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v日本v欧美v在线播放|伊人网中文字幕

<nav id="3u6n6"></nav><samp id="3u6n6"><tr id="3u6n6"><track id="3u6n6"></track></tr></samp>
    <legend id="3u6n6"><fieldset id="3u6n6"></fieldset></legend>

      
      

    1. 首頁 > 古籍 > 陳書詩人 >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一

      唐姚思Ctrl+D 收藏本站

      原文

        江總 姚察

        江總,字總持,濟陽考城人也,晉散騎常侍統(tǒng)之十世孫。五世祖湛,宋左光祿 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忠簡公。祖蒨,梁光祿大夫,有名當代。父紑,本州迎主簿, 少居父憂,以毀卒,在《梁書孝行傳》。

        總七歲而孤,依于外氏。幼聰敏,有至性。舅吳平光侯蕭勱,名重當時,特所 鐘愛,嘗謂總曰:“爾操行殊異,神采英拔,后之知名,當出吾右。”及長,篤學 有辭采,家傳賜書數(shù)千卷,總晝夜尋讀,未嘗輟手。年十八,解褐宣惠武陵王府法 曹參軍。中權將軍、丹陽尹何敬容開府,置佐史,并以貴胄充之,仍除敬容府主簿。 遷尚書殿中郎。梁武帝撰《正言》始畢,制《述懷詩》,總預同此作,帝覽總詩, 深降嗟賞。仍轉侍郎。尚書仆射范陽張纘,度支尚書瑯邪王筠,都官尚書南陽劉之 遴,并高才碩學,總時年少有名,纘等雅相推重,為忘年友會。之遴嘗酬總詩,其 略曰:“上位居崇禮,寺署鄰棲息。忌聞曉騶唱,每畏晨光赩。高談意未窮,晤對 賞無極。探急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銷鄙吝,枉趾覯顏色。下上數(shù)千載,揚搉 吐胸臆。”其為通人所欽挹如此。遷太子洗馬,又出為臨安令,還為中軍宣城王府 限內(nèi)錄事參軍,轉太子中舍人。

        及魏國通好,敕以總及徐陵攝官報聘,總以疾不行。侯景寇京都,詔以總權兼 太常卿,守小廟。臺城陷,總避難崎嶇,累年,至會稽郡,憩于龍華寺,乃制《修 心賦》,略序時事。其辭曰:

        太清四年秋七月,避地于會稽龍華寺。此伽藍者,余六世祖宋尚書右仆射州陵 侯元嘉二十四年之所構也。侯之王父晉護軍將軍AN,昔蒞此邦,卜居山陰都陽里, 貽厥子孫,有終焉之志。寺域則宅之舊基,左江右湖,面山背豁,東西連跨,南北 紆縈,聊與苦節(jié)名僧,同銷日用,曉修經(jīng)戒,夕覽圖書,寢處風云,憑棲水月。不 意華戎莫辨,朝市傾淪,以此傷情,情可知矣。啜泣濡翰,豈攄郁結,庶后生君子, 憫余此概焉。

        嘉南斗之分次,肇東越之靈秘。表《檜風》于韓什,著鎮(zhèn)山于周記。蘊大禹之 金書,鐫暴秦之石字。太史來而探穴,鐘離去而開笥。信竹箭之為珍,何珷玞之罕 值。奉盛德之鴻祀,寓安禪之古寺。實豫章之舊圃,成黃金之勝地。遂寂默之幽心, 若鏡中而遠尋。面曾阜之超忽,邇平湖之迥深。山條偃蹇,水葉侵淫。掛猿朝落, 饑鼯夜吟。果叢藥苑,桃蹊橘林。梢云拂日,結暗生陰。保自然之雅趣,鄙人間之 荒雜。望島嶼之邅回,面江源之重沓。泛流月之夜迥,曳光煙之曉匝。風引蜩而嘶 噪,雨鳴林而修颯,鳥稍狎而知來,云無情而自合。爾乃野開靈塔,地筑禪居,喜 園迢遰,樂樹扶疏。經(jīng)行籍草,宴坐臨渠,持戒振錫,度影甘蔬。堅固之林可喻, 寂滅之場蹔如。異曲終而悲起,非木落而悲始。豈降志而辱身,不露才而揚己。鐘 風雨之如晦,倦雞鳴之聒耳。幸避地而高棲,憑調御之遺旨。折四辯之微言,悟三 乘之妙理。遣十纏之系縛,祛五惑之塵滓。久遺榮于勢利,庶忘累于妻子。感意氣 于疇日,寄知音于來祀。何遠客之可悲,知自憐其何已。

        總第九舅蕭勃先據(jù)廣州,總又自會稽往依焉。梁元帝平侯景,征總為明威將軍、 始興內(nèi)史,以郡秩米八百斛給總行裝。會江陵陷,遂不行,總自此流寓嶺南積歲。 天嘉四年,以中書侍郎征還朝,直侍中省。累遷司徒右長史,掌東宮管記,給事黃 門侍郎,領南徐州大中正。授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騎常侍,東宮、中正如故。遷左 民尚書,轉太子詹事,中正如故。以與太子為長夜之飲,養(yǎng)良娣陳氏為女,太子微 行總舍,上怒免之。尋為侍中,領左驍騎將軍。復為左民尚書領左軍將軍,未拜, 又以公事免。尋起為散騎常侍、明烈將軍、司徒左長史,遷太常卿。

        后主即位,除祠部尚書,又領左驍騎將軍,參掌選事。轉散騎常侍、吏部尚書。 尋遷尚書仆射,參掌如故。至德四年,加宣惠將軍,量置佐史。尋授尚書令,給鼓 吹一部,加扶,馀并如故。策曰:“於戲,夫文昌政本,司會治經(jīng),韋彪謂之樞機, 李固方之斗極。況其五曹斯綜,百揆是諧,同冢宰之司,專臺閣之任。惟爾道業(yè)標 峻,寓量弘深,勝范清規(guī),風流以為準的,辭宗學府,衣冠以為領袖。故能師長六 官,具瞻允塞,明府八座,儀形載遠,其端朝握揆,朕所望焉。往欽哉,懋建爾徽 猷,亮采我邦國,可不慎歟!”禎明二年,進號中權將軍。京城陷,入隋,為上開 府。開皇十四年,卒于江都,時年七十六。

