消釋。袁彖在郡任職,因預(yù)支了俸祿錢,被罷免官職交給束冶縣處治。后齊世祖游孫陵,望著東冶縣說:“那裹有一位很高貴的囚犯?!边^了幾天,齊世祖與朝臣們一起巡幸到東冶,對府庫實行了檢查,舉行宴會時,順便賞給囚徒們一些酒肉,敕命召見袁彖與他交談,第二天便釋放了他。不久袁彖便以平民身份暫時代行南徐州事務(wù),后任司徒諮議,衛(wèi)軍長史,升為侍中。

        袁彖體態(tài)肥胖,與眾不同。每次跟隨齊世祖到郊外去射野雞,都要讓好幾個人相幫著扶持,才能徒步行走。他幼年時母親便去世了,由伯母王氏撫養(yǎng)他,后來他侍奉王氏如同親生母親。他的妻子也很有孝心。袁彖在隆昌元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謐靖子。

        孔稚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祖父孔道隆位居侍中。父親孔靈產(chǎn),在泰始年間,被罷免了晉安太守的官職。他有退隱的念頭,在區(qū)差量設(shè)立館舍,精心誠篤地信奉道教。每逢吉日,便在靜室中向四面朝拜,而且淚流如雨。東行去京師,路過錢塘北城,便在船上對著杜子恭的墓遙相朝拜。自此以后一直到京都,他都是面朝束坐著,不敢稍微側(cè)面或背向東方。宋無徽年間,他任中散、太中大夫。他比較能知曉星象,喜好方術(shù)。齊太祖輔佐宋政時,沈攸之起兵,孔靈產(chǎn)秘密地告訴齊太祖說:“沈攸之兵勢雖然很強盛,但從天時術(shù)數(shù)來看,他不會有大的作為?!饼R太祖要證實他的話,提拔他做光祿大夫。用大竹筐裝著孔靈產(chǎn)抬上靈臺,命令他以天象變化來占卜,并送給他白羽扇、素隱幾,說:“你喜愛古代的事物,所以就贈送幾件古物給你。”

        孔稚珪年輕時便涉獵各種學(xué)術(shù)學(xué)問,有很高的聲譽。太守王僧虔見了他很是器重,用他作主簿。州府又推舉他為秀才。初任宋安成王車騎法曹行參軍,轉(zhuǎn)官為尚書殿中郎。齊太祖蕭道成任驃騎將軍時,認為孔稚珪很會寫文章,所以錄用他為記室參軍,與江淹一道掌管各種公文的草擬。又升任為正員郎,中書郎,尚書左丞。由于為父親服喪而辭去官職,與兄長孔仲智回鄉(xiāng)居住在父親的山房中??字僦堑男℃钍闲愿耱湙M嫉妒,不講禮節(jié),孔稚珪告訴太守王敬則把她殺掉。喪服期滿,孔稚珪任司徒從事中郎,州治中,別駕,從事史,本郡中正。

