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ㄅf作薯蕷,《御覽》作署豫是)
味甘溫。
主傷中,補(bǔ)虛羸,除寒熱邪氣,補(bǔ)中益氣力,長(zhǎng)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一名山芋,生山谷。
《吳普》曰:薯蕷,一名諸署(《御覽》作署豫,作諸署,藝文類聚,亦作諸),齊越名山芋,一名修脆,一名兒草(《御覽》引云,秦楚名玉延,齊越名山芋,鄭趙名山芋,一名玉延)神農(nóng)甘小溫,桐君雷公甘(御引作苦),無毒,或生臨朐鐘山,始生,赤莖細(xì)蔓,五月華白,七月實(shí)青黃,八月熟落,根中白,皮黃,類芋(《御覽》引云,二月八月采根,惡甘遂)。
《名醫(yī)》曰:秦楚名玉延,鄭越名土諸,生嵩高,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廣雅》云:玉延,薯豫,署蕷也;北山經(jīng)云:景山草多薯豫;郭璞云:根似羊蹄可食,今江南單呼為薯,語有輕重耳;《范子計(jì)然》云:薯豫本出三輔,白色者善;本章衍義云:山藥上一字犯宋英廟諱,下一字曰蕷,唐代宗名豫,故改下一字為藥。