        總嘗自敘其略曰:

        歷升清顯,備位朝列,不邀世利,不涉權幸。嘗撫躬仰天太息曰:莊青翟位至 丞相,無跡可紀;趙元叔為上計吏,光乎列傳。官陳以來,未嘗逢迎一物,干預一 事。悠悠風塵,流俗之士,頗致怨憎,榮枯寵辱,不以介意。太建之世,權移群小, 諂嫉作威,屢被摧黜,奈何命也。后主昔在東朝,留意文藝,夙荷昭晉,恩紀契闊。 嗣位之日,時寄謬隆,儀形天府,厘正庶績,八法六典,無所不統(tǒng)。昔晉武帝策荀 公曾曰“周之冢宰,今之尚書令也”。況復才未半古,尸素若茲。晉太尉陸玩云 “以我為三公,知天下無人矣”。軒冕儻來之一物,豈是預要乎?弱歲歸心釋教, 年二十馀,入鐘山就靈曜寺則法師受菩薩戒。暮齒官陳,與攝山布上人游款,深悟 苦空,更復練戒,運善于心,行慈于物,頗知自勵,而不能蔬菲,尚染塵勞,以此 負愧平生耳。

        總之自敘,時人謂之實錄。

        總篤行義,寬和溫裕。好學,能屬文,于五言七言尤善;然傷于浮艷,故為后 主所愛幸。多有側篇,好事者相傳諷玩,于今不絕。后主之世,總當權宰,不持政 務,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共陳暄、孔范、王瑳等十馀人,當時謂之狎客。由是國 政日頹,綱紀不立,有言之者,輒以罪斥之,君臣昏亂,以至于滅。有文集三十卷, 并行于世焉。

        長子溢,字深源,頗有文辭。性傲誕,恃勢驕物,雖近屬故友,不免詆欺。歷 官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馬、中書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入隋,為秦王文學。

        第七子漼,駙馬都尉、秘書郎、隋給事郎,直秘書省學士。

        姚察,字伯審,吳興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吳太常卿,有名江左。察幼有至性, 事親以孝聞。六歲,誦書萬馀言。弱不好弄,博弈雜戲,初不經(jīng)心。勤苦厲精,以 夜繼日。年十二,便能屬文。父上開府僧垣,知名梁武代,二宮禮遇優(yōu)厚,每得供 賜,皆回給察兄弟,為游學之資,察并用聚蓄圖書,由是聞見日博。年十三,梁簡 文帝時在東宮,盛修文義,即引于宣猷堂聽講論難,為儒者所稱。及簡文嗣位,尤 加禮接。起家南海王國左常侍,兼司文侍郎。除南郡王行參軍,兼尚書駕部郎。

        值梁室喪亂,于金陵隨二親還鄉(xiāng)里。時東土兵荒,人饑相食,告糴無處,察家 口既多,并采野蔬自給。察每崎嶇艱阻,求請供養(yǎng)之資,糧粒恒得相繼。又常以己 分減推諸弟妹,乃至故舊乏絕者皆相分恤,自甘唯藜藿而已。在亂離之間,篤學不 廢。

        元帝于荊州即位,父隨朝士例往赴西臺,元帝授察原鄉(xiāng)令。時邑境蕭條,流亡 不反,察輕其賦役,勸以耕種,于是戶口殷盛,民至今稱焉。

        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與察深相眷遇,表用察佐著作,仍撰史。永定初,拜始 興王府功曹參軍,尋補嘉德殿學士,轉中衛(wèi)、儀同始興王府記室參軍。吏部尚書徐 陵時領著作,復引為史佐,及陵讓官致仕等表,并請察制焉,陵見嘆曰:“吾弗逮 也。”太建初,補宣明殿學士,除散騎侍郎、左通直。尋兼通直散騎常侍,報聘于 周。江左耆舊先在關右者,咸相傾慕。沛國劉臻竊于公館訪《漢書》疑事十馀條, 并為剖析,皆有經(jīng)據(jù)。臻謂所親曰:“名下定無虛士。”著《西聘道里記》,所敘 事甚詳。

        使還,補東宮學士。于時濟陽江總、吳國顧野王、陸瓊、從弟瑜、河南褚玠、 北地傅縡等,皆以才學之美,晨夕娛侍。察每言論制述,咸為諸人宗重。儲君深加 禮異,情越群僚,宮內(nèi)所須方幅手筆,皆付察立草。又數(shù)令共野王遞相策問,恒蒙 賞激。

        遷尚書祠部侍郎。此曹職司郊廟,昔魏王肅奏祀天地,設宮縣之樂,八佾之舞, 爾后因循不革。梁武帝以為事人禮縟,事神禮簡,古無宮縣之文。陳初承用,莫有 損益。高宗欲設備樂,付有司立議,以梁武帝為非。時碩學名儒、朝端在位者,咸 希上旨,并即注同。察乃博引經(jīng)籍,獨違群議,據(jù)梁樂為是,當時驚駭,莫不慚服, 仆射徐陵因改同察議。其不順時隨俗,皆此類也。

        拜宣惠宜都王中錄事參軍,帶東宮學士。歷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二府咨議 參軍,丁內(nèi)憂去職。俄起為戎昭將軍,知撰梁史事,固辭不免。后主纂業(yè),敕兼東 宮通事舍人,將軍、知撰史如故。又敕專知優(yōu)冊謚議等文筆。至德元年,除中書侍 郎,轉太子仆,馀并如故。

        初,梁季淪沒,父僧垣入于長安,察蔬食布衣,不聽音樂,至是兇問因聘使到 江南。時察母韋氏喪制適除,后主以察羸瘠,慮加毀頓,乃密遣中書舍人司馬申就 宅發(fā)哀,仍敕申專加譬抑。爾后又遣申宣旨誡喻曰:“知比哀毀過禮,甚用為憂。 卿迥然一身,宗奠是寄,毀而滅性,圣教所不許。宜微自遣割,以存禮制。憂懷既 深,故有此及。”