        永明七年,孔延珪轉(zhuǎn)官為驍騎將軍,又兼領(lǐng)左丞。升為黃門郎,照舊領(lǐng)左丞。調(diào)任太子中庶子,廷尉。江束之地一直承用晉朝張斐、杜預(yù)所注的律法二十卷。齊世祖很留心于律法條令,好幾次親自審訊囚犯,他詔命獄官對舊注詳加考訂。早在永明七年,尚書刪定郎王撞便編寫好律法上奏,說:“我探究了《晉律》,它文辭簡約,內(nèi)容僅是些法律綱要,由于條文過于質(zhì)樸,難以正確地判斷解釋。張斐與杜預(yù)即使注解同一章節(jié),其取舍也常常不相同。從晉朝泰始年間以來,只好參考選用。這樣一來,官吏們便可倚仗權(quán)勢作威作福,百姓們心懷不滿,產(chǎn)生怨恨。所以王溫舒上奏的辭章缺少律令的依據(jù),便引發(fā)了縫堡凰攰的慷慨嘆息。天命革新,國運遠超前王,陛下繼興,開創(chuàng)輝煌的帝業(yè)。大禹看見囚徒,下車訊問后而感傷,是表示君主行仁政的惻隱之心,那滿堂悲痛的人們,是希望獲得圣上的憐憫。陛下發(fā)出了仁德的聲音,要刪節(jié)訂正刑法律令,敕命我匯集選定張斐、杜預(yù)二家的注釋。于是我便磨礪我愚蒙的眼光使它變得銳利一些,竭盡心力詳細編撰,刪削掉繁雜不妥的,收錄公允得體的。取張注七百三十一條,杜注七百九十一條。對于二家注釋不同,但意義都比較完備的,取用了一百零七條。對于二家注釋相同的,取用了一百零三條。將這些匯集成書,總共有一千七百三十二條,分為二十卷。請交付外廷詳加校訂,挑剔出錯誤來?!饼R世祖聽從了他的建議。于是讓尚書令、仆射及六曹尚書等八座公卿共同評議,考證舊注。對于同一罪名處罰有輕重不同的地方,竟陵王蕭子良主張,大多數(shù)取用從輕發(fā)落的條款。其中如果有朝議不能決斷的地方,則請皇上下旨決定。

        到永明九年,孔稚珪上表說:我聽說制造萬物的匠人是以繩墨作為標(biāo)準(zhǔn)的,統(tǒng)治大國的君主應(yīng)當(dāng)以法理作為根本。因此古代的圣明君王,臨朝思治,遠遠地防止邪惡的產(chǎn)生,深切地杜絕邪惡的蔓延,無不憑藉法律來教化百姓,明定刑賞來收取功效。陛下順應(yīng)天象運行的次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天地再造,日月重光,斷裂的五禮又被縫合,散亂的六樂又被連接在一起。于是發(fā)布仁德之音,頒布明詔,降下體恤民情、用刑慎而不濫的條文,重申必須鄭重處理訴訟,不得輕率判罰的典章,敕命臣等與公卿八座共同刪注法律。臣等謹奉圣旨,咨詢了司徒蕭子良,接受了成規(guī),創(chuàng)立了條文體例。讓我兼監(jiān)宋躬、兼平王植等人一同抄錄編撰法律條文的異同,并確定取舍。然后經(jīng)過八座公卿的詳細討論,由大司馬蕭嶷最后裁決。其中有些重大的條款,眾臣對它的討論出現(xiàn)很大的分歧,則由陛下觀覽后作最終的決斷。這樣才寓成了《律文》二十卷,《錄敘》一卷,共二十一卷?,F(xiàn)在把它上奏給陛下,請交付給外廷實施采用,并向全國宣告。

        我又聽老子、孔子說過:“古時處理訴訟的人,追求的是如何使被訟者活著;現(xiàn)在判斷訴訟的人,追求的是怎樣把他殺掉。”“與其濫殺無辜,還不如讓罪犯漏網(wǎng)。”這就是說,判斷訴訟這一職責(zé),自古以來就是很難擔(dān)負的。現(xiàn)在法律條文雖已制定,但還必須認真執(zhí)行它;如果執(zhí)行得不公正,則與沒有法律是一樣的。法律文書非常精細,條文簡要例案很多,有些看起來相似而實際上有抵觸,執(zhí)行起來便容易混亂。一旦違背了其根本大綱,就會產(chǎn)生很多冤假錯案。獄吏不很明白,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多錯誤,監(jiān)察人員又不學(xué)習(xí)法律,也無法斷明,那樣律法書衹是白白地陳放在書套之中,而獄內(nèi)已到處是冤魂了?,F(xiàn)在全國各州郡縣有一千多所監(jiān)獄,假如一座監(jiān)獄一年冤死一個人,那么一年之中,全國便會有一千多人冤死。遭冤枉受荼毒而死,就會沖犯祥和之氣,這是圣上所急需考慮的,不可不防備。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又不僅僅是獄官的過錯,各位州郡縣的主管官員,也往往會使法紀混亂?;蛞姓讨姽τ嗤?,或憑藉為官的資格老年限長,態(tài)度蠻橫,氣勢洶洶,心狠手辣,殘忍地草營生靈,貪婪地侵吞民物,傷天害理地摧殘性命,歪曲事實強加給人罪名,冤獄的興起,就是由這些人所引發(fā)的。獄吏即使良善,也不能有所作為。所以束海孝婦冤死于遠地,使于定國大哭于邊城。陛下即使想要赦免他們,但他們已血濺九泉之下了。