        尋以忠毅將軍起兼東宮通事舍人。察志在終喪,頻有陳讓,并抑而不許。又推 表其略曰:“臣私門禍,并罹殃罰,偷生晷漏,冀申情禮,而尪疹相仍,苴緌穢 質,非復人流,將畢苫壤。豈期朝恩曲覃,被之纓紱,尋斯寵服,彌見慚靦。且宮 闥秘奧,趨奏便繁,寧可以茲荒毀所宜叨預。伏愿至德孝治,矜其理奪,使殘魂喘 息,以遂馀生?!痹t答曰:“省表具懷。卿行業(yè)淳深,聲譽素顯,理徇情禮,未膺 刀筆。但參務承華,良所期寄,允茲抑奪,不得致辭也。”俄敕知著作郎事,服闋, 除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

        察既累居憂服,兼齋素日久,自免憂后,因加氣疾。后主嘗別召見,見察柴瘠 過甚,為之動容,乃謂察曰:“朝廷惜卿,卿宜自惜,即蔬菲歲久,可停持長齋。” 又遣度支尚書王瑗宣旨,重加慰喻,令從晚食。手敕曰:“卿羸瘠如此,齋菲累年, 不宜一飯,有乖將攝,若從所示,甚為佳也。”察雖奉此敕,而猶敦宿誓。

        又詔授秘書監(jiān),領著作如故,乃累進讓,并優(yōu)荅不許。察其秘書省大加刪正, 又奏撰中書表集。拜散騎常侍,尋授度支尚書,旬月遷吏部尚書,領著作并如故。 察既博極墳素,尤善人物,至于姓氏所起,枝葉所分,官職姻娶,興衰高下,舉而 論之,無所遺失。且澄鑒之職,時人久以梓匠相許,及遷選部,雅允朝望。初,吏 部尚書蔡徵移中書令,后主方擇其人,尚書令江總等咸共薦察,敕答曰:“姚察非 唯學藝優(yōu)博,亦是操行清修,典選難才,今得之矣?!蹦松窆P草詔,讀以示察,察 辭讓甚切。

        別日召入論選事,察垂涕拜請曰:“臣東皋賤族,身才庸近,情忘遠致,念絕 修途。頃來忝竊,久知逾分,特以東朝攀奉,恩紀謬加。今日叨濫,非由才舉,縱 陛下特升庸薄,其如朝序何?臣九世祖信,名高往代,當時才居選部,自后罕有繼 蹤。臣遭逢成擢,沐浴恩造,累致非據(jù),每切妨賢。臣雖無識,頗知審己,言行所 踐,無期榮貴,豈意銓衡之重,妄委非才。且皇明御歷,事高昔代,羽儀世胄,帷 幄名臣,若授受得宜,方為稱職。臣夙陶教義,必知不可。”后主曰:“選眾之舉, 僉議所歸,昔毛玠雅量清恪,盧毓心平體正,王蘊銓量得地,山濤舉不失才,就卿 而求,必兼此矣。且我與卿雖君臣禮隔,情分殊常,藻鏡人倫,良所期寄,亦以無 慚則悊也。”

        察自居顯要,甚勵清潔,且廩錫以外,一不交通。嘗有私門生不敢厚餉,止送 南布一端,花綀一匹。察謂之曰:“吾所衣著,止是麻布蒲綀,此物于吾無用。既 欲相款接,幸不煩爾?!贝巳诉d請,猶冀受納,察厲色驅出,因此伏事者莫敢饋遺。

        陳滅,入隋,開皇九年,詔授秘書丞,別敕成梁、陳二代史。又敕于硃華閣長 參。文帝知察蔬菲,別日乃獨召入內(nèi)殿,賜果菜,乃指察謂朝臣曰:“聞姚察學行 當今無比,我平陳唯得此一人?!笔辏u封北絳郡公。察往歲之聘周也,因得 與父僧垣相見,將別之際,絕而復蘇,至是承襲,愈更悲感,見者莫不為之歔欷。

        察幼年嘗就鐘山明慶寺尚禪師受菩薩戒,及官陳,祿俸皆舍寺起造,并追為禪 師樹碑,文甚遒麗。及是,遇見梁國子祭酒蕭子云書此寺禪齋詩,覽之愴然,乃用 蕭韻述懷為詠,詞又哀切,法俗益以此稱之。丁后母杜氏喪,解職。在服制之中, 有白鳩巢于戶上。

        仁壽二年,詔曰:“前秘書丞北絳郡開國公姚察,強學待問,博極群典,脩身 立德,白首不渝,雖在哀疚,宜奪情禮,可員外散騎常侍,封如故?!庇蛛肥虝x王 昭讀。煬帝初在東宮,數(shù)被召見,訪以文籍。即位之始,詔授太子內(nèi)舍人,馀并如 故。車駕巡幸,恒侍從焉。及改易衣冠,刪正朝式,切問近對,察一人而已。

        年七十四,大業(yè)二年,終于東都,遺命薄葬,務從率儉。其略曰:“吾家世素 士,自有常法。吾意斂以法服,并宜用布,土周于身。又恐汝等不忍行此,必不爾, 須松板薄棺,才可周身,土周于棺而已。葬日,止粗車,即送厝舊塋北。吾在梁世, 當時年十四,就鐘山明慶寺尚禪師受菩薩戒,自爾深悟苦空,頗知回向矣。嘗得留 連山寺,一去忘歸。及仕陳代,諸名流遂許與聲價,兼時主恩遇,宦途遂至通顯。 自入朝來,又蒙恩渥。既牽纏人世,素志弗從。且吾習蔬菲五十馀年,既歷歲時, 循而不失。瞑目之后,不須立靈,置一小床,每日設清水,六齋日設齋食果菜,任 家有無,不須別經(jīng)營也?!背?,察愿讀一藏經(jīng),并已究竟,將終,曾無痛惱,但西 向坐,正念,云“一切空寂”。其后身體柔軟,顏色如恒。兩宮悼惜,赗賻甚厚。