        探究古代的著名人物,大多有法律方面的學(xué)問。所以張釋之、于定國都聲名光耀于漢朝;鐘繇、高柔的業(yè)績輝映在魏國?,F(xiàn)在的讀書人都不肯學(xué)習(xí)法律,即使有懂得法律知識的,也被世人所輕視。遣實在是因為即使勤奮學(xué)習(xí)多年,不但得不到一點獎賞,反而被鄉(xiāng)里人所譏笑??峙逻@些法律文書將會永遠落入那些賤役者手中了。現(xiàn)在如果對學(xué)習(xí)法律者大加獎賞,以鼓勵勸導(dǎo)人們都來學(xué)習(xí)法律,并用法律知識來考樓官員,教育官宦貴族的子弟;選拔精通法律的人在中央政府任職,成績優(yōu)良的出任地方長官。無論是方面大員,還是郡縣官吏,都從懂得法律、有斷獄才能的人中選拔,那么皋繇施政的謀略便可輕易地實現(xiàn),杜預(yù)、鄭眾的業(yè)績,也很快能夠繁盛光大。此后,奸邪之人難逃刑律的懲罰,兇惡之吏也不能徇私舞弊了,這樣政治的協(xié)調(diào)就像身手相驅(qū)動,弓弦與箭栝緊密相扣了。

        我才疏學(xué)淺,卻執(zhí)掌審理刑獄的重任.陛下發(fā)自內(nèi)心,擔(dān)憂憐憫百姓身陷刑網(wǎng),朝廷承受圣訓(xùn),要體家人民的疾苦。我因此遠述歷代吏治之事,上奏給陛下。我所奏的這些,如果承蒙陛下認可,便應(yīng)當(dāng)寫進條律之中。國學(xué)要依照《五經(jīng)》博士的慣例,設(shè)置教授律學(xué)的助教,太學(xué)生想要就讀者,策試要超過一般的科舉,及第合格者,立即提拔任用,使他們身居執(zhí)法者的職位,以此來鼓勵讀書人攻讀律學(xué)。