        察性至孝,有人倫鑒識。沖虛謙遜,不以所長矜人。終日恬靜,唯以書記為樂, 于墳籍無所不睹。每有制述,多用新奇,人所未見,咸重富博。且專志著書,白首 不倦,手自抄撰,無時蹔輟。尤好研核古今,諟正文字,精采流贍,雖老不衰。兼 諳識內(nèi)典,所撰寺塔及眾僧文章,特為綺密,在位多所稱引,一善可錄,無不賞薦。 若非分相干,咸以理遣。盡心事上,知無不為。侍奉機密,未嘗淹漏。且任遇已隆, 衣冠攸屬,深懷退靜,避于聲勢。清潔自處,貲產(chǎn)每虛,或有勸營生計,笑而不答。 穆于親屬,篤于舊故,所得祿賜,咸充周恤。

        后主所制文筆,卷軸甚多,乃別寫一本付察,有疑悉令刊定,察亦推心奉上, 事在無隱。后主嘗從容謂朝士曰:“姚察達學洽聞,手筆典裁,求之于古,猶難輩 匹,在于今世,足為師范。且訪對甚詳明,聽之使人忘倦。”察每制文筆,敕便索 本,上曰:“我于姚察文章,非唯玩味無已,故是一宗匠?!?/p>

        徐陵名高一代,每見察制述,尤所推重。嘗謂子儉曰:“姚學士德學無前,汝 可師之也?!鄙袝罱偱c察尤篤厚善,每有制作,必先以簡察,然后施用??倿?詹事時,嘗制登宮城五百字詩,當時副君及徐陵以下諸名賢并同此作。徐公后謂江 曰:“我所和弟五十韻,寄弟集內(nèi)。”及江編次文章,無復察所和本,述徐此意, 謂察曰:“高才碩學,庶光拙文,今須公所和五百字,用偶徐侯章也?!辈熘t遜未 付,江曰:“若不得公此制,仆詩亦須棄本,復乖徐公所寄,豈得見令兩失?!辈?不獲已,乃寫本付之。為通人推挹,例皆如此。

        所著《漢書訓纂》三十卷,《說林》十卷,《四聘》、《玉璽》、《建康三鐘》 等記各一卷,悉窮該博,并《文集》二十卷,并行于世。察所撰梁、陳史雖未畢功, 隋文帝開皇之時,遣內(nèi)史舍人虞世基索本,且進上,今在內(nèi)殿。梁、陳二史本多是 察之所撰,其中序論及紀、傳有所闕者,臨亡之時,仍以體例誡約子思廉,博訪撰 續(xù),思廉泣涕奉行。思廉在陳為衡陽王府法曹參軍,轉會稽王主簿。入隋,補駐王 府行參軍,掌記室,尋除河間郡司法。大業(yè)初,內(nèi)史侍郎虞世基奏思廉踵成梁、陳 二代史,自爾以來,稍就補續(xù)。

        史臣曰:江總持清標簡貴,加潤以辭采,及師長六官,雅允朝望。史臣先臣稟 茲令德,光斯百行,可以厲風俗,可以厚人倫。至于九流、《七略》之書,名山石 室之記,汲郡、孔堂之書,玉箱金板之文,莫不窮研旨奧,遍探坎井,故道冠人師, 晉紳以為準的。既歷職貴顯,國典朝章,古今疑議,后主皆取先臣斷決焉。

      譯文及注釋

        江總字總持,是濟陽考城人,晉散騎常侍江統(tǒng)的十代孫。五世祖名湛,是宋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謐號忠簡公。祖父名倩,是梁光祿大夫,在當時有名氣。父親名钚,是本州迎主簿,年輕時守父喪,哀傷而死,載在《梁書孝行傳》上。

        江總七歲就喪父,寄身在外婆家。小時聰明伶俐,有卓絕的品性。舅舅吳平光侯蕭勘,在當時名望很高,特別鐘愛他,曾經(jīng)對江總說:“你的操守品行很特別,精神風采超人,以后出名,應比我強?!钡介L大了,苦學有文采,家裹有祖仁留下的朝廷所賜圖書數(shù)千卷,江總日夜翻查閱讀,不曾停止。十八歲時,步入仕途,任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中權將軍、丹陽尹何敬容開建府署,設佐史,都用名門之后擔任,就請他任敬容府主簿。調任尚書殿中郎。梁武帝撰寫《正言》才完,作《述懷》,江總同作此題,帝看了江總的詩,深表贊賞。就調任他為侍郎。尚書仆射范陽人張纜,度支尚書瑯邪人王筠,都官尚書南陽人劉之遴,都高才博學。江總那時年輕但很有名氣,張纘等人都推許看重他,結成忘年友會。劉之遴曾贈給江總詩,詩大致寫道:“上位居崇禮,寺署鄰棲息。忌聞曉騮唱,每畏晨光艴。高談意未窮,晤對賞無極。探急共遨游,休沐忘退食。曷用銷鄙吝,枉趾覯顏色。下上數(shù)千載,揚榷吐胸臆?!彼粚W識淵博的人欽敬推許到了這種程度。調任太子洗馬,又出京做臨安令,回朝廷任中軍宣城王府限內(nèi)錄事參軍,轉任太子中舍人。

        等到與魏國通好,朝廷命江總和徐陵代理官職出使北魏,江總因病未去。侯景叛亂進犯京都時,朝廷詔令江總暫兼太常卿,守衛(wèi)小廟。臺城陷落后,江總避難一路艱辛,幾年后到了會稽郡,住在龍華寺,就創(chuàng)作了《修心賦》,大致記述了當時的事。賦中寫道:

        太清四年秋七月,在會稽龍華寺避亂。這座寺廟,是我六世祖宋代尚書右仆射州陵侯在元嘉二十四年建造的。州陵侯的祖父是晉護軍將軍江膨,過去曾來這襄,居住在山陰都陽里,有傳留子孫,終老于此的意愿?,F(xiàn)在寺廟的占地就是舊宅的老基,左面是江右面是湖,前有山后有壑,東西有跨院相連,南北有回廊相通。且與清苦守節(jié)的高僧共度時日,早晨誦經(jīng)修性,夜裹看看圖書,安臥在風云中,閑居于水邊月下。不料華夏陷入戎狄,朝廷傾覆,因而傷心,那種感情是可想而知了。涕淚浸筆,怎能舒展郁悶,希望后來的君子,能理解同情我的狀況。遣裹是南斗的分野,東越的靈秘以這裹開始,韓詩中有《檜風》的記載,周代典籍中有主要山脈的記述。這裹藏有大禹的鐘鼎金書,有暴秦的刻石文字,太史公來探過禹穴,鐘離意走出山陰去揭開孔圣的方笥。如果竹箭會是寶物,怎么斌玖那樣珍貴。獻上對盛德的隆重祭禮,寄寓在安靜修禪的古寺,這原是豫章的舊園圃,成了黃金勝地。于是深心靜默,像對鏡遠遠追尋,前面層巒疊嶂曠遠迷茫,近處深深的湖水那么平靜。山林優(yōu)美,夜露漸重,掛懸在樹上的猿早晨滑落地面,饑餓的鼯鼠夜裹發(fā)出叫聲。果木成林藥材成園,桃林中小徑幽幽,橘樹多得成林,樹梢高入云霄遮掩日光,林中幽暗遍地成蔭。喜愛自然的雅趣,輕視人間的煩雜,遙望島嶼縈回,江河交匯,長夜裹流水泛著粼粼月光,拂曉時霧靄飄來籠罩大地。清風引起了蟬唱,雨打叢林聲音蕭瑟,鳥兒漸漸狎玩近人,煙云無情自然收合。

        這就修筑靈塔,建立廟宇,愛這寬廣的園苑,樂此樹木扶疏。走過草地。閑坐溪邊,守持戒行,扶著禪杖,恬然度El,堅固林可作比況,寂滅場可以相喻。異曲奏畢憂傷起,悲愁非因落葉生,怎能委屈本意身受辱,不想顯露才華去揚名。風雨聚集天地昏暗,也厭倦了聒耳的雞鳴,幸而回避了塵世高隱在這裹,任他帝王降旨也不理。我為微妙的四辯所折服,悟到了三乘的奧妙禪理,拋開眾多繩索的束縛,拂去了迷惑的塵滓,很久以來忘記了勢利虛榮,希望忘掉拖累人生的妻子兒女,感喟昔日太重意氣,尋覓知音的希望寄托于來年,為何遠行的客人可悲,要知道哀憐自己怎有完畢。

        江總的第九舅蕭勃原先占據(jù)廣州,江總又從會稽去依附他。

        梁元帝戡平了侯景的叛亂,征用江總為明威將軍、始興內(nèi)史,用郡級俸祿八百斛米給江總做路費。恰遇江陵失陷,就沒有去,江總從此流落在鱟畝多年。玉塞四年,以中書侍郎的職務征召回朝,在中書省任職。屢次升遷做到司徒右長史,掌管柬宮管記,給事黃門侍郎,領南徐州大中正。又授任太子中庶子、通直散騎常侍,東宮、中正等職照舊。又調任左民尚書,轉任太子詹事,中正職如舊。因為和太子長夜飲酒作樂,養(yǎng)良娣陳氏為女,讓太子改裝到江總的家襄輿陳旦幽會,皇上震怒免了逗總的官。不久任侍中,領左驍騎將軍。又任左民尚書,領左軍將軍,未正式任命,就又因故免去。不久起用為散騎常侍、明烈將軍、司徒左長史,升任太常卿。

        后主即位,拜他為祠部尚書,又領左驍騎將軍,參掌選事。轉任散騎常侍、吏部尚書。接著調任尚書仆射,照舊參掌選事。至德四年,加封為宣惠將軍,可按敷設置佐史。不久又授任尚書令,賜給他一部鼓吹樂隊,加賜扶掖之人,其他職位照舊。策書上說:“嗚乎,文昌整治根本,司會管治經(jīng)濟,韋彪被稱為國家的關鍵,李固被比作北斗北極。何況五曹的總理,靠你主持調濟,與冢宰的職責相同,專主臺閣重任。由于你道德術業(yè)高超,器宇度量不凡,有美好的規(guī)行風范,儀表風度可以作為楷模,又是辭學的宗師,文明禮教能作士大夫的領袖。所以能率領六卿官員,眾望所歸,朝內(nèi)八座重臣,以為模范影響深遠,那整肅朝綱掌握政事,是我所希望的。過去我是很欽佩你的啊,請努力運用你高明的謀略,輔助我治理好國家,能不謹慎嗎!”禎明二年,進封爵號中權將軍。

        京城陷落后,到隋朝,替皇上開設府署。開皇十四年,死在江都,這年他七十六歲。江總曾寫過自敘,大略說:

        歷經(jīng)升遷地位顯赫,位至朝廷大臣,但我不貪圖錢財,不想弄權受寵。我曾撫著躬圭仰天長嘆說:“莊青翟官為丞相,歷史上卻沒有記載;趙元叔衹不過是個計簿官,卻榮耀地載入列傳?!蔽易詮脑陉愖龉僖詠?,不曾對某一人一物逢迎,不曾干預某一事。悠悠塵世中,庸俗的人,很能招來怨忿,榮枯寵辱,我不把它放在心上。太建的時候,國家權力被一群小人掌握,諂上嫉下作威作福,我?guī)状伪凰麄兇驌袅T黜,無奈何逭是命運。篷主昔日在東宮,愛好文藝,早年我承蒙超拔,感戴恩德矢志效力。后主嗣位以后,時常錯愛給我厚恩,我得以標榜于朝廷,掌握眾多功業(yè),八法六典,無不歸我統(tǒng)管。早年置武帝策封荀公曾時說道:“周朝的冢宰,就是當今的尚書令?!庇趾螞r我才能未及古人一半,如此尸位素餐。晉太尉陸遠說:“用我做三公,可見天下沒有賢人了?!避庈嚸岱菬o意中獲得的,哪裹是預先求取的呢?