        詔書答覆說聽從孔稚珪的建議,但最終卻沒有施行。

        轉(zhuǎn)官為御史中丞,遷驃騎長史,輔國將軍。建武初年,又調(diào)任冠軍將軍、平西長史、南郡太守。孔稚珪因為北魏連年來不斷南侵,征戰(zhàn)不止,百姓死傷很多。于是上表說:匈奴為中原禍患,自古以來就是如此??疾烊?、兩漠對付的策略,無論是斗智斗勇,還是講權(quán)宜奇變,從大要上講,無非是二種途徑而已。一是鐵馬金戈,風(fēng)馳電掃,揚威于沙漠;二是輕車簡從,派官員出使虜庭,修好講和。衹要對比斟出一下,二者的優(yōu)劣便可看得很清楚?,F(xiàn)今的發(fā)高論者,都認為大丈夫氣概以居于人下為恥辱,何況我朝上國天威。怎可先向北虜屈服?我們吳楚之地有強勁勇猛、裝備精良的士兵百萬之眾,要去斬殺那如鯨魷般兇狠之?dāng)?,哪次出擊不是讓他們粉身碎?請求和議,顯示軟弱,不是國家大計。我認為,戎狄之人性似野獸,原本不屬于人類。他們說話像鷗蹲踞似狼,分不清喜怒哀樂;眼睛像蜂四肢似蝎,談不上美貌丑惡。衹應(yīng)當(dāng)用高深的權(quán)謀去戰(zhàn)勝他們制伏他們,以蟊賊看待他們,對他們寬宏大度。怎能夠放任無窮的忿恨,爆發(fā)如雷電般的怒火,拋棄無數(shù)蒼生的性命,去爭如蟲鳥一樣小小的意氣。即使百戰(zhàn)百勝,也不足以稱雄于天下,而橫尸千里,對我國更是毫無益處。而且戎狄之人眾多,像螞蟻蜂類那樣聚合,像馬足獸毛那樣密集,窮追猛打也誅殺不盡,很難和他們競爭。漢高祖揚威于天下,也曾陷入被匈奴圍困在白登的窘迫境地;漢文帝國家充實刑政清明,多次受到匈奴的侵擾欺凌,也衹委曲地采取守勢;漠宣帝對匈奴羌人采取安撫招降的政策,使邊境安靜,.連朔方之馬都不受驚嚇;漢光武帝言辭謙卑,賜以厚禮,與匈奴講和,所以邊塞沒有戰(zhàn)爭煙塵。這兩漢四位皇帝,英明拯濟中原,輸送寶物,派遣宗族女子,輿匈奴通好和親,用長鞭駕馭著遠方狄戎,給后世子孫托福。難道他們都不想征戰(zhàn)?是因為愛惜百姓的生命啊。衹有漢武帝憑藉著五世基業(yè)的資本,繼承了天下的財富,心性驕傲,奢望過度,大肆征伐匈奴。于是便連年用兵,轉(zhuǎn)戰(zhàn)千里,長驅(qū)沙漠瀚海,飲馬于龍城,雖然斬殺俘獲了匈奴的名王,趕跑了兇惡的羯人,但漢朝的士卒也損失了十分之九。所以衛(wèi)青、霍去病出征關(guān)外,有上千支部隊不能回返;貳師將軍李廣率兵進沙漠,有上百支部隊投降敵人。前有李廣戰(zhàn)敗于陣前,后有李陵迫降于敵營,至于其余奔逃敗北之人,更是不計其數(shù)。因此使得國庫空虛,人口減半,喜歡戰(zhàn)爭,其功利又在哪裹戰(zhàn)不如和,其結(jié)果相差多么遠啊!

        自從西朝綱紀毀壞,東晉南遷,群胡差狄,紛紛擾亂橫暴于中原,使祖宗陵廟荊棘叢生,豺狼虎豹在宮廷咆哮,山川被顛倒翻覆,人民遭受荼毒,肝腦涂地,局勢動蕩不安、急迫危險,是天地開辟以來從未有過的。那時的得失狀況,這襄省略不再陳述。近至宋朝元嘉年間,多年沒有戰(zhàn)事,不料元嘉末年,不白量力,又向強敵挑起戰(zhàn)爭。于是一座座城池被傾覆,改屬敵人,北魏之兵飲馬長江,青州、徐州之地,人民流離散失,衹剩草木了。齊建元初期,還有胡虜侵犯邊塞,自永明年開始,又通結(jié)和好,十多年來,邊境暫時安靜無事。