        幼年時信奉佛教,二十多歲,進鐘山到靈墮壹拜則法師受了菩薩戒。晚年在陸為官,與攝山布上人交游,深深領悟了佛教關于苦和空的禪理,越加注意修煉,心裹長存善念,對萬物普施仁慈,稍知自勉,但不能安于淡飯粗茶的隱居生活,還是沾染了塵世的拖累,因此感到愧對平生的志愿。江總的自敘,當時的人稱為實錄。

        江總堅持施行仁義,性情寬厚和順。好學,會寫文章,在五言和七言方面尤其擅長。然而過于浮艷,所以被后主寵愛。有許多短文小詩之類,愛好文學的人傳誦吟詠,至今不絕。墮主的時代,作為首輔,不理政務,衹是每El與籃主在后院游樂,輿陳暄、孔范、王磋等十余人一起,當時稱他們是“狎客”。因此國家政治Et益頹廢,政綱法紀不能建立,若有人勸諫,就用罪名來責斥他,君昏臣亂,落得滅亡的結局。

        江總有文集三十卷,都流傳在世上。

        他的長子名溢,字深源,頗有文采。性情桀騖放誕,恃才傲物,即使是故舊親朋,也難免受他詆毀欺侮。歷任著作佐郎、太子舍人、洗馬、中書黃門侍郎、太子中庶子等職。到隋朝,做了秦王的文學侍從。

        他的第七個兒子名淮,任駙馬都尉、秘書郎,在隋代任給事郎,直秘書省學士。

        姚察字伯審,是吳興武康人。他的九世祖名信,是吳國太常卿,在江左有名望。

        姚察小時候有卓絕的品性,侍奉雙親因孝行出名。六歲,誦書萬余字。幼年時不喜愛玩耍,賭賽下棋等雜耍,都不放在心上。勤學苦練,夜以繼El。十二歲,就能寫文章。他父親就是上開府僧垣,在梁武帝時代有名望,皇宮裹賞賜很多,每次得到賞賜,都拿回給姚察及其兄弟們,作為游學的費用,姚察全用來購買圖書,因此見聞日益淵博。十三歲,梁簡文帝當時在束宮,很重視文章義理,就帶著他到宣猷堂聽講和參加論辯,被學者稱贊。等到簡文帝嗣位,更加對他禮遇。起用他為南海王國的左常侍,兼司文侍郎。授予他為南郡王行參軍,兼尚書駕部郎。

        當梁朝王室喪亂時,姚察在金陵隨雙親回鄉(xiāng)。當時東部由于戰(zhàn)爭加上饑荒,人們相食,無處買糧,姚察家裹人多,都到外面采野菜來吃。姚家常常經(jīng)過艱難險阻,尋找供養(yǎng)家人的財物,糧食才能維持沒斷。他又總是把自己的那份省下來給弟弟妹妹們,以至于親朋戚友斷糧少食的都予以照顧,自己衹有以食野菜為美味了。在荒年離亂中,他堅持學習不止。

        元帝在荊州即位,他父親與朝臣一律前往中書省聽用,元帝授予姚察任原鄉(xiāng)縣令。當時縣內(nèi)蕭條,流亡在外的人沒有回來,姚察減輕了賦稅徭役,勉勵耕種,于是人口增多百姓富足,人們至今稱頌他。

        中書侍郎領著作杜之偉與姚察深相愛重,上表任姚察為佐著作,跟隨他一起撰史。永定初年,授予他為始興王府功曹參軍,不久補為嘉德殿學士,轉中衛(wèi)、儀同始興王府記室參軍。吏部尚書徐陵當時領著作,又引薦他任史佐,連徐陵的讓官致仕等表,都請姚察來寫,徐陵看到姚察寫的文章嘆息說:“我不如他啊?!碧ǔ跄辏a為宣明殿學士,授散騎侍郎、左通直。不久兼任通直散騎常侍,出使到北周。江左的年老舊交先在關右的,都傾慕他。沛國的劉臻私下N公館詢問《漢書》中的疑難之事十多條,姚察都給他分析,全是有經(jīng)典依據(jù)的。劉臻對親近的人說“盛名之下必定沒有虛假的賢士”。姚察寫的《西聘道里記》,所記的事很詳細。

        出使回來,補為東宮學士。于時期濟陽的江總、吳國顧野王、陸瓊、堂弟墮瑜、河南的褚玠、北地的傅緯等人,都憑著才學好,早晚歡聚侍奉東宮。姚家常談論著作方面的問題,都被眾人信奉推重。太子深加禮遇,感情超過那些同僚,宮內(nèi)所須的重要文件,都交給姚察起草。又屢次讓他與野王遞相設間經(jīng)典和治國方略,經(jīng)常受到贊賞鼓勵。

        調任尚書祠部侍郎。這個機構職責是掌管天地宗廟等祭祀活動,從前魏王肅奏請祭祀天地時,設置宮懸樂以及八佾舞,這以后都沿襲下來沒有創(chuàng)制新樂舞。梁武帝認為對人的禮繁,對神的禮簡,古代又沒有宮懸樂的記載。陳初年承襲梁的禮儀,沒有增減。高宗想設置完備的祭祀樂禮,讓有關部門討論,認為梁武帝的做法不對。當時博學的名儒、首輔重臣,都迎合皇上的意思,一致同意皇上的意見。姚察卻廣泛引證經(jīng)典,獨排眾議,堅持認為梁的樂禮是對的,當時群臣吃驚,沒有誰不慚愧佩服,仆射徐陵于是改變而贊同姚察的意見。姚察不茍同時俗,都與逭事相仿。

        授予宣惠宜都王中錄事參軍,帶東宮學士。又歷任仁威淮南王、平南建安王這兩個王府的諮議參軍,因為守母喪而離職。不久起用為戎昭將軍,主持撰寫梁朝的史事,堅持推辭而未獲準。后主繼位,命他兼任東宮通事舍人,將軍和知撰史的職位不變。又命他專門掌管優(yōu)冊謐議等動筆墨的事。至德元年,授為中書侍郎,又轉任太子仆,其他職位照舊。

        當初,梁衰微滅亡時,姚察的父親僧垣流亡到墾宣,型瞳粗食布衣,不聽音樂,到逭時父親的死訊由使者帶到江南。當時姚察為母親韋氏守喪剛除喪服,后主因為姚察瘦弱,怕他到遠方奔喪傷害身體,就暗地派中書舍人司馬申到姚察的家裹致喪,屢次命司馬申特加勸解,以后又派司區(qū)空去說明皇上旨意告誡型瞳說:“得知你近來哀傷遇度,很是因此憂慮。卿如果獨去遠方,祭奠父親,傷身丟命,是圣教不允許的。應該稍行祭奠而節(jié)哀,來保持禮儀。憂思已深,所以我才有這樣的安排?!?/p>