        陛下再造帝業(yè),登上皇位,聲威如雷貫宇宙,勢鎮(zhèn)山河。但敵虜像茍延殘喘的大豬長蛇,未遭刀劍的屠宰,還在窺伺著邊地。戰(zhàn)爭烽煙不息,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五年了。去年蟲災(zāi),使樊城、漢中一帶,大受損害,今年這蟲災(zāi)更是到處蔓延不止。興兵十萬,每曰花費在千金以上,五年的費用加在一起,怎么能計算得清。陛下何必吝惜,衹消派一位使者,帶著價值百金的禮物,簡略的詔書,去誘使兇頑的敵人講和,使關(guān)河邊塞能夠休養(yǎng)生息,保全百姓,積蓄精銳,以等待敵虜自我衰敗之時,再圖進取。我的計策如果施行成功,那就是非凡的幸運福氣了;如果敵虜不肯聽命講和,也衹不過像戰(zhàn)時損失一小隊人馬而已。或許有人會說“派出使臣而敵方不接受和談,那就是辱沒了使命”。大凡胸懷天下,以四海為己任的人,是不會去計較微小的恥辱,顧全小節(jié)的。一座城池陷入敵手,尚且不值得惋惜;一位使臣不回來,又有什么慚愧的?況且我用權(quán)變之計謀取重大的利益,是按照自己的策略行事,怎么能認為這是恥辱?這就像尺蠖蟲一樣,先屈而后伸,屈是為了求得伸。我并不是說派遣使臣就一定能夠取得和議,但總會有可以講和的道理;這就好像戰(zhàn)爭不一定能取勝,但總會有取勝的機會一樣啊?,F(xiàn)在應(yīng)當(dāng)早早地派出大軍,大大地擴張兵力威勢,西從岷山、峨嵋,束到沿海地區(qū),征集犀甲、樓船等各種軍備物資。使得自青州至豫州,我們的偵察騎兵像繁星一樣密布,沿著畏江至漢水,我們的陣地像云一樣遮蓋萬里。據(jù)守險要,斷其糧道,以挫其銳氣,使它失魂喪膽;多設(shè)疑兵,把陣地修建得像金城湯池那樣堅固,使他們智窮力竭,無計可施。然后頒發(fā)真誠的詔書,派一名能言善辯的使者,帶著厚重的禮物,駕車前去。向他們陳述吉兇禍福。北魏人生性貪婪,喜歡奇貨異實,一方面畏懼我們的威勢,一方面又貪圖我們的賄賂,既畏威又喜賂,所以必定愿意講和。陛下采用我的表奏,施行我謀劃的計策,何愁玉門關(guān)下,沒有叩關(guān)要求通好的胡人呢?那些主戰(zhàn)的人說得是那么地懇切,我主和似嫌迂闊。希望陛下考察二種途徑的利害得失,所花費的人力物力各是多少,以陛下圣智之明玄思之妙,定能明顯地作出判斷.我上奏的這些意見,希望陛卜能下達到朝廷臺省,使這些中央重臣們一同參與商議。我承蒙陛下的特別恩遇,奉命輔佐方鎮(zhèn)大員,因此才敢放任自己的愚忠耿直,從千里之外奏上章表。

        齊明帝沒有采納孔稚珪的意見。征聘他為侍中,不成,仍留任原職。

        孔稚珪風(fēng)度氣韻清靜疏闊,愛好文學(xué)歌詠,能飲七八斗酒。與表兄張融情趣相投,又與瑯邪人工思遠、齟人錘及伺墨的弟弟何胤都是交情深厚的朋友。他不喜歡操心時務(wù),居住的宅院裹建造了很多假山池塘,常常獨自一人倚靠在小桌旁飲酒,而不管身邊的雜事。庭院中野草叢生也不修剪,經(jīng)常有青蛙的叫聲。有人間他說:“你想做速董嗎?”孔坦主笑著說:“我把這些青蛙的島叫當(dāng)作是兩部鼓吹樂,何必期望去仿效陳仲舉?!?/p>

        東昏侯永元元年,為都官尚書,轉(zhuǎn)遷為太子詹事,加散騎常侍。永元三年,孔稚珪得了重病,東昏侯要斥退他,于是便用臥車載著讓他走,因此加劇了病情,于是去世,享年五十五歲。追贈為金紫光祿大夫。

        劉繪字士章,彭城人,是太常卿劉毯的弟弟。父親劉劻,是宋末的權(quán)貴,家中有很多客人來拜訪,他讓劉繪和他們交談,應(yīng)答很流暢。劉劻高興地說:“你如果穿著禮服站立在朝廷上,就可以和貴賓交談了?!背跞沃骼?,齊太祖的太尉行參軍。太祖見到他而贊嘆說:“劉劻沒有死啊。”

        豫章王蕭嶷任江州刺史,以劉繪作左軍主簿。跟隨他鎮(zhèn)守江陵,又調(diào)任鎮(zhèn)西外兵曹參軍,驃騎主簿。劉繪聰明機警有文思,善于隸書,多次被蕭嶷召去,受到獎賞。他回答問題文辭華美思路敏捷,受到的恩遇在同僚之中,沒有誰能比得上他?,樞叭送跸铻楣Σ?,因為有為官的才能而受到進用。蕭嶷對同僚官佐們說:“我雖不能夠繼承取得陳蕃那么大的名聲,但屬下也還有二匹良驥啊?!眲⒗L又任司空記室錄事,轉(zhuǎn)任太子洗馬,大司馬諮議,兼領(lǐng)綠事。當(dāng)時,豫章王蕭嶷與文惠太子因為輩分不同,輿論認為束宮與朝府間各存疑心,于是劉繪苦苦請求出任外官,被命為南康相。治理郡事的空暇時間,他便專心講學(xué)?;实劢剃惡檎埣偬接H從南方回到京城,武帝問劉繪在郡中干些什么?停了一會兒武帝又說:“南康郡是三州咽喉要道,應(yīng)當(dāng)讓干練的人才去治理,怎么可以讓一位年紀鞋好講學(xué)的人去擔(dān)任逭一職務(wù)呢?”召回劉繪,任安陸王護軍司馬,調(diào)任中書郎,掌管詔誥。朝廷敕命輔助國子祭酒何胤整理編撰禮儀。

        永明末年,京都的讀書人盛典寫文章、談吐議論,都聚集在竟陵王的西邸。劉繪是年輕后學(xué)者的首領(lǐng),他機敏善于領(lǐng)會別人的意圖,有多方面的才能。當(dāng)時張融、周頤都很有言談的技巧,退融音調(diào)緩慢語意清晰,周頤語辭華美出言快捷。劉繪的談吐,抑揚頓挫,別有風(fēng)韻。時人評論他說:“劉繪貼近房宅,又另開一條門徑?!闭f是劉繪的談吐在張、周二人之間。

        魚復(fù)侯蕭王饗被殺后,豫章工蕭嶷想要安葬他,召來窒噬告訴這件事,讓他寫份奏章。劉繪要他拿來紙張筆墨,不多一會兒便寫成了。蕭嶷衹補充了八個字“提攜鞠養(yǎng),俯見成人”。于是贊嘆說:“彌衡怎能超過他呢!”后北魏使臣到來,劉繪由于很能辯說,所以被敕命接待北魏使臣。事情完畢之后,照例要編寫《語辭》。劉繪對別人說:“無論怎樣潤色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符合我說話的語言韻味是很困難的。”

        劉繪事奉兄長劉悛很是恭謹,與別人說話,說到兄長時也稱為“使君”。隆昌年間,劉悛犯罪將被處死,劉繪俯伏在宮門前請求代替兄長去死,高宗蕭鸞當(dāng)時輔佐朝政,解救了他。并召他擔(dān)任鎮(zhèn)軍長史,轉(zhuǎn)官黃門郎。高宗蕭鸞任驃騎將軍,以劉繪為輔國將軍,諮議,領(lǐng)錄事,掌管各種文書。高宗即位,劉繪調(diào)任太子中庶子,出任寧朔將軍、撫軍長史。

        安陸王蕭寶侄任湘州刺史,以劉繪做冠軍長史、長沙內(nèi)史,代理湘州事務(wù),將軍照舊。蕭寶晅的妃子是劉悛的女兒。蕭寶晅愛戀她的侍婢,劉繪卻把侍婢搶奪過來,并將這些全都告訴給皇上,蕭寶晅因此非常恨劉繪,與他不和。

        劉繪因遭母喪而離職。他生性孝道。在墓地守喪三年,吃粗劣的飯食。服完喪,又任寧朔將軍、晉安王征北長史、南束海太守,代理南徐州事務(wù)。劉繪雖然性格豪爽俠義,但很厭惡武事,喜歡博射這類文雅的游戲,他從來沒有騎馬征戰(zhàn)。兄長劉悛死后,廷議要追贈平北將軍、雍州刺史,詔書已經(jīng)發(fā)下,劉繪請尚書令徐孝嗣把它改掉。