        不久以忠毅將軍的職務起用,兼束宮通事舍人。型瞳一心想守完父喪,一次又一次地陳情辭讓,都得不到允許。他又上表,大致說:“我家裹遭禍,災殃齊來,我偷生時曰,就是想盡人子的情和禮。而我體弱多病,又加上服喪期間不祥之身,不可能和人們一樣。我將守滿父喪,怎能希望得到朝廷特別的恩顧,擔任官職。若接受圣上遣一恩寵,我更加感到羞愧。而且宮門襄的事隱微難明,進奏頻繁,豈能是這樣一個因喪傷心的人適合參預的。誠望大德的明主憐憫我的孝心,以理裁奪,使我這個病弱的人得以喘息,度完我的余生?!痹t書答覆說:“奏表閱過,悉知,我很感動。你品行淳厚學識淵博,聲譽向來很高,理由本就順情順禮,并不是感于你的文筆。衹是到承華殿參預政務,是我深切期盼的,請答應這一不情之請,不要推辭了?!碑敿疵骼墒?。服喪期滿,就授予他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

        姚察連連守喪,加上齋素日子長,從除喪服后,又添了喘病。后主曾單獨召見,看到姚察骨瘦如柴,不禁傷感,就對姚察說:“朝廷愛惜你,你也應該顧惜自己,已吃素多年,可以停了長齋吧。”又派度支尚書王瑗宣旨,特別予以安慰勸說,讓王瑗陪姚家用晚飯。親寫敕書說:“你瘦弱到逭地步,吃素多年,不要衹用一餐這樣的飯,違背調養(yǎng),若能聽從我的話,那就很好?!币Σ祀m然接受這一手令,但還是堅守原來的誓。

        又下詔授予他秘書監(jiān),照舊領著作,他多次進表辭讓,都被好言回絕。姚察在秘書省大量修訂,又奏請撰寫中書表集。任散騎常侍,接著授度支尚書,一月后調任吏部尚書,領著作等職不變。姚察既有淵博的經(jīng)典知識,又尤其擅長寫人物,甚至于人物有關的姓氏來歷,宗族分支,官職婚嫁,興亡盛衰,全都敘述,沒有錯漏。而且審核辨析歷史上難題的職務,當時人們長久以來以梓匠稱他,等到調任吏部,正合他們的愿望。當初,吏部尚書藍征調任中書令,后主正要選擇合適的人接替,尚書令江總等人都推薦姚察,皇上答覆說:“姚察不衹是學問好,操守品行也高,任典選職務的難得人才,現(xiàn)在得到了。”就親筆草寫詔書,讀給姚察聽,姚察盡力辭讓。

        一天皇上召姚察到宮襄談論選官的事,姚察流淚叩拜請求說:“我是山野間低下的階層,身份才能都平庸,情懷不高遠,不追求美好前途。近來愧據(jù)職位,早知過分,衹因曾依附東宮,恩惠枉賜?,F(xiàn)在濫充朝位,不是因才能而被推舉,即使陛下是特地提拔我這庸碌淺薄的人,那又怎么端正朝列呢?我的九世祖姚信,在前代名望很高,當時僅升到選部,從這以后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樣。我能遇到提拔,沐浴圣恩,多次升任我不該占據(jù)的位置,我總想到這會妨礙賢士入朝。我雖然沒有見識,但也稍能自知,言行所追求的,并不想富貴榮華,哪裹想到造選拔官員的要職,錯委給我這個不才的人呢。況且圣上英明,事業(yè)高過前代,貴族世家,朝廷名臣,若授受恰當,才算足稱職的。我過去就理解教義,明白我是肯定不行的。”后主說:“選擇官員的事,是臺臣的一致意見,從前毛玢胸襟高潔,盧毓品行端正,王蘊因主選而得到封地,山濤推舉而不遣人才,對你來說,一定兼有這些人的美德。而且我與你雖然按禮儀是君臣有別,但情分非比尋常,評判人推舉人的事,我深望能托付給你,你也就不要感到慚愧而要明智些?!?/p>

        姚察身居顯要,很是注意清正廉潔,并且在俸祿以外,一律不收財物。曾經(jīng)有個門生不敢送厚禮,衹送一端南布、一匹花練。姚察對他說:“我的衣服,衹是麻布蒲練,這些東西對我沒有用處,既然要誠心交往,請不要如此煩勞?!边@個門生好言請求,還是希望他收下,姚察嚴厲地把他趕走了,于是下屬們沒有誰敢送禮。

        陳滅亡后到隋朝,開皇九年,文帝下韶授予他秘書丞的職務,另外命他寫完梁、陳兩代史。又命他為朱華合長參。文帝了解到姚察吃素,便在某一天單獨召進內(nèi)殿,賜給果菜。文帝指著姚察對朝臣說:“我聽說姚察學問品行當今無人能比,我平定陳衹得到這一個人?!遍_皇十三年,承襲父職封為北絳郡公。姚察以前出使周的時候,才得機會與父親僧垣相見,臨別時,死去活來,現(xiàn)在承襲父職,更加悲傷,見到遣情形的人無不為他傷心。

        姚察幼年曾到鐘山明慶寺尚禪師那裹受菩薩戒,等到在陳做官,俸祿都捐給寺裹作修建用,又為禪師補立石碑,碑文寫得遒勁華麗。到現(xiàn)在,看到梁時的國子祭酒蕭子云寫在這個寺裹的禪齋詩,看完后很傷感,就和著蕭子云的詩韻,寫了一首述懷詩,語言哀切,僧人和俗眾更加以此稱頌他。

        為后母杜氏守喪,解去職務。在服喪期間,有白鳩在門上筑巢。

        仁壽二年,詔令說:“前秘書丞北絳郡開國公型瞳,勤學待問,精通群典,注意本身道德的修養(yǎng),到老不變,雖在喪哀之中,也應根據(jù)情理,可以任員外散騎常侍,封號照舊?!庇置麨闀x王昭的侍讀。

        燈童當初在束宮,繼塞屢次被召見,詢問典籍。剛即位,就下詔授姚察為太子內(nèi)舍人,其他職務照舊?;噬铣塑囇灿螘r,總是姚察作侍從。等到改變朝廷服飾冠冕,修正朝廷儀式,在皇上身邊應答的,衹有姚察一個人罷了。

        在七十四歲時,大業(yè)二年,死于東都,遣命薄葬,一定要遵從省儉。遣書大略說:“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普通讀書人,自然有平常的生活原則。我想用佛衣裝殮,全用粗布,以土蓋身,又怕你們這些人不忍心這樣做,如果一定不這樣做,也衹要薄松木板做的棺材,衹要能放下身體,用土把棺材埋住就行了。下葬那天,祇用不裝飾的車,把靈柩送到墓地北邊就行。我在梁伐,當時十四歲,到鐘業(yè)明慶寺堂里面那裹受了菩薩戒,從此深深地領悟了苦空的憚理,稍知回向的禪理。曾經(jīng)住在山寺,一離塵世便忘了歸來。等到在墮做官,眾名流就褒揚了我的名聲,加上當時君王厚待,在仕途上就到了顯赫地位。從到墮翅以來,又受圣上恩澤。這已是被人世拖累,我的本意不能實現(xiàn)。況且我習慣素齋五十多年,已是經(jīng)歷多年,照舊不變。死后,不要立靈位,衹設個小床,每天獻上清水,六齋就獻上素齋果菜,根據(jù)家裹實情來辦,不要另買?!?/p>

        當初,逃塞希望讀一藏佛經(jīng),都已讀完想通,臨死時,竟無痛苦,祇是面向西方端坐,正念著,說“一切空寂”,之后身體變得柔軟,臉色像平常一樣。

        朝廷吊唁,助喪物品很豐厚。

        生性極孝,有人倫明識。恬淡謙虛,不用自己的長處矜夸于人。整天恬靜,衹把讀書作文當作樂事,對于三墳五典等書籍沒有不看的。每當有著述,多用新奇的觀點材料,是別人沒見過的,都注重豐富廣博。而且專心寫書,頭發(fā)白了也不疲倦,親手抄錄,沒有停的時候。尤其愛好研究歷史。審查訂正文字,精采豐富,即使年老也不減。又熟悉佛教經(jīng)典,他寫的寺塔和眾僧的文章,特別漂亮精彩。任職時多引薦人,衹要有一點長處的人,無不稱贊推舉。若非分求取官職的,都按理打發(fā)回去。盡心侍奉皇上,自己知道的沒有不去做的。對于朝廷機密,從不泄露。而且受皇上恩寵很重,朝士矚目,很想退避求靜,回避聲望權勢。以清心潔行的標準來自處,財產(chǎn)總是空乏,有人勸他經(jīng)營生計,他笑著不回答。恭謹對待親人和部屬,誠懇對待朋友,他所得的俸祿和賞賜,都拿來周濟別人。

        后主所寫的文章,篇幅很多,就另抄一本給姚察,有問題的地方全讓他訂正好,姚察也盡心侍奉皇上,事情毫不隱瞞。后主曾緩緩地對朝臣們說:“姚察學問深見識廣,文章和對古書的識見,在古人中,也難找到與他相比的,在現(xiàn)在,完全可以做楷模。而且答問時非常詳盡清晰,聽來教人忘記疲勞。”姚察每次寫文章,皇上都要他送上副本,皇上說:“我對于姚察的文章,并不祇是玩味不停,更因為這是一個宗師巨匠?!?/p>

        徐陵名望高過一代,每每一見姚察的文章,尤其推重。他曾經(jīng)對兒子徐儉說:“姚學士德行學問超過前人,你可以把他當作老師?!鄙袝罱偱c姚察尤其友好,每次有文章寫出來,一定先送給型瞳看一看,這樣以后才采用。絲纏任詹事時,曾寫登宮城五百字的詩,那時副君和徐陵以下眾名人都寫了這一題材。徐公后來對江總說:“我寫的和弟五十韻,編在弟的集子裹?!钡鹊竭|塑編排文章,沒有挑塞和的詩,就向姚塞說了涂墮的意思,他對逃塞說:“你才高博學,希望能讓我的文集增添光彩,現(xiàn)在要請你和五百字,用來與徐侯的詩章并美?!币Σ熘t遜沒寫,絲總說:“如果得不到你這首詩作,我的詩也得抽出來了,這又違背了徐公的寄文美意,怎能讓這事兩失?!币Σ觳坏靡眩蛯懥烁渡?。被同行推許,都像這事。

        所著的《漠書訓纂》三十卷,《說林》十卷,《西聘》、《玉璽》、《建康三鐘》等記各一卷,都盡量清楚豐富,以及《文集》二十卷,都流行于世。姚察所寫的梁、陳史雖然沒有完成,隋文帝開皇年間,派內(nèi)史舍人虞世基找到底稿,并且獻給皇上,現(xiàn)存在內(nèi)殿。梁、陳兩代史稿多半是姚察所寫,那中間的序論和紀、傳有些缺漏的,他臨死時,屢屢將體例遣教兒子思廉,要他多方詢訪繼續(xù)寫完,思廉哭著照辦。

        思廉在陳任衡陽王府法曹參軍,轉任會稽王主簿。到隋,補駐王府行參軍,掌記室,接著任回盟郡司法。、大業(yè)初年,內(nèi)史詩郎虞世基舉薦墨虛續(xù)成鑿、速二代史,從逭以后,漸漸完成了補續(xù)的任務。  

        史臣曰:江總具備美好的風范和高貴的氣質,又以文采增色,等到他成為六部官員的首腦,正合全體朝臣的愿望?! ∈烦嫉南雀副3置赖拢垢餍懈鳂I(yè)都感覺到他的光采,可以用來整肅風氣習俗,可以用來使人倫淳樸。至于九流、《七略》的書,名山石室的記載。汲郡、孔堂的書,玉箱金板的珍貴文章,沒有不盡求深奧主旨,全都探索了那些疑難,所以能為人師長,朝臣把他當作楷模。已歷任要職后,國家朝廷的典章制度,古今書籍和歷史上的疑難問題,后主都選我的先父來辨析解決。

      參考資料:
      1、佚名.道客巴巴.http://www.doc88.com/p-804291427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