        及至梁王義師興起,朝廷以劉繪為持節(jié),督雍、梁、南秦、北秦四州及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輔國將軍,領(lǐng)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劉繪堅決推讓不肯就職。大家都認為劉繪是因為朝廷政治昏亂,深感心灰意冷,所以才始終不肯接受這一任命。束昏侯于是改用張欣泰來擔(dān)任這個職務(wù)。劉繪調(diào)任建安王車騎長史,代行藩國事務(wù)。梁王義師包圍了建康城,南兗州刺史張稷總管城內(nèi)軍事,他與劉繪交情非常深厚,準(zhǔn)備謀劃廢立大事,便接連幾夜和劉繪交談。束昏侯被殺,城內(nèi)派劉繪及國子博士范云等人把束昏侯的首級送到石頭戍梁王蕭衍處。劉繪調(diào)任大司馬從事中郎。和帝中興二年,劉繪去世,享年四十五歲。劉繪撰寫《能書人名》,自己說很善于飛白筆法,言談之間,頗愛矜持夸耀。

        弟蕭瑱,字士溫。喜愛文學(xué)辭章,酒量非常大,不貪圖財物.滎陽人工蠱遠善于畫馬,劉蔓善于畫女人,人們把他倆并列第一。他官至吏部郎。比窒噬早死。

        史臣曰:刑與禮看似相對,一是勸善的法則,一是戒惡的法規(guī),從最淺顯的道理上說,它們都是治理世事的方法,是不分先后的,所以它們都是統(tǒng)治者防亂的堤壩,束縛百姓的繩索。為政最正確簡練的辦法,就是公平劃一,如果忽輕忽重,多次改變,就會叫人無所適從。法律條令的根本,在于文詞簡約而內(nèi)容豐富;按照實際情況,依據(jù)法典施行處罰。由于文辭有所出入,因而含義便會有所增減,造就造成判罰的尺度有寬松舒緩與嚴猛殘酷的不同。因為治理的方法不止一種,而前代治獄者審判的案例,衹要后代主管者認可,便往往援引采用。這一緊一松一嚴一寬,經(jīng)過歷代的累積,法律條文就會逐漸產(chǎn)生訛誤。所以同一刑法就形成了不同的標(biāo)準(zhǔn),于是刀筆之吏便藉機售奸,興起了徇私舞弊、弄虛作假的風(fēng)氣。稟承上司喜怒好惡的態(tài)度,伺機獲取千金之重的奸利。那些被判死罪的人能夠再生,并不是他們沒有犯罪,而身戴木枷囚禁牢獄的人,未必不是受冤屈者。下吏和廠司之間,僅憑公文行事,沒有誰會去精心審察案情;申理枉曲,平議案件,并不是治獄者的當(dāng)務(wù)之急,衹須依據(jù)法律去判罰,也就不會有什么罪殃。至于那些治理百姓的郡守縣令們,有繁多的事務(wù)需要處理,如果按情理去顧惜百姓,就不必送交獄官審理,若是按照律令定罪,那么再輕的處罰也是因為其有罪。由于綱羅太密法典太繁,所以往往造成法律條文與情理的互相矛盾。人世間盜賊總會有的,要都給予懲罰是難以窮盡的。想用嚴猛的刑法求得實效,按情理或許是這樣,要掃除高官豪門的淆亂法律,取得實效也就為期不遠。所以永明年審定法律,多采用優(yōu)待寬松的條文,治獄而不損害仁愛之心,但也受到過分寬宏大度的牽累。凡律令最重要的是一定施行,最可恨的是條文的錯亂煩雜。

        贊曰:袁彖徇私情而埋葬親戚,猶可體諒他作為人子的孝情??字色曅愿衿胶颓迨?,但能夠上表勸諫罷兵。劉士章機敏聰悟,能樹立良好的行為砥礪自己的名聲。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491545